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汝言的奇特遭际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小 中 大】【收藏】
科举时代考中状元对于一个读书人来说是无比荣耀的,这不仅表现在所获得的名望上,更表现在状元所昭示的光明前途上。在当时人的心目中,中状元可以说是一个读书人飞黄腾达的最好的开端,而一般来说状元的仕途也比其他进士要顺利便捷。但清嘉庆十九年(1814)的状元龙汝言却是个例外,他的遭际可以说是历科状元中最为奇特的。
龙汝言是安徽人,未发迹时,以秀才身份在京师某都统(八旗都统,掌一旗政令)家当家庭教师,适逢嘉庆皇帝生日,都统嘱托龙汝言撰写祝寿词以备“小贡”。当时宫廷的惯例是,每遇皇帝的生日及重要节日,一二品大臣及翰林都有“小贡”,所谓“小贡”,即所作的祝贺性的诗、词、序、颂之类,缮写成小册子进献给皇帝。龙汝言受到都统的委托,就从康熙和乾隆的御制诗中集出了二百句组成一首长诗,由都统进献给了嘉庆。集别人诗作中的句子组合成一首诗的做法当时叫做“集句”,难度比自己创作要大得多,而仅从康熙和乾隆的诗中集句,其难度就更大了。康熙和乾隆都喜欢作诗,乾隆所作的诗多达四万多首,几乎与《全唐诗》的数量相当,这样大批量的创作其艺术性就可想而知了,所以读书人中并没有多少人真去读这些诗。嘉庆对这种情况是了解的,所以当他看到都统进献的集句诗后非常高兴,特召都统给予奖励。都统不敢隐瞒,就坦白禀告说诗是龙汝言代作。嘉庆知道后非但没有责怪都统,反而更高兴了,说:“南方士子往往不屑读先皇诗,此人熟读如此,具见其爱君之诚。”当即赏龙汝言举人出身,让他第二年随其他举人一起参加会试。
次年春季会试,龙汝言落榜,主考官考试结束后回奏,在召见时受到皇帝的申斥,说这一科的文章很不好。主考官出来后私下询问近侍太监:“这一科的文章很好呀,为什么皇上不满意?”近侍太监告诉他:“因为龙汝言落第,不便明言而已。”于是大臣们都记住了这件事。下一科即嘉庆十九年,主考官领会到皇帝的心意,设法将龙汝言取中。嘉庆看到会试录取的题名录非常高兴。殿试后,阅卷官找到龙汝言的考卷,将他定为第一名,连同其他九份考卷进呈皇帝最后定夺。嘉庆私自拆开第一名试卷的弥封,见是龙汝言,没有说什么,仍旧封好放回原处。到当众公布名次时,拆封唱名,第一名报龙汝言,嘉庆面带喜色说:“朕所赏果不谬也。”随即任命龙汝言为南书房行走、实录馆纂修等清要之职。
龙汝言走马上任后,嘉庆对他颇为宠任,赏赐频频,举朝官员都很歆羡。但好景不长,不久龙汝言却突然被革职。事情的起因有点令人啼笑皆非。龙汝言幼年孤贫,靠岳父保护周济,所以他很惧内,而他妻子也很泼悍,两人时常反目。龙汝言做官后,这种情况也没有多少改变。一天二人再次发生争吵,龙汝言无奈之下到朋友家借居躲避,好几天不敢回家。不幸的是,实录馆的吏员在此期间送《高宗实录》到龙汝言家请他校勘,龙汝言之妻收下后搁在了一边,隔天吏员来取,龙汝言之妻就原样交回了。而龙汝言对此一无所知。有一天,忽然皇帝降旨将龙汝言革职。龙汝言非常吃惊,多方打听,才知道是因为那天让他校勘的《高宗实录》中,“高宗纯皇帝”(乾隆皇帝的庙号)的“纯”字被书吏误写为“绝”,没有被校正。虽然他实际上并没有校勘,但呈给皇帝的《高宗实录》上所贴的黄签上写着“臣龙汝言恭校”,无可辩解。
皇帝的庙号出错本身已经很严重,加之“绝”字字义又很不好,按当时法律属于“大不敬”,应该给予严厉处罚。嘉庆因宠任龙汝言,不忍加罪,惋惜良久,最后下旨:“龙汝言精神不周,办事疏忽,着革职,永不叙用。”这种处理已经是格外宽大了。后来嘉庆去世时,龙汝言入宫哭吊,哀痛逾于常人,道光皇帝认为他有良心,特赏他为内阁中书(内阁中负责起草抄写文件的低级官员),道光十八年(1838),还曾任会试同考官一次,不久去世。
龙汝言:字锦珊,安徽桐城人。嘉庆年间中一甲一名(状元),历官修撰,继任内阁中书。著有《赐砚斋集》。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 上一篇:方以智
- 下一篇:没有了!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