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的开耕礼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小 中 大】【收藏】
立春前,先用泥塑好执鞭的春童和春牛,放在城东的洪山堂上。视开耕的早晚而×芒神的位置:开耕在腊月十五望日前,芒神骑在牛肩上;正月初一后,坐在牛肚上;正月十五后,坐在牛膝上。
立春前一日,县长要与全体文武官员一起穿着公服到东郊迎春,将芒神和土牛迎接并安放在县城东门外。
立春当天的黎明,官员要安放香案于芒神和土牛前,案上备有三牲、水果、酒菜。通赞和执事两人,各站在席的左右。立春时至,通赞唱:“行礼!”县长在前,其余以官职大小顺序排列,走到席上。通赞唱:“跪! 叩!兴!”各位官员随之一跪三叩。执事举壶、爵跪于县长之旁,县长接过爵,酌酒,洒酒三爵。将爵授回执事,再行三叩头礼。众官随同行礼。平身后,各官执彩杖,县官击鼓3下,围着土牛走,并鞭土牛3下。仪式完成后,敲响锣鼓,抬着春童和土牛在前行进,各官随后,将春童和土牛安放在土地祠后,各官员退出。
百姓在立春这天,用观察土牛的干湿和颜色来占卜一年的丰歉。如果土牛干燥,显红色(本地土质属红土),预示一年雨水少,需防旱灾;显黑色,预示一年雨水多,需防水灾。农民向春童、土牛撒豆和稻谷,名为“消疹”,以防灾灭病。撒完豆、谷后,拿出随身带来的生菜裹煎堆来吃,以迎生气,求得生活愉快,身体健康。
如果春童头上戴帽的话,预示这一年春天和暖,否则这一年是春寒。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