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地域文化>> 徽文化

徽文化

桐城掌故之史踪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    】【收藏

桐 城 解 放

1947年秋,刘邓大军粉碎数十万敌人的追堵,千里挺进大别山,创建了大别山根据地。二野八旅二十二团在旅长马忠全的率领下,于9月10日直抵桐城县城。当晚六时许,该团二连来到县城北门,化装成敌人,大摇大摆向城里走来,守城的县保安队问道:“你们是哪一部分的?”连长李永福答:“国军八十八师。”保安队信以为真,立正欢迎。李永福一声大喊:“不许动,缴枪不杀!”战士们端着刺刀将敌人团团围住,敌保安队只得举手缴械。此时,二十二团三连在连长崔玉宝的带领下也从东门冲进县城,守敌四十师的一个连向西逃窜,三连穷追不舍,俘敌数十人,缴获重机枪5挺、步枪20多枝,并占领了敌皖西供应站桐城分站。二十二团迅速扫除残敌,控制了整个县城,桐城获得了第一次解放。

9月11日,八旅二十二团与前来会师的皖西支队,在桐城中学×场联合召开了连以上干部会议和数千人参加的庆祝大会。会上,马忠全旅长和皖西支队首先张伟群、钟大湖作了报告。会后,成立了桐城民主县政府,由刘伟任县长。9月14日,二野八旅撤离县城,挥师西进。桐城民主县政府也随之迁至根据地黄甲蒋铁乡叶家湾。

随着人民解放军取得淮海战役的胜利,华东野战军南下先遣纵队以及皖西独立旅、桐庐独立团、桐城县大队等地方武装,一面狙击歼灭淮海战场溃败南逃的国民党军残部,一面歼灭县境内的国民党联防队。1949年1月,国民党桐城县党、政、军、特人员,在大势已去的情况下,由县党部书记长钱益封带领,携重要文档南逃。至此,国民党桐城县党政机关及基层组织瓦解,国民党在桐城县的反动统治随之结束。2月4日,中共桐城县委、民主县政府机关及县大队由桐西巴铺入城,县城第二次解放。至3月初,桐城全境解放。

大横山抗日保卫战

桐城城区东南30公里的大横山,处在双港、练潭之间,一山兀立,控扼了桐城至安庆的东大路,历来为南固安庆、北卫桐城的战略要地。抗日战争时期,国军军队一部曾在这里沉重地打击了来犯的日本侵略者。

1939年9月28日,驻安庆日军300余人夜袭练潭镇,妄图攻占大横山这一战略要地,打通安庆至桐城的东大路。守军国民党一七六师五二八团莫敌部闻讯后,遂在敌人必经之道布下伏兵。当敌人进入伏击圈时,首先凭借居高临下的地形,用重机枪封锁敌军退路,再堵截包围,置日寇于火力网中,经一昼夜激战,歼敌200余人,并乘胜追击收复练潭镇。

1944年10月23日,驻安庆日军两个营兵力再度进犯大横山,守军国民党一七六师师长李本一率部痛击来犯之敌,激战一昼夜,入侵之敌全部被歼。敌人妄图攻占大横山的阴谋被彻底粉碎。

欧家岭起义

1930年5月,中共桐城县委在县城汪家试馆(现桐城标准件厂)召开军事会议,讨论和制定了武装暴动计划。6月,县委委员陈雪吾率领罗家嘴暴动突围人员30余人,与县委委员陶国器、王靖疆率领的浮山中学、六邑中学、桐城中学、安徽大学等校学生和部分农民共40余人会合,后又争取黄桂杰、朱景明等地方武装50余人,来到欧家岭举行起义,建立了“皖中工农红军独立团”,成立了“桐舒庐边区苏维埃政府”。陈雪吾任团长兼主席,副团长张顺卿、朱景民、副政委吴克正,政治部主任刘子丹,军需处长倪宪章,团部设在龙门寺下的陈家庄。起义得到群众的响应,独立团迅速发展到300余人,下辖4个营,各营房前均竖立红军军旗。红军向贫苦百姓宣传共产党政策,并劫富济贫,打下地主土围子2个,缴枪40余支、粮食3万多斤,解救被关押的农民20余人。建立了欧家岭革命根据地。根据地东至庐江、北接舒城、南抵平坦,控扼了大关、小关、三十里铺等交通要隘。

8月3日晨,国民党安徽省主席陈调元纠集桐城、舒城、庐江三县地方武装共1000余人,分三路扑向欧家岭。红军战士奋起还击,战斗持续到傍晚。由于敌众我寡,红军被迫撤出欧家岭,化整为零西入潜山或转至桐东,继续坚持武装斗争。

鲁谼山暴动

鲁谼山位于桐城北境,大别山东麓。1928年,这里就成立了中共鲁谼区支部,翌年改为中共鲁谼区委,并组建了300余人的农民协会,与反动势力进行斗争。1930年2月,中共鲁谼区委书记黄少庭率领农民协会会员,将大地主黄金旺、项文成的200余担粮食扒分给当地贫苦农民度荒。6月,中共鲁谼区委根据县委关于“发动武装暴动,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指示,积极组织武装暴动,成立了一支30余人的赤卫队。7月初,中共桐城县委书记吴克正、县委委员王定华亲自来到鲁谼山,在倪家祠堂召开武装暴动大会,参加大会的有150多人,配有手枪1支、长枪猎枪20余支和一些大刀长矛。但因地主黄金旺事先告密,国民党团防队包围了倪家祠堂会场,赤卫队队员虽奋起反击,但终因力量悬殊,暴动失败。

鲁谼山武装暴动虽遭到了反动势力的残酷镇压,但却点燃了桐城武装斗争的熊熊烈火。鲁谼山暴动旧址倪家祠堂,现保存完好。1985年9月,桐城县人民政府将此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太平军桐城之战

清咸丰三年(1853)六月,太平军由天京朔长江西征,先后攻占了芜湖、池州、安庆等地。为巩固安庆,翼王石达开命春官正丞相胡以晃率部攻占桐城。

咸丰三年九月十四日,胡部自安庆挥师北进,十月十二日攻占桐城西南重镇练潭,驻练潭镇的清参将松安丢盔弃甲逃遁。十月十四日,胡以晃率太平军抵达桐城县城外,向守城清军发起猛烈攻击,击毙守城清军1000余人,终于攻克了素有“铁打桐城”之称的桐城县城。二十八日,太平军继续挥师北进,攻占了北峡关,击毙清户部主事朱麟祺。

自咸丰三年十月至十一年九月,太平军与清军多次在桐城境内展开大战。七月二日,第一次枞阳会议后,太平军与清军秦定三、郑魁士部大战于县城东郊乌石岗,一举击败秦、郑二部,获桐城大捷。十年初,清军多隆阿、湘军李续宜部共10万余人在桐城老林铺、龙河、麻子岭、青草塥、小河沿等地安营扎寨。七月,太平军陈玉成、捻军张乐行部号称30万大军设营于范家岗、老梅树街、庙岗、棋盘岭一线,后移营天林庄、香铺、金神墩、东河口,直抵鸭子湖、横山、练潭一带,双方交战月余,太平军失利后退守桐城县城。次年,在著名的安庆保卫战期间,太平军曾先后五次自桐城发兵增援,县内挂车河流域是增援反增援的激战中心。由于清军拼死狙击,太平军五次增援均告失败。陈玉成、杨辅清率部再度退守县城。九月,安庆陷落后,清军遂大举围攻桐城县城,他们凭藉县城西山,居高临下,猛烈攻城。太平军经顽强抵抗后,终因寡不敌众而弃城突围,自此离开桐城县境。

张献忠桐城之战

桐城位于江淮要冲,自古以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明崇祯八年(1635)至十五年,张献忠农民起义军在此曾与明廷官军多次鏖战。境内的北峡关和县城郊外是两军交锋的主要战场。其间,张献忠领兵六次围攻县城,均劳师无功。在攻打城池之役中,以崇祯八年与十五年两次战斗最为激烈。

明崇祯八年正月,张献忠农民起义军数万人克凤阳,过庐州,兵锋直逼桐城。二十七日,桐城守军潘可大部与起义军在县城东郊交战,官军败溃,伤亡100余人,余部逃入城内。县城防守严密,城墙上密布火毬、大炮和弓箭。二十八日清晨,起义军用绳索将众多肉案连在一起,上面覆盖湿棉絮,以防火炮和箭击。他们将这些掩体推至城墙之下,自东祚门环列至向阳门,然后藉此掩护以大斧砸斫城墙,并把这种攻城术戏称为“木牛凿城”。城上守军向义军阵地推放石磙,义军伤亡惨重,便改为火攻。在烟火的掩护下,上百名义军攀登云梯,强行登城,终因守城官军拼死强守,攻城失败。

崇祯十五年二月,张献忠起义军再次围攻县城十四昼夜,并宣称“必破桐”,终因城防坚固而未克。十一月二十一日,张献忠领兵再度攻城,大本营设于县城西山。义军又垒高台、掘隧道,采取立体围攻战术,然而终因守军炮火密集、箭如飞蝗,攻城未克。张献忠对桐城县城久攻不下,抱撼之至,遂率部永远离境。自此,有了“铁打桐城”之誉。

峡石之战

三国时期,魏国重兵驻扎合肥,吴主孙权割据江东,形成对峙之势,而处于其间的重镇桐城则成为两军的交锋之地。其中著名的“峡石之战”,就发生在这里。峡石,俗谓小关,亦称北峡关,位于桐城北境,同其南3.5公里处的大关,合称“两峡雄关”。吴黄武七年(228)5月,魏大司马曹休率步、骑兵十万人至皖城(今潜山境)。8月,孙权部至皖口,命大将军陆逊为元帅,全琮、朱桓为左、右督,各督军三万人进击曹休,并在曹休可能败逃的要道硖石设置伏兵。大战前夕,吴鄱阳郡太守周鲂前往曹营断发诈降,将曹休重兵引入陆逊伏击地。双方交战不久,曹休果然败北,陆逊驱军乘胜追击。曹休逃到峡石,惊魂未定,忽闻山上喊声大作,杀声震天,吴兵犹如从天而降,曹休溃兵顿时丢盔弃甲,慌作一团。曹休急忙遣人向驻扎于附近的魏豫州刺使贾逵求救,然而贾逵素与曹休不和,拒绝援救。陆逊遂大获全胜,斩获曹军万余人。

“铁打桐城”

桐城在隋朝时为同安县,据《太平寰宇记》载:“同安故城,在县郭东门外,隋大业九年(613)筑”,时为土城,大业十三年被李子通攻破,遂移治县境南山中(今枞阳会宫焦岭),隋末迁回。唐开元二十二年(734),县城迁筑龙眠河西岸(即今址)。此后,历唐、宋、元各代,至明朝中后期,土城倾圮。明万历三年(1575),知县陈于阶,邑人盛汝谦、吴一介,集资重建砖城。砖城周长六里,高三丈六尺,雉堞一千六百七十三垛。有城门六座,分别为东祚门、南熏门、西成门、北拱门、向阳门和宜民门。城为正圆形,形似金龟,六座城门犹如龟之首尾四足,穿街绕巷的桐渠即为龟肠,寓金龟永寿之意。后又沿城墙增设了八座窝铺炮台。崇祯八年至十五年(1635-1642),守城官兵凭藉坚固的城防,使张献忠农民起义军先后六次强攻县城未克。张壮志不酬,率部离去,自此有了“铁打桐城”之说。     民国二十八年(1939),县城频遭日军飞机空袭。为便利居民疏散,县长罗成均奉命下令撤除城墙,四月三日动工,越半月撤完。

遗址即今环城路。“铁打桐城”,自此成了史话。

山焦城山

焦城,即唐元和年间的桐城(时名同安)县城。唐开元二十二年(734),县城由龙眠河东迁至河西,名山城。山城地处大别山余脉,靠近深山老林、,荆棘丛生,虎狼出没,毒蛇遍地。又因城墙为土筑,经风雨剥蚀,已是残垣断壁,虎狼、毒蛇咬死人畜之事时有发生。元和八年(813),县令韩震亲率民众,沿钓鱼台、祈雨岭之麓伐木除草,以断火路,并将所伐柴草环城堆码,择夏日干燥无雨,虎蛇活动频繁之时,纵火烧山。一连三日三夜,城外浓烟滚滚,烈焰冲天,虎狼有的被烧死,有的逃进深山,再也不敢来此伤害人畜,藏入洞穴的毒蛇也被烟熏火炙而死。虎蛇之害,从此大减。因县城周围地面被灼焦,故又名山焦城。

六儿城遗址

黄荣六,桐城人,性耿直,精武艺,好义勇。元末,农民起义席卷江淮,黄荣六亦聚众乡里策应起义,并筑城保障一方安全,因其乳名六儿,故名“六儿城"。六儿城遗址位于城区东南11公里处,今属金神镇鹿城、高峰两村,东到鹿城村夏林庄,西抵高峰村栗子山,南临南门口,北界北门口。城呈椭圆形,面积6平方公里,为土夯城,有城门四座。 今四周城垣多倾圮,但整个轮廓仍清晰可见,断续延绵1.5公里,最完整的一段长144米,高5至7米,宽11至30米。城北门残垣最高处达7米、宽30米。北门口宽6米,南门口宽7.6米。城内现已垦为农田,聚有村落。

1985年9月,桐城县人民政府将六儿城遗址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吕亭左县遗址

桐城市城区以北8公里处的吕亭,北倚青山,南临平畴,东接庐江、舒城,西通潜山、太湖,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环境,使其自东汉末至南齐初,成为吕亭左县(或吕亭县)的县治所在地,遗址今仍依稀可辨。清康熙《桐城县志》载:“献帝建安十九年(214)甲午夏四月,孙权帅吕蒙及鲁肃攻皖拔之,分桐地为二:其南曰阴安县,城柳峰山之北;其北吕亭左县,城鲁谷共山之东。"明嘉靖《南畿志》云:“桐城东有吕亭左县,今吕亭驿是也。"《宋书·地理志》记述南朝文帝元嘉二十五年(448)置吕亭县。《南齐书·州郡志》:“南齐建元二年(480),废吕亭左县。"由此而知,吕亭左县(或吕亭县)前后断续存在达两百余年之久。

1984年11月,桐城县文物普查队对吕亭左县遗址进行实地考察,古城址旧迹可寻。城呈长方形,东抵张家墩,西达古董洼,南至南门口,北临北绕河。城西的藕山山麓,尚存1米高的城垣残迹,城南曾掘到城门遗址,城东掘到多口古井和石制井圈以及石砌井台等。

朱家墩遗址

朱家墩遗址为商周文化遗址,位于城区南11公里的金神镇建政村,面积3万平方米。剖面文化层1至2米,暴露遗迹有灰坑、红烧土堆积多处。采集遗物有磨光双面刃石斧1件、粗磨双面刃石石奔2件、红陶空心鬲足、夹砂灰陶鼎足及绳、篮纹的红陶、灰陶陶片若干。

1985年9月,桐城县人民政府将朱家墩遗址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市内已发现的殷商古文化遗址尚有:位于范岗镇大庵村的大悲庵遗址、金神镇骑龙村的草山嘴遗址、肖店乡蟠龙村的张神墩遗址等。

鲁王墩遗址

鲁王墩遗址位于吕亭镇鲁谷共村,距城区7.5公里,南临鲁王河,东接平坦大畈,为一台形高地,面积2万平方米,有红烧土堆积3处,灰坑8处,地表剖面文化层厚2至3米。采集遗物有石斧2件、石石奔 4件,其中大石斧长28厘米、顶宽7.5厘米、腹宽10厘米、刃宽10.5厘米,双面刃,均磨光,通体为长方形。石斧和石石奔都是当时人们的劳动工具。出土的红色、灰色实足绳、篮、印、叠、回纹陶器和陶片,为当时人们的生活用具。遗物经鉴定为新石器时代遗存,现由桐城市博物馆收藏。

1983年3月,桐城县人民政府将鲁王墩遗址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桐城沿革

十九亿年以前,桐城地区还是一片汪洋,经过十七亿年的地质演变;大约在两亿年前,桐城整个地区才成为陆地。何时开始有人类活动,虽无从查考,但据近年考古发现,最迟在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了。随着人类步入文明社会,桐城地区也无例外地经历了悠悠数千年的演进与变革。

史籍记载,夏、商时期,桐城属扬州之域。周置桐国,为楚附庸。敬王十二年(前508),桐叛楚,属吴;越灭吴后,属越;楚灭越后,桐国再度附楚。秦始皇统一全国后,推行郡县制,桐为舒县地,隶属九江郡。西汉初年为枞阳县,后又改称舒县,均隶属庐江郡。东汉属舒县和龙舒侯国,先后隶属庐江郡和扬州刺史部。晋为舒县,先后隶属庐江郡、扬州道和晋熙郡。南北朝时期,先为晋熙郡阴安县和吕亭左县,再为庐江郡舒县和吕亭左县,后为枞阳郡枞阳县。隋初仍为枞阳县,隶属熙州;开皇十八年(598)改名同安县,隶属同安郡。

唐代初年,桐城地区仍为同安郡同安县。至德二年(757),因忌安禄山叛唐,遂除去郡县名称中的“安”字,改同安郡为盛唐郡、同安县为桐城县,此为桐城县名之始。宋代历属同安郡、德庆军、安庆军和安庆府。元代属安庆路。明初属宁江府,后属安庆府,均为南直隶。清初属江南省安庆府,康熙六年(1667)属安徽省安庆府。民国时期先后属安徽省安庆道和安徽省第一行政督察区。民国25年(1936),贵池县所属大兴圩、九合圩划入桐城县,桐城县所属鸟落洲划入贵池县。1949年2月桐城解放,初属皖北行署安庆行政区,同时析旧东南乡大部地区另置桐庐县(1951年改为湖东县,1955年定名枞阳县)。1952年属安徽省安庆行政区。1956年,潜山县的×口乡全境和沙河乡、田墩乡部分地区,以及怀宁县的牛车乡、同卫乡全境和吉庆乡等部分地区划入桐城。1968年桐城属安徽省安庆地区。1979年,杨桥区所属杨桥、大枫、花山三个公社和罗塘公社部分地区划属安庆市。1996年经国务院批准,桐城撤县建市。

桐城市位于安徽省中部偏西南、长江北岸、大别山东麓。东邻庐江、枞阳县,西毗潜山县,北接舒城县,南抵怀宁县和安庆市郊区,南北长64公里,东西宽42公里,总面积1644平方公里,总人口76万人。从此,桐城将以新的姿态展示在世人面前,迈向二十一世纪!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