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地域文化>> 秦陇文化

秦陇文化

民间文化—踢鼓子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    】【收藏

“踢鼓子”又叫“踢鼓则”,流传于榆林地区靖边县的镇靖、新农村、席麻湾等乡镇,俗称“安鼓跑鼓”或“坐鼓跑场”。
表演时,由一人手执蓝布伞(或灯笼伞)扮伞头,带领男鼓手(俗称鼓子手)和女钹手(男女必须成对,一般为四男四女或八男八女)击鼓、拍钹进行舞蹈,鼓子手动作的突出特点是以手当槌击鼓。他们不仅把鼓斜挂于腰左侧用手拍击,还可以将鼓卸下托在手中,或放在地上拍击。常用的动作有“平步击鼓”、“转身击鼓”、“拜鼓步”、“高击鼓”、“马步拜鼓”、“安鼓跳”等。动作粗犷,风格质朴,通过跳、踢、转,以及做“虎跳”、“二起步”等,显示鼓子手的英武、豪爽。女钹手俗称“包头”(过去多为男扮女装,四十年代后才有姑娘上场袭演),双手握钹随节奏边舞边击,常用的动作有“跑步击钹”、“十字步击钹”、“扭步击钹”、“踏步击钹”等,以烘托鼓子手的表演情绪和气氛。
伞头在舞蹈中担任领队,也像“陕北秧歌”一样,通过唱秧歌向群众进行拜年贺节。伞头的动作和陕北秧歌基本相同,可扭、可跳,关键在于要能唱、能编,做到触景生情,见啥唱啥。演唱的曲调多以陕北民歌为主,伞头领着唱,众人跟着和。也有的地方为了突出舞蹈表演,伞头可以不唱,或者少唱。表演时,鼓子手、包头以及伞头均穿秧歌彩服。男的或穿对襟布衫,扎白毛巾,系红腰带;女的可穿过年时的新花袄。伞头有时还披长斗篷,除执伞外,也可左手拿“虎撑”,不停摇转发出声响进行指挥。
踢鼓子表演时,除伞头唱秧歌时打击乐暂停外,其他时间均以锣鼓和唢呐伴奏烘托气氛。打击乐演奏当地的秧歌鼓点,唢呐和陕北秧歌相同,分“上手”、“下手”两支,相互配合,共同吹奏,自由选用当地流传的唢呐常用曲牌。
靖边县地处榆林城西北,与内蒙古为邻。镇靖乡原为靖边城旧址,始建于明代成化年间(公元1465~1488年),距今已有五百多年,据说踢鼓子源于古时驻守这里的军卒操练习武时所用的军鼓,以后流传民间;也有的说原是陕北秧歌中的小场节目。据老艺人朱生祥(1925年生)介绍:他十四岁便跟当地老艺人杜之栋(1900—1986年)学习踢鼓子。杜之栋是当时踢鼓子的高手,杜之栋的爷爷、父亲也都是踢鼓子的行家,传到他已经是第五代了。据此推算,踢鼓子最晚在清光绪年间已在当地流传。建国后,每逢春节闹秧歌,靖边县仍少不了踢鼓子,并根据形势,唱词增添新的宣传内容,但其表演程式和舞蹈风格仍保持较为古朴的风貌。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