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地域文化>> 岭南文化

岭南文化

客家处处有“伯公”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    】【收藏

广东客家地区普遍流行敬祀“伯公”之俗。“伯公”神位处处皆有:在住屋内有镇宅土地龙神伯公、灶头伯公、床头伯公;在室外田野则有塘头伯公、田头伯公、水口伯公、路口伯公、桥头伯公、大树伯公、石头伯公等等;在祖坟旁还要专门建造一个后土伯公神位。对一些辖地较广的水口或村口伯公则尊称为“公王”或叫“社官老爷”。

每年农历六月初六日是“伯公生日”。虔诚的人家要给各处伯公上香、敬茶,办三牲、果品敬祀“公王”、“社官”。有的地方还长须,左手执玉如意,右手捧宝盆,宝盆上面写着“招财进宝”四字。民间传说,文财神本是商朝时代的忠臣比干。他理财有道,富庶民生。但纣王荒淫,穷奢极欲。比干进谏,不去者三日,卒为纣王所杀。《吕氏春秋》说:“纣王杀比干而视其心,心有七窍。孔闻之曰:‘其窍通,则比干不死矣。”’在《封神演义》里,比干被封为北斗七星之一,后来幻形人世,成为文财神。

武财神或指关圣帝,或指赵玄坛。

文财神和武财神都是“正财神”。偏财神”是五路财神。五路财神传说是唐、刘、张、葛、李五位海洋大盗,生前为人慷慨、急公好义、劫富济贫,死后受人供奉,称为“五哥庙”。清俞蛟《梦厂杂著》云:“北京彰门外有五显财神祠,塑五神列位,皆环甲持兵,即南方之五通神也。”因此有人说:五路财神,亦即“五显财神”,也是“五通神”。“偏财神”虽不及“正财神”那样普遍受人供奉,但祈求发横财的人,多笃信不疑。

五月初五,俗传是五路财神(或称路头神)生日。清代顾铁卿《清嘉录》说:“正月五日为路头神诞,金罗爆竹,牲醴毕备,以争先为利市,先早起迎之,谓之接路头。”同时又引了一首清人蔡云的竹枝词,描写苏州人初五迎路头神的情形:“五路财神五日求,一年心愿一时酬;提防别处迎神早,隔夜匆匆抢路头。”又:“三月十五日为玄坛神诞,谓神司财,能致人富,故居人多塑神像供奉。”由此可知,“接财神”和“拜财神”的风俗,至少流行数百年了。广州祀财神与其他地方稍有不同,其时间为正月二十招财童子诞、五月廿三财主娘诞、七月廿二财神诞。

今天,广州的大街小巷,一些小商店甚至个别商场,亦堂而皇之地供着财神大老爷的偶像。神像大多是用陶瓷做的,旁边的红蜡烛,是用电灯映红色透明玻璃管代替,现代化也为财神服务了。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