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地域文化>> 湖湘文化

湖湘文化

湖湘溯源—湘潭城正街:千年活历史

以稿换稿】  作者:佚名   发布:2015年04月15日   阅读: 次  【繁体中文】【   

核心提示:始建于1131年老街的文庙,曾经“晨钟暮鼓,香火极盛,顶礼膜拜者接踵如蚁”的城正街,在八百多年后的今天,书中人影笑语皆逝去,文庙却依旧安静地紧缩在城市喧嚣的深处。

从北宋时期到革命战争年代,城正街作为老县城的主干道,在莲城湘潭的历史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商贸中心的作用:这里曾一度成为在湘潭定居湖南富贾的天下,也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但是当年的冠盖相接,车水马龙街道并没有多大改变。

贯通老县城和新市区的城正街,在历史的演变和时空交错中,承载着的不仅仅是用繁华和凋零组成的建筑城市表象,也在用街道兴衰起落的变动和各色人物的真实变迁,坚守着一个城市亘古的回归祖先回归故土的朴素情怀。

金湘潭,银窝窝

《湘潭县志》载,清朝至鸦片战争之前,作为广州进出口货物运输的重要中转站之一的湘潭,也是连结上海、汉口和西南地区的商业枢纽,成为了湖南最重要的转口贸易城市,“湘潭亦中国内地商埠之巨者,见外国运来货物,至广东上岸后,必先集湘潭,由湘潭再分运至内地,商业异常昌盛。”当时的湘潭发展为湖南最大的商业与经济中心,而城正街正占据要害位置,成为一个城市的外来人流、物流和本土特产的交易中心。

家住城正街通济门12号的张桂秋老人,有空闲的时候喜欢提把小凳子,挨着古老的墙角安静地坐下来,慢悠悠地唠叨一些陈年旧事。12岁的时候,她从百余里外的小村落,嫁到了当时有“工商十万,商贾云集”称号的“金湘潭”。转眼间,她已经88岁了。

据现代《湖南省志》、《湘潭县志》和《潭城史迹》载,城正街北宋(公元907年)后已是“湘潭县衙”所在地,1500多米的街道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至明方历、天启年间,以城正街为主的湘潭城区街市已从宋家桥延伸至石嘴垴一带,长约7公里,形成了带状城市,被称为‘扁担市’。那时,湘潭的实际城区规模甚至超过了省会长沙。”

“那时住在这里的好多湖南数得上号的富豪,做什么行当的都有”,张桂秋老人说,“由他们出钱,每天晚上都有戏看,外地女人都抢着要嫁城正街人呢。”

而伴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加,军事也跟着变得重要起来了。“1576年始围筑县城,周长2500丈,高2丈8,立城门八个,是政治活动的区域,衙署建于此内”,至清朝,“每个城门增设炮台两个”。

无论是民国时期,还是革命战争年代,城正街商业的发达和交通要道的地位,使那些往来的客商、军旅,学生和农夫,也都从这里经过,同时留下了他们的故事。

繁华逝,古迹残

9月6日晌午,烈日下的城正街空旷寂寥。我们从城正街的西南走到东北,寻访历史古迹,却看不到甚至联想不起当年的盛景。

在城正街入口处,文庙是为数不多保存较完整的古迹之一,与外面熙攘的人声相比,里面却“人迹罕至”庙前坪麻石制成的抗日阵亡烈士纪念碑坚硬而又孤寂。

原本四进共40余间的“刘烈士祠”虽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但现仅存后进7间。

毛泽东读书时经常下榻的“毛福昌”号三开间三进,其上首一开间三进已拆毁于2003年8月,新民房目前正在热建中。

明代的三义井是当时三大名泉之一,相传为明建文帝朱允炆第三派后人何萱所开掘,现今井口已无从觅踪。

宋元易代之际,县丞李长庚端坐县衙,不屈殉节、如今墓穴不知何处,墓碑却搁于一市民厨房液化气罐后面。

仅留沿河一带防水的古城墙,如今那里成了夜市,披上了彩色小电灯,每天晚上会一直无声闪烁到12点钟后。

老房子,老居民

9月9日6时,尽管天气比较寒冷,快八十岁的陈华仁端坐在泛黄的藤椅上,一个人守着一个小货摊,上面有槟榔、烟酒等商品。

“七八十年了,我没有离开过这条城正街。”陈华仁说,这座房子解放前是著名的油坊,那时候“一年四季,油坊里机器隆隆,进进出出的人络绎不绝”之后,油坊成了供销社,老陈就在里面工作,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退休。

78岁的罗传民住在城正街通济门4号。“我就在这栋老房子里出生,房子是爷爷为爸爸结婚盖的,”罗传民说,“我的爷爷是从江西南昌来的。”

罗传民的孙子带我们到2楼参观,楼梯仍然是原来的木头,但木头上面加固了一层水泥。在2楼的墙上,还有文化大革命时的烙印:一个红色的“忠”字。

现在,罗传民有的儿女已经到外面去住,但一家仍有十多口人住在这栋老房子里,房子是老的,生活却是现代的。

曾经的出生地,现在的养老所。年轻人离开了城正街,老人们偏偏愿意住在这里,说这里冬暖夏凉,舒适、安稳。

【来源:网络整理】

 

文秘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