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历史文化名镇(官窑镇)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小 中 大】【收藏】
官窑起源
官窑闻名于世,已有1100多年的悠久历史。据史料记载,唐末五代梁朝末帝贞明三年(公元917年),刘在广州称帝,号称南汉王,南汉王在位期间,得知官窑一带陶土资源丰富,民间制陶业相当发达,于是派官员到当时属官窑地界的镇龙墟(即现在和顺逢冲)文头岭兴办了一家规模较大的陶 窑,由于是官家所办,所以当地墟市就叫做"官窑"。
官窑发展至清代乃至民国初年最为鼎盛,河堤上的墟市东西走向成"一"字形,分为石市、驿市、铁网陈市,沿街用三块花岗岩铺砌而成,有"十里长街"美称。当时店铺林立,墟内人口过万人。
官窑历史上人才辈出,文官武将,熠熠生辉,比较有名的有:北宋时的探花七甫人陈瓘;厚村有刘万石及清代武功将军刘凤翔;群岗小江村的近代岭南画派第二代杰出画家黄少强。七甫村尚保存有明代弘治十二年修建的陈氏宗祠和清代光绪二十九年建的纯阳吕公祠等古建筑。
地理位置
官窑镇地处珠江三角洲腹地,南海区的北部,在北纬23°14',东经113°4'交会处.是南海、三水、花都三市交汇点,水陆交通发达,镇北的珠江支流西南涌直通广州 。镇内货运码头可停泊500吨货船。官(窑)和(顺)公路接南海区南北大道直通花都新国际机场和佛山、桂城;正在兴建的东西二线,西连三水市横贯官窑直达广州107国道陆路距广州、佛山均为28公里,广佛、广肇高速公路经过镇的边缘,禅(佛山)炭(花都炭步)公路和筹建中的东西二线贯穿镇境。全镇总面积71。3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700公倾,土地资源丰富。地貌以低丘陵和平原为主,冲积平原与低丘陵的面积比约为6:4,南部为海拨高度20-30米左右的低矮平缓丘陵,中部和北部为平均海拨高度2-3米的河流冲积平原,处于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内,热量丰富,雨量充沛。
城镇概况
官窑镇下辖1个城区,6个居委会,17个村民委员会,112个村民小组。人口59655人, 外来人口约23000人,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1.3万人。农业以种养为主,全镇耕地面积4.5万亩。
工业有玩具、服装、制鞋、工艺、电线电缆、陶瓷、建材、精密机械加工等行业。基础设施配套日趋完善,镇内村道水泥路网逐渐完善,现有110千伏变电站2个,总装机13.3万千伏安,电话装机容量1.8万门,实装机1万门,食水由南海区第二自来水厂直供,镇内还设有佛山海关驻官窑工作组 。
镇内除原有四大工业区外,还新开劈城东、白沙桥、大榄、汀圃等多个工业开发区,镇属有经济发展有限公司、鸿景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建设集团、翔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房地产开发公司以及东湖开发公司,拥有130多家企业,主要有建筑钢材、陶瓷、电线电缆、玩具服装、食品工艺等行业。较大规模企业有年产钢材15万吨的马鞍钢厂、年生产荣获国际金奖的电线电缆2400多吨的中华电缆厂、拥有5000多生产工人的中美玩具厂、以及设计年生产能力36000吨面粉的东方面粉厂。在这些企业中,不乏质优价廉产品,其中中美玩具厂、中华电缆厂及民营的广亚铝材有限公司均获得国际质量认证ISO9000系列的认可。镇东南部有水面面积230公倾的东风水库,环绕水库四周为天然丘陵,总面积约有6平方公里,形成山水相依,自然环境优美的风水宝地,既可兴建依山傍水的别墅群,也可兴办各类游乐项目,极具开发利用价值。目前,东风水库已由广州城建集团宏城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进行规划,区内分设别墅、高尚住宅、贵族学校、商业文娱中心、游艇俱乐部、高尔夫公园等功能区 。
名胜古迹
陈氏宗祠在南海官窑镇七甫村铁网坊。始建于明弘治十二年(1499),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重修。相传明弘治年间,举人陈度在江苏省直隶县任知县,平定匪乱有功,告老还乡,皇上加赐赠金钱给他回乡建此祠。宗祠座西向东,三进院落式布局,长36.4米, 宽11.6米,总面积472.24平方米,座北向南,前殿为牌楼门,歇山顶,前座为东、西厢房,两厢之间的露天处建有斗拱式石牌坊一座,祠堂进门分别设在东西厢,前座走廊有石栏河。中殿为硬山顶,前墙饰砌花窗格图案。后殿为硬山顶建筑,台梁式木构架,建筑体系保存完好。
土名特产
马蹄又名荸荠,世人以其形似马足之蹄,因而名之为马蹄。它有清热去热,祛食积之功效,广东民间喜欢用它和红萝卜、竹蔗煮汤,对小孩的麻疹有辅助疗效。马蹄可以生食,亦可熟食,还可加工制成马蹄粉、罐头和 蜜饯。南海官窑马蹄以其个体大、 肉质洁白、清甜爽脆、汁多、无渣并耐储藏而与广西桂林马蹄齐名。但东南亚各国人民有口皆碑共誉官窑马蹄,而不知有桂林马蹄,原因就是桂林马蹄其味虽然清甜,但却容易腐烂,不能储运国外之故 。
官窑红葱
红葱是南海官窑的特产,官窑镇所属的尤鱼布、新村、沥紫水等村广为栽植,所产的红葱,具有葱头鲜红,香甜味美的特质,长期远销香港、澳门及国外。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 上一篇:广东历史文化名镇(外砂镇)
- 下一篇:广东历史文化名镇(长安镇)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