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地域文化>> 秦陇文化

秦陇文化

香积寺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    】【收藏


香积寺位于长安县之神禾原西端,今郭杜乡香积寺村。在×(左氵右矞)河与蛟河汇合处,距西安市约35华里。寺内建有净土宗二祖善导大师灵骨塔,×公认为净土宗祖庭。日本佛教净土宗尊善导为高祖,亦奉该寺为祖庭。1956年8月公布为陕西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香积寺创建于唐高宗永隆二年(681)。善导于永隆二年圆寂于温国寺,其弟子怀恽(即隆阐法师)“想遗烈而崩心,顾余恩而雨面,爰思宅兆,式建坟茔”。遂于凤城(指京城长安)南神禾原为建崇灵塔一座,以资纪念。香积寺之建,其规模非常宏伟,占地面积约300亩,建有12个院落。如《隆阐法师碑》载:“又于塔侧广构伽蓝,莫不堂殿峥嵘、远模×(左木右爽)利;楼台岌×(上山下业),直写祗园,神木灵草,凌岁寒而独秀,叶暗花明,逾严冬而糜萃。岂直风高气爽,声闻进道之场;故以临水,面菩萨会真之地。又于寺院造大窣堵婆(按指善导塔),塔周回二百步,直上一十三级,或临星揆务,或候日裁观。得天帝芳踪,有龙王之秘迹;重重佛事,穷鹫岭之分身;种种庄严,尽昆丘之异宝。”高宗皇帝令赍舍利千余粒,加以七珍函简,同葬于善导灵塔之内,此外还有百宝幡花,令兴供养等等。这段文字虽然用的多是比喻,但可使人想见香积寺的建筑光辉灿烂和院落的广大,寺院景色,堪比园林,神木灵草,常年含翠,叶暗花明,艳丽宜人。
香积之名本出自《维摩经》,经载:“天竺有众香之国,佛名香积”,因以奉为寺名。据记载,高宗皇帝和武则天曾来此礼佛,对其建筑备加关注。
隋唐之世是佛教发展的鼎盛时期。不但长安城内佛寺林立,雄奇峻秀的终南山一带,也成为僧侣建寺立院,栖身念佛修行的处所,故有“一片白云遮不住,荡山红叶尽是僧”之说。当时香积寺尚属林木葱郁、人烟稀少之境,因而唐代诗人王维有《过香积寺》诗:“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回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描绘其山川形势。随着社会的变迁,人口的增多,农民相继聚居于该寺之东北侧,渐成村落,以寺名代村名,后来对树木的砍伐,耕地的开垦,使今日的神禾原,川原坦荡,古塔无遮。
一千三百年来,沧海桑田,兴衰更替,寺院历尽劫数。据记载,安史之乱曾激战于香积寺之北,对寺院是有损毁的。最惨痛者乃会昌法难,昔日宏伟建筑,拆毁无遗,惟独善导灵塔屹立于废墟中。宣宗即位,香积寺又经恢复,但建筑规模,佛事活动,已非昔比。五代周世宗的灭法,香积寺亦必受到摧残。有宋一代对佛教实行保护政策。宋代一般佛×着重实践禅净双修,因而禅净二宗并为流行,尤以净土宗普遍深入民间,香积寺作为净土宗的发祥地,必然是复苏的对象。太平兴国三年(918).即改寺名为开利寺,不久又恢复原名。
到了明代,香积寺的范围基本保持着原状。嘉靖年间,进士王鹤有《游香积寺》诗:“古塔依萧寺,长川抱清河。林森青霭合,地僻白云多。春意催花鸟,幽情寄薜萝。探奇得胜境,税驾自岩阿。郊夕牛羊下,村归渔牧歌。佛光天上转,僧影日中过。问法驯山鬼,裁诗敌睡魔。三千空世界,到处是行窝。”这首诗对寺院作了颇为详细的描写,作者对胜境的赞美,倾诉了自己对佛经中的三千大千世界的向往,虽然强调当日的香积寺尚有一定的规模,和说明香积寺的佛事活动仍在继续进行,然而时过境迁,香积寺所在的神禾原已非数百年前王维所说的“云峰”“深山”和“古木无人径”的环境,陪伴着和尚的不只是冷日青松、岩川危石和薄雾深潭。而且有了世俗人物,成群的牛羊和颇富逸致的渔牧之歌。诗人无意中给后人留下了一个证据:现在香积寺东北侧的东西村早在明代之前已经存在了。
清代前期香积寺的状况并不次于明代,善导灵塔塔门上的“涅槃盛事”四字是清康熙年间刻的。说明当时曾对寺宇有所修葺,既以“盛事”冠额,当系面对现实有感而发。直至清末寺内尚有不少金石文物,据传后来遭受一次巨大的破坏,被大量地盗去。
据《长安古迹考》载,同治年间香积寺被回民所毁,仅存二祖塔于田间。到光绪年间又重修之,即今之大殿三间,金刚殿三间(学校拆毁),僧寮数间。清末民初寺内仅住僧三至五人,有土地80亩,分别由村民种去,民国年代寺院之衰,不堪言状。
解放后,住僧增至八人,分得土地,劳动自养。“文化大革命”中×被迫离寺参加生产队劳动。1978年12人又复回寺自搞生产,这使香积寺一个划时代衰败从此将要结束。古来的香积寺,是历尽了劫难,厄运已过,今又遇到了否极泰来,运济时转的机缘。日本佛教的净土宗,其历史渊源于长安香积寺,因政治的隔离,百余年来不通消息。自从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以后,为中日两国人民,尤其是对两国的佛×友好往来打开了窗口,日本×为了增进日中两国人民的友谊,组织了“日中友好佛教协会”。接着日本净土宗人又成立了“日中友好净土宗协会”,这一下香积寺也交上了鸿运。1975年3月,日中友好佛教协会向我国佛教协会提出修缮香积寺的请求。1977—1979年,日中友好佛教协会先后派出访华团,前来朝拜山西玄中寺和西安香积寺,并对如何修缮香积寺问题进行协商,主动提出同中国合作,分别捐资共30多万元作为修缮昏积寺的费用,表示对中国佛教的深切情意。在国家×局和中国佛教协会直接领导下,陕西省委统战部和省×局,省佛教协会同省文物管理部门通力合作,对香积寺的修整工作全面展开。首先对善导灵塔进行了加固补修工程,收回寺周土地30余亩,修筑了长方形的全部围墙,继而新建了大雄宝殿五间,平整了花园卉圃,开辟始至贾里村至香积寺的宽阔公路,香积寺的面貌大为改观。基深台高的替导灵塔凌空高耸。施朱涂彩,拱翘檐飞的殿堂,辉煌壮丽。墙垣高筑,院落清净,神禾原不仅成为善男信女朝拜的圣地,也将成为车辆驱驰,游人如织的浏览胜境。
1980年5月14日,是善导大师圆寂一千三百周年纪念日,友谊的盛会终于到来。就在5月14日那一天,以日本日中友好净土宗协会副总裁稻冈觉顺,和日中友好佛教协会会长武田×(上大下周)彦率领的139人大型代表团,与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副会长正果法师以及佛教四众120人,在香积寺举行了隆重的纪念法会。1982年11月15日,日本净土宗宗务总长武田×(上大下周)彦率代表团一行80人,与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巨赞法师及僧众50余人,又举行了奉安善导、法然二祖对面像及开光法会,使中日两国佛教友谊之花开遍神禾古原,为发展中日友好文化交流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香积寺自对外开放以来,影响所及,声闻中外,香客游人,与日俱增。十年来在续洞法师的苦心经营下,对香积寺继续进行扩建和充实,计有新建法堂五间,内供释迦牟尼佛及阿难、迦叶二尊者像;殿内东西为方丈室,两侧各有库房三间;院中东西各有配殿五间,东作培训班教室,西暂作僧舍;向前大雄宝殿五间(1979年建),西侧念佛堂三间,大殿两侧各有配殿五间,东为客堂,西为禅堂;旧殿三间,前有茶社,西有接待室五间,其他僧寮、厨房等十余间。前面学校已×,即将修建山门、钟鼓楼、弥勒殿、斋堂等。院内全部绿化,松柏苍翠,花草如茵,环境格外美观。
今日香积寺,建筑宏伟,古朴典雅,殿堂禅房,布局严谨,大殿门上悬有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书“大雄宝殿”四字,引人注目。殿内宽敞明亮,肃穆庄严,内供木刻阿弥陀佛立像;佛前安奉日本净土宗所赠善导大师木刻像。幢幡漫垂,宫灯灿烂,供具整洁,法器备全。全寺僧众30余人,依律如仪,朝暮课诵,香烟缭绕,梵音悠扬,弥陀圣号,广宣十方。
善导大师灵塔,是以青砖砌成,中空,外形正方,原为13级,今留11级,高33米。每级叠砌出檐,有隐柱和栏额,基层四面有门,可沿梯登塔远眺,南门额有清乾隆年间所刻“涅槃盛事”四字。经整修后巍然屹立,更加奇古别致,供人观瞻。塔内底层供有善导、法然二祖对面像,寺内尚有唐代石刻陀罗尼经幢及石碑头。大塔南原有万回、平等二僧塔(已毁),寺东侧有善导弟子净业墓塔和明代六角形砖塔一座,刻有“此处蓬莱”四字。其余金石文物,一概无存。
1990年农历四月八日,续洞法师升任香积寺方丈。同年九月十九日在续洞法师主持下,传授三坛大戒一次,受戒僧尼、居士共400余人。1991年,该寺与省佛教协会合办僧伽培训班,招生25人。香积寺现已成为一座新兴而比较完整的寺院,昔日净土宗风,大有中兴远扬之势。
康寄遥老居士曾撰有一偈:
香积净宗古道场, 善导大师有余光。
持名一法真殊胜, 流风今尚遍扶桑。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