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地域文化>> 岭南文化

岭南文化

五代雷州雷祖祠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    】【收藏

祠依山而建,占地7000平方米,坐北向南,居高临下,气势雄伟。祠分三进,正殿面宽、进深各三间,硬山顶,穿斗式梁架,举架极为平缓,前廊深达11步架之多,形制结构独特,具有显著的地方特色。左右配殿祀“石神”和飞将军李广,后殿祀陈文玉之父猎人陈鉷。自唐以后,该祠屡修屡拓,规模渐大。明代庄元贞《雷祖志》载:“南汉大有十三年(940年)重建庙宇,增东西廊、两庑、两门楼。”宋绍兴年间造房屋90多间。明成化十八年(1482年)重修,建“上肃所”及“英山胜境石坊”。弘治八年(1495年)扩地基,建垣墙以绕之。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修葺前后殿,木料俱以铁力木,增置“海北灵祠”两门楼、拜亭及钟鼓楼。清代继续一再修建,乾隆御书“茂时育物”匾悬于殿内。祠经千余年修葺扩建,成为一组规模宏大的建筑群,主体建筑包括头进门楼,二进“三殿”(正殿及左右配殿),三进后殿,以及东西廊、两庑、拜亭、钟鼓楼、石坊等,为古雷阳八景之一“雷冈耸异”。

建国后,雷祖祠基本保留原来建筑规模。晋代铜鼓、英山胜境石坊等虽已散失或拆毁,但祠内至今仍存五代后梁石雕人像4个,宋、元、明、清碑刻30余通,明、清两代名人所题楹联匾额10幅,是研究雷州历史和民俗文化的重要实物。1991年以来,省、市、县三级拨款和各界乐捐集资300多万元对雷祖祠进行维修,划定保护范围,开辟旅游景点。

陈文玉,嘉庆《雷州府志》载:“海康县人。世传陈太建中,其家出猎得巨卵,携之归置诸庭,雷震卵拆,得一男子,即陈文玉也。少而明敏,长涉猎书传。唐贞观时辟茂才,任本州刺史。精察吏治,巡访境内,甦民疾苦,怀集峒落,诸酋相继输款。厥后,乡人立庙塑像以祀之。”由于陈文玉“受职父母邦,德政彰明”,唐太宗贞观十六年下诏建庙祀之,封“雷震王”。雷州人则感其恩德,尊他为“雷祖”。

1996年11月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