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墨精要>> 文史撷英>> 地域文化>> 吴文化

吴文化

古迹寻踪—触摸惠山古祠

以稿换稿】  作者:佚名   发布:2015年04月15日   阅读: 次  【繁体中文】【   

惠山古祠的前世今生

所谓祠堂,起源于氏族社会逐步解体之后,是由同一个祖先所生、自成系统的血缘亲属集团与地缘组织统一而成的宗族组织,在居室外独立建造的祭祖、尊贤、求神的场所。此外还是管理宗谱、讨论族中事务、举行重大活动的场所。后来祠堂成为祭祀祖先或有功德于国民的先贤们的庙堂,也是一种地位的象征。

京杭大运河从无锡惠山东麓蜿蜒流过,到黄埠墩伸出一条小河汊——惠山浜,直抵惠山脚下。窄窄的小河道,刻满了岁月的斑驳痕迹,当年却是历代帝王下江南、游惠山的必经之路。就在惠山东麓、惠山浜两岸,不足1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却密集分布着一批古祠堂群及其它古建筑,经过近几年调查,确认共有118处,为江南也为国内少有,世界罕见。这就是无锡惠山古祠堂群。去年6月底,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在苏州召开第28届世界文化遗产大会,商定新一批世界文化遗产。其中,无锡惠山古祠堂群在待选范畴。其申报的主要理由是,古祠堂群清晰反映了无锡工商形成的百年脉络,这就是无锡历史文化的宝贵财富。

惠山脚下,寻访古祠

老实说,当我独自一人来到惠山脚下的直街上寻访古祠时,真的觉得无从下手。放眼望去,只见并不宽阔的马路和两旁墙面班驳的民居。当我向一位正坐在路边的老人询问哪里才有祠堂时,他指着自家的大门对我说:“这就是祠堂。”看着这破旧不堪的大门,我大为诧异,一种新鲜而又神秘的感觉涌上心头。

老人对我说,这里还有研究惠山古祠堂群的权威机构。经老人家指点,我找到了这家单位:无锡祠堂文化研究会。走进大门,向正在销售与祠堂有关书籍的阿姨说明来意,她热情地把我引上二楼,向我介绍这方面的专家邓德昶邓老师。邓老师不愧为这方面的专家,对惠山脚下这一带的祠堂从地理分布、家族血统到建造年代都了如指掌。邓老师告诉我,现在古祠堂群主要坐落在市区惠山公园内以及东侧的横直街、上下河塘地区。现在共发现118座古祠堂,其中五十多还保存较好。正好有一位杜老先生在那询问自家祠堂重建问题,为了让我有一个更加感性的认识,他们两位就作为我的导游,带我去实地走走看看。

走在路上,我就有一个疑问:“为什么在惠山这一带会有这么密集的祠堂分布?”邓老师为我作出了满意的回答。他说无锡市园林局副总工程师夏泉生曾收集大量历史资料,作了多年探索。夏工程师认为:“江南第一山惠山在南北朝时即建惠山寺,名列江南四百八十寺;唐代‘茶圣’陆羽来此评泉,‘天下第二泉’即驰名天下,惠山‘斗茶’盛极一时;此外,吴地以土葬为主,惠山山麓‘枕山面水’,自然成为高官达贵乃至平头百姓的‘墓葬区’……现在,每到清明时节还是有大批人前来祭拜祖先。”

邓老师接着向我介绍:“从唐宋起,一些名门望族便先后在这里兴建祠堂;到了明末清初,无锡依托古运河,成为南北商贸中心、交通要冲,人员往来更加频繁。乾隆、康熙南巡又六上惠山,加上历代官府敕封或恩准一批官吏名士在此立祠,更是推波助澜;无锡近代工商业的兴盛,又为祠堂文化添上了城市商业文明的精彩一笔,大批外地姓氏的高官、达贵、商贾,以及一部分姓氏的支系也纷纷择地建祠……这些江南历史文化瑰宝已蒙尘半个世纪以上,一些古祠堂只剩下一个‘壳子’。当年惠山古镇只能通行黄包车,后来拓宽道路,沿街数十处祠堂的‘门头’(门楼)竟被一刀砍去;如今,大量祠堂建筑仍归房管部门管辖,或作民房、或成商铺,还有的当作‘危旧房’拆除改造……不幸中的大幸是,仍有数十处祠堂度尽劫波,比较完好地保存下来,等待修复。”

历史风韵,一览无余

祠堂这个名词在我的脑海中是一个生僻的词语,我无从想象祠堂的模样。在惠山脚下,我真的算是大开眼界。不同的年代,不同的样式,在这里真可谓是祠堂的博物馆。当我在邓老师和杜老先生的带领下,在城市中久违的小巷中穿行时,我就像变成了一个儿童,对各处的东西都有充满新鲜感。因为在这里仿佛时间是凝固不前的,古井、古树、古建筑,只有从生活在这里人们的衣着上才能看出我并不是身处古代。

如果不是有两位前辈陪伴在我身边,要领略这里的祠堂文化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这里的祠堂大多是藏身于民居之中,彼此相互结合在一起,对于我这样的外行分辨起来难度颇大。邓老师告诉我,祠堂的结构式样多种多样,建筑布局长因地形和用地限制而发生变化。一般的祠堂规模大多在10至20间,个别地位显赫的祠堂就可以达到数十间,都是比较严肃的殿堂组成。大部分祠堂有高大的墙门、门楼、照壁、正殿,庑房、享堂等房屋建筑,正厅两侧还有厢房等建筑。庭院种植有花草树木,庄重典雅。但总体上仍不外乎传统的中轴对称、纵深布局的方式。其纵向进深及横向路数,随祠堂的规格、建造者的财力、用地规模形态而变化。

在他们的带领下,我也走马观花地去了了几个比较有特色的祠堂。首当其冲就是现在已经成为无锡泥人博物馆的王恩绶祠。这是一座保存完好的祠堂,走进朱漆大门,迎面就是一个碑亭。有碑亭的祠堂还是比较罕见的,特别是王家祠堂的碑亭,是由清代赛金花的丈夫洪钧状元所撰,现在就成了珍贵的历史遗产。在碑亭四周,树木都郁郁葱葱,特别是一棵高大的古木遮天蔽日,估计起码有百年以上的高龄。现在王恩绶祠的享堂和厢房大都已经成为了惠山泥人工艺品的陈列室,但从整体上看,依旧保持得相当完好,从中可以一窥当年的能工巧匠的精湛手艺。在后花园还有一处戏台搭建在池塘边上。邓老师说,当年的老爷太太们就是这样隔着池塘坐在对面看着戏台上的表演。我感叹道:“这样的生活好不惬意!”

杨藕芳祠坐落在龙头河边的下河塘,第一眼看见就让我过目不忘。这完全是一处西洋式建筑,整个由砖石建成。邓老师解释道,这可能是因为建造年代较近,受到西方文明的影响所致。这座祠堂建造于1921年,当时的无锡工商业发展迅速,西方文明不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之中,造就了这样不寻常的产物。我们走进去参观,在邓老师的指点下我发现一样有趣的东西,就是祠堂整个的建筑风格虽然全部是西方式的,但支撑房屋的立柱却是由一半西方罗马石柱一半中国传统立柱组合而成。真是把中西文化和建筑的融合发挥到了极致。

荣贞烈祠也是很有特色的一处。据说,这里和中国近代工商业的杰出代表荣德生家族有着莫大的关系。这处祠堂有两大特色:一是脱离了传统祠堂的砖木结构而改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二是不像一般的祠堂是单层建筑,需要走楼梯才能进入主厅,形成一种立体结构。我在这里还发现有好几尊无头的汉白玉佛像,做工细腻精美,只是毁于文化大革命时期,很是可惜。听现在还生活在里面的人介绍说,前几年还有荣家的后人前来联系,希望可以重修祖先的祠堂,以尽孝道。

历史遗产,后人财富

邓老师告诉我,他的先祖在这里也有自己的祠堂,而且规模还相当不俗,只是现在祠堂由于种种原因只剩遗址。他通过研究祠堂中族谱发现,无锡邓家和新中国的伟人邓小平同志系出同源。在惠山古祠堂群中,名声显赫而为大家熟知的政坛人物,有周代奔吴的泰伯,春秋的钱武肃王,战国的春申君,唐代名相李绅、张巡,宋代民族英雄李纲、范仲淹,明代的秦宝、邵宝、顾可久、海瑞;文人高士中的重量级人物则有东晋“画神”顾恺之,唐代的“茶圣”陆羽,元代大画家倪云林;至于祠堂中各种富有江南特色的建筑形态,如会馆公所、书院戏台、酒肆茶楼、门楼牌坊、照壁楼阁、码头桥梁……更是蔚为大观。所以说,惠山祠堂中可能还有不少可供后人查考的历史资料,都是先人留给我们的瑰宝。

现在,无锡市政府正式启动了对惠山祠堂群地区的全面修复保护工作,形成一个以祠堂群为主的历史文化地区。位于锡惠公园内的古祠堂已经开始动工修复,不久就可以向游人正式开放。对于在惠山地区其他地方的祠堂群,市政府也已经有了详细的规划。因为现在大部分祠堂中都有居民居住,要涉及到拆迁安置问题,所以还要延缓一段时间。

杜老先生作为生活在这里几十年的老居民对此最有发言权,他对于政府修缮祖先祠堂的决定举双手赞成。他说自己一定会积极配合,并且已经和本族里的后人商量好了,今后会好好管理和保护祠堂,为后辈留下点纪念。

保护、发展惠山古祠堂群对提升无锡城市品位、实施城市旅游建设、打造旅游亮点以及争创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世界文化遗产等方面,都将起到直接的推动作用。相信惠山古祠堂群的魅力会不断显现在我们的面前。

后记

无锡作为中国现代工商业的发源地之一,在经济上的实力是有目共睹的。但和周边的苏州、常州相比,最缺乏的就是传统历史文化氛围,给人以过多的商业化气息。一个城市的品位,离不开人文精神。遥想当年,泰伯建吴,无锡为都600余年;江南水乡,自古人才辈,东晋画家顾恺之、唐代诗人李绅、东林党领袖顾宪成……如繁星点点,不可细数;大运河、米市、布市,无一不与无锡有关;荣德生、杨宗瀚、唐保谦、薛南溟,为中国现代经济做出杰出贡献。无锡并不缺少有历史文化底蕴的东西,缺的只是系统的保护和开发。这次对于惠山古祠堂群的修复可以作为一个契机,为更好地保护我们的文化遗产、提高城市品位做好榜样,让无锡的名字叫的更响亮!最后,还要再次感谢无锡祠堂文化研究会的邓老师和杜老先生的真诚帮助。

【来源:网络整理】

 

文秘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