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地域文化>> 秦陇文化

秦陇文化

汉调二簧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    】【收藏

原名“山二簧”、“土二簧”或“陕二簧”,辛亥革命后,更名为汉剧。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安康、汉中仍称“汉剧”,商洛、关中仍称“二簧”。汉调二簧盛行于安康、汉中、商洛及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地区。清末至民国曾流行到陇东、川北、云南、鄂西、豫西等地。

从安康流传的“二簧出自蒿坪河”的民谚可知,汉调二簧最初的发祥地为紫阳蒿坪河一带。最早的班社活动可以追溯到清代乾隆二年(1737)。1958年,据老艺人冯仁才、邱盛茂口述,蒿坪河东门寺的乐楼(戏台)上曾有“乾隆二年八月乾胜班在此破台”的题壁。生于乾隆三十六年的蒿坪河艺人杨履泰(杨家家谱),曾于乾隆末期至嘉庆年间领泰串班在蒿坪河一带演出,享名一时,嘉庆至道光年间,杨履泰与其子杨金年继续领班演唱,并于西乡沙河坝、屈家河,首次创办了汉调二簧科班,收徒六十余人,为二簧培养出“鸿”、“来”两辈艺人。“来”字辈最杰出的艺人为查来松和屈来寿,“鸿”字辈最杰出的艺人为贺鸿生。两辈艺人分散于安康、汉中、商洛、关中及四川等地领班演出,并不断在各地举办科班,教授学徒,遂使汉调二簧在各地得以传播和发展。在其流行过程中,因受各地语言、民歌、地方戏曲的影响,相继形成了汉中、安康、关中、商镇四路二簧,清末民初出现了班社林立,艺人辈出的兴盛局面。

汉中二簧,嘉庆至道光年间(1796—1850),杨金年在汉中西乡开办科班的出科艺人,分赴汉中各地搭班或自行组班演出,并开科授徒。使汉调二簧在汉中各地扎下了根子,出现了职业戏班仁丰班、汉荣班,于道光二十年前后,还去湖北、安康等地演出。杨金年、查来松及张清寿(人称“活灵官”),又接办了永、青、长三科,培训出的艺人,又分别组建起长胜、青云、永太等班,并跟班又代培出太、周、万字辈艺人,壮大了二簧力量,形成了上河调(汉中为汉水上游,当地俗称上河)二簧。张清寿死后葬于镇巴县城东北角,其弟子于坟侧修建“灵官庙”一座,庙内有张的塑像,成为后世汉中艺人祭祖之地。光绪年间(1875—1908)汉中、南郑等地,又先后办起了大同社、福庆班、双庆班等汉调二簧班社。光绪三十三年(1907)杨伟堂、苏峦玉、赵某(山阳县人)、贺保保(安康人),合伙于南郑县秦家坝大安寺开办了天泰科班,共收学徒七十余人,为当时汉中最大的科班。三年后,西乡县的九、荣两科班四十余人被接纳入天泰科班,人员多达百人以上,曾开往四川演出。宣统二年(1910)于成都首场演出《满床笏》,轰动一时。至辛亥革命后,李伟堂才率班返回汉中。不久,戏箱交由郑天满领管,改天泰科班为兴汉社,成为汉中二簧的主力。中华民国初间,马天庆(领班)与王吉元、王来寿等,跟班带徒培训出福、耀、玉、胜等辈学员,流布汉中各县,并组班演出,遂出现了宁强县的贺国斌班、胡家坝的赵开志班、留坝县的唐安荣班、德燕班等几十个戏班,使汉中派二簧开始出现了盛期。抗日战争后期,职业班社仅留有蒲正华所领的兴汉社,二簧戏顿呈衰弱景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兴汉社和几个业余班社人员组成汉中市平民剧社,后改为汉中市汉剧团。1967年解散,1979年重新恢复。1981年与汉中市文工团合并,取名汉中市实验剧团。汉中汉调二簧语音接近四川,唱腔具有音调清新、柔婉的特点。主要盛行于汉中、南郑、西乡、城固、镇巴、勉县等地。

安康二簧:自乾隆年间(1736—1795),蒿坪河二簧乾胜班、泰丰班出现后,至道光年间(1821—1850),又有汉荣班(汉中派)、仁丰班、宜太班相继演出。咸丰十年(1860)安康籍艺人范仁宝(浑名范驴子)从湖北房县大觉寺率领瑞仁班回安康,于城内三义庙搭台售票演出,又在金堂寺、万寿寺开科授徒,培养出瑞、彩、方、盛四科安康艺人。该班阵容整齐,行当齐全,其唱腔杂有湖北民间曲调,人称下河调,具有唱腔清新悦耳,表演细腻神奇的风格,习者众多,使安康汉调二簧得到了长足发展。同治年间(1862—1874)出科的方、盛两科艺人,先后入关中、四川演出;瑞、彩科艺人长期驻足于安康地区,使安康汉调二簧在唱腔、表演等方面发生了较大变化。清末民初,安康各地班社日益增多,最有影响的为十三太字班。即金太班、福太班、鼎太班、广太班、隆太班、贵太班、仁太班、荣太班、盛太班、喜太班、治太班、裕太班和德太班。后因连年灾荒,兵匪横行,班社纷纷解体。民国八年(1919)安康艺人凌成佑,在城防驻军北洋第七师的支持下,成立了汉剧同心社,以安康城为大本营,于陕南汉水流域各县庙会、商会、乡镇售票演出,二簧再一次起兴。出现的艺人有青衣泰斗陈长庚,净角陈天静、知长福,花旦阎保林,丑角范大德、梁金玉,生徐茂才、黄大架、小生孙玉宝、李玉喜及安康二簧第一代女艺人钟玉风、郭玉莲等。抗日战争爆发后,京、沪各地艺人逃至陕南,京剧、越剧、曲剧、话剧及秦腔传入安康,安康二簧又走向了低谷。凌成佑不甘现状,在同心社开办科班,培养了一批二簧艺人,使安康二簧再度出现了回升之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安康地方政府将同心社与西关自乐社合并成立安康人民剧院,先后排演了《小二黑结婚》、《穷人恨》、《九件衣》、《北京四十天》等剧目,受到观众欢迎。1956年安康人民剧院改为安康县汉剧团,专区各县也先后成立起县属专业汉剧团,从业人员达三百余人。1959年陕西省戏曲学校设立汉剧班,为汉剧培养学员七十五名,充实了汉剧新生力量。1981年陕西省文化局于安康举行了首届汉剧会演,名流荟萃,各呈异彩,把二簧戏推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安康汉调二簧擅演文戏,唱腔秀丽、委婉,主要流行安康、旬阳、紫阳、平利、白河、汉阴、石泉等地。

关中二簧:流行于西安、三原、泾阳、凤翔、长安、蓝田、周至、户县、咸阳、耀县等地。注重唱工,剧本水词少,正、悲剧多,曲牌、打击乐多带秦腔风味。最得文人、商绅、旗、满、回民和军政要人的喜好。嘉庆末年,汉中来字辈出科学生贺鸿生,领班往关中宝鸡、虢镇、周至、户县、泾阳、三原、富平及西安南关等地演出。受其影响,泾阳、长安、周至等地,亦先后组织起二簧班社。光绪年间(1875—1908),出现了三原的清义班,泾阳吴寡妇班,并开始有坤清唱或挂衣登台。吴寡妇班搜罗艺人,延聘文人修改剧本,声誉日增。慈禧太后逃至西安后,该班曾应诏承奉献演,得到慈禧赠匾嘉奖。辛亥革命后,陕西督都张翔初,革命军师长张云山,支持在西安创办了二簧鸣盛学社,先后培养学员二百余人,成为关中地区二簧的最大科班。教师有赵安子、吴李乾等。出科的演员有山鸣歧、刘鸣祥、张鸣峰、雷鸣震等,成为关中二簧的中坚力量,曾受聘于四川、甘肃、河南等地传艺和演出。关中二簧演出的主要剧目有《火轮牌》、《汜水关》、《破桃山》、《出五关》、《过巴州》、《锁阳城》、《四平山》等。民国十四年(1925)驻军贾兴运组织的二簧班,演出一时而解体。民国二十年,艺人王安奎创办志义科班,培养出演员刘志俊、刘志胜冯志才、邵志福、董志杰等,同时还出现有庆义社和中兴社,因难以立足西安而多巡回于外县演出。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原“鸣盛学社”、“庆义社”等汉调二簧班社合并为“大众剧社”,活动三年散班。自此,关中地区再无专业二簧剧团,仅西安、蓝田、户县尚有二簧研究会,经常组织一些业余演唱活动。

洛镇二簧:盛行于镇安、山阳、商县、洛南等地。向以武戏见长,演《八蜡庙》、《红桃山》等剧,使用真枪真刀。同治、光绪年间(1862—1908),出科于汉中西乡沙河坎杨金年科班的名艺人贺鸿生,曾从湖北、关中往返于商洛地区传播二簧,培养出赵安子、吴宝卿、简德昭、王广翠等一批二簧艺人,随之出现了丹凤县竹林关的姚政班和镇安县凤凰嘴的叶家班等,分别在商洛各地进行演出活动。赵安子、吴宝卿演技超群,颇受观众欢迎。光绪二十四年(1898),清廷还诏赵、吴进宫演唱,姚政班先后举办科班,培养出“广”、“庆”两科艺人五十余名,壮大了洛镇二簧的演出队伍。中华民国时期,二簧戏继续发展,出现的班社有柞水县北河代大爷班,商县城内孔海山的商山升平社,商县北区的屈映南班,镇安县城姚再胜的五福班,云盖寺的安乐社和柞水石镇、商县黑龙口、韩峪川、杨斜、东乡等地的二簧班,共十余个。艺人有代大爷班的刘五燕(红生、武旦)、张志富(二净)、朱长福(外)、龚金娃(末)等,五福班的尹荣山(净)、董兴严(旦)、金双庆(生)、雷鸣震(生)等,安乐社的罗福娃、陈大炮、刘子胜(生)、张长生(丑)、高志海(且)等,商县、山阳、柞水县各班的李保林、王广翠、陈刚娃、黄亮子、吕庆华、张庆鸿等。演出的剧目主要有《斩黄袍》、《天水关》、《端午门》、《受禅台》、《天才吃馍》、《南北会》、《洪羊洞》、《白门楼》、《清河桥》、《大开榜》、《元宵谜》、《梵王宫》、《渔舟配》、《鼓滚刘封》、《双投唐》、《草桥关》、《月明楼》、《望儿楼》等。抗日战争期间,洛镇汉调二簧呈现萧条之势,不少班社解体。至抗日战争末期,只有柞水抗建剧团、镇安三胜班等还在演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5年5月以大同社和抗建剧团为基础建立了商洛新生剧团,1956年秋,镇安县以三胜班为基础组建了群众剧团。1957年后又相继组建成立了山阳县和镇安县两个县级专业汉剧团,经常于本县及商县、洛南、丹凤等地巡回演出。并招收学员,培养出武新艾等一批演员。

二簧剧目号称“唐三千,宋八百,编传野史数不清”。经常流行上演的剧目,艺人称作“三本半戏”,即:“封神”、“列国”为一本,秦汉、三国为一本,唐、宋、元、明、清为一本,无朝代的故事戏为半本。多数剧目取材于历史故事,也有反映民间生活的剧目。大小与长(整本和连台本戏)短(折戏和小戏)兼备。有像《张古董借妻》那种无一句唱词的白口戏,亦有《子周观鱼》、《进妹喜》、《曹刿论战》、《西乡擂》、《孙叔敖埋蛇》、《通天河》、《女界牌》等罕见的特有剧目。因二簧流行区域,盛行坐唱(闹玩子)形式,观众只注重听戏,故二簧文戏多,唱词多。《上天台》的刘秀,在《绑子上殿》一场的大唱段,多达百句以上。一般唱段也都有四、五十句。许多唱段采用“莫非是”、“我为你”、“欺寡人”、“我好比”等套语开头,接连唱出数十句唱词。二簧有许多大本头戏,如《二度梅》、《孟丽君》、《正德游江南》、《芙蓉剑》、《一捧雪》、《征北海》、《借赵云》、《昭君和番》、《大登殿》、《芦花荡》等,都是连台本戏。《二度梅》一剧可演三天四夜,适应了农村观众爱看长戏的习惯。

汉调二簧做工细腻,表演传神。正所谓“马门帘一揭,不是自己而是戏中之人”。如吴宝卿(正旦)扮演《武家坡》的王宝钏,《汾河湾》的柳迎春,《桑园会》的罗敷女,同中有别,互不雷同,三个戏同台演出,相映成趣,观众百看不厌。二簧戏表演特技有喷火、变脸、耍獠牙、搓牙、踩跷等。有些戏(如《薛刚反朝》),还把花灯、彩船、龙灯、狮舞搬上舞台,灵活运用。汉调二簧的角色行当,早期只有末行及生、旦、净、丑诸种。一般以生代老生,旦角代小生,净角代老旦,丑角包杂角。后扩大为十大行,即一末、二净、三生、四旦、五丑、六外、七小、八贴、九老、十杂等。一末为十行之首,开场先出,保持古剧中副末开场的格局。

汉调二簧戏以韵白和陕白为主。韵白即中州韵,宇分尖团,四声并用,一末、二净、三生、四旦多用韵白。陕白通俗生动,常用歇后语、风趣语,极富乡土气息。五丑、六外、七小、八贴行当皆用陕白。二净行的包公、蒯辙和《淮河营》的刘禅(小生),也使用陕白。另外,还有按照角色籍贯说方言白的惯例,如《打龙棚》的郑子明说山西话,《献地图》的张松道四川话,《渔舟配》的周渔婆说湖广话,《四进士》中的宋士杰、毛明、杨春用韵白,顾读道陕白,下书人姚庭春说河南话,老师爷讲黄州话。番邦异族、太监、宫人概用京白如《法门寺》刘瑾贾桂,《四郎探母》的番邦公主等,这些惯例沿袭至今。

汉调二簧唱腔分二簧调和西皮调两种,俗称二簧为“上把”,曲调唱法上讲究板起板落,用“顶牙子”开口。板式有[导板]、[慢三眼]等十二种。西皮调称“下把”,唱法上眼起板落,用“过牙子”开口。板式有[导板]、[一字]等十种。二簧的反调称反二簧(阳板),西皮反调称反西皮。另外,还有高拨子、四平调、徽调、昆腔、板儿腔、吹腔、高腔、看山腔等杂腔杂调。如《牧虎关》高旺,《三搜府》施公皆用徽调演唱;《大赐福》、《过二关》等全用昆曲演唱;《下河东》用吹腔(唢呐调)演唱,《钉缸》用七句半演唱;《小放牛》用小调演唱等。把西皮[一字]和[二六]唱调的过门重复一遍叫做“双环环”,是洛镇二簧的一大特色。整个曲调委婉不足,质朴有余,故有“硬腔”之说。二簧戏中,有二簧或西皮一调到底的,也有两种曲调交替使用的。有的上句唱二簧,下句接西皮;或前半句唱二簧,后半句唱西皮。如《二进宫》“跪臣”一节,徐彦昭前半句用二簧[原板]唱“吓坏了定国王”,杨博接“兵部侍郎“,就变成了西皮[流水板]。这种变调改板的“倒把”方式,是汉调二簧声腔的特点之一。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