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地域文化>> 游牧文化

游牧文化

早期游牧文明的摇篮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乌恩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    】【收藏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乌恩

内蒙古自治区地域辽阔,有大片水草肥美的草原,诸如锡林郭勒草原、呼伦贝尔草原、科尔沁草原等,在整个欧亚大陆都是最为典型的成片草原带。这里自古以来就是早期游牧人生成繁衍、纵横驰骋的舞台。正如司马迁所描绘的那样,他们“逐水草迁徙,毋城郭常处耕田之业”。这些游牧民族在长城沿线及以北地区遗留下丰富多彩的文化遗物,为研究早期游牧文明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实物资料。

众所周知,自长城至多瑙河的欧亚大陆草原地带,横亘在欧亚大陆的居中地带,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游牧文化带。从历史上看,这些靠近农业文明中心的游牧和半游牧民族,都曾率先跨入古代文明的门槛。而且,在某些方面,如冶炼金属、制作兵器、马具和战车以及装饰艺术方面,并不比农耕民族逊色。像赫梯人、金麦里人、斯基泰人、匈奴人、塞人、萨尔马特人、鲜卑人等,先后在欧亚大陆草原显赫一时,构成世界历史上的一个独特现象。

诚然,北方游牧文明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岁月。早在青铜时代,内蒙古东部地区西拉木伦河和老哈河流域分布有青铜时代夏家店下层文化、魏营子文化和夏家店上层文化,在西部鄂尔多斯及其邻近地区分布有朱开沟文化和西岔文化。这些青铜文化大体相当于中原地区的夏、商至春秋初期,即公元前21—前8世纪。这些青铜文化的发展过程,表现出绚丽多彩而错综复杂的情景,它们的文化内涵既有鲜明的地域特点,又与中原地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尽管这一时期真正的游牧文明并未形成,但是在这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为游牧文明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朱开沟文化(公元前21—前13世纪)的发现,为探讨举世闻名的鄂尔多斯青铜器的起源提供了重要依据。这一时期出现了后期游牧文明典型的青铜兵器、工具和装饰品(匕首式短剑、环首铜刀、盔、镞、护牌、耳环等)。发展到青铜时代晚期夏家店上层文化时期,特别是在该文化的繁荣期(公元前9—前8世纪),其文化内涵已具备了草原游牧文明的所有特征。在宁城南山根、小黑石沟等地发现的大中型墓葬,出土了极其丰富的随葬品,成为当时欧亚草原地带最为发达的亮点地区之一。这一时期青铜冶铸业已达到前所未有的发达程度,不仅能够铸造各种兵器(短剑、剑鞘、盔、管銎斧、管銎戈、盾、镞)、工具(刀、空首斧、锛、凿、镐、锄)和车马具(衔、镳、轭、銮铃),而且能够制造罐、鼎、鬲、豆型器、勺等多种具有自身特点的生活用具。特别应当指出的是,该文化的青铜器、金器及骨器上装饰丰富多彩的动物纹样,包括浮雕、透雕和圆雕形象,表现的动物种类有虎、豹、鹿、兔、鸟等野兽和飞禽;有马、牛、羊、犬等家畜。其中的伏卧状虎和鹿卷曲成环的猛兽(虎、豹)形象、动物相斗形象等都是欧亚大陆草原早期游牧人艺术中最具代表性的题材。发达的马具,以及所造各种家禽及野兽的艺术形象,充分反映该文化中畜牧狩猎业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总之,夏家店上层文化为探索青铜文化向早期铁器时代文化过渡,即由农牧混合经济向游牧或半游牧经济过渡提供了样板。

早期铁器时代是游牧文明形成的时期。长城地带真正游牧文明形成于春秋时期,分布于内蒙古中南部阴山一带的毛庆沟文化和鄂尔多斯及邻近地区的桃红巴拉文化时期,已进入成熟的游牧文明阶段。凉城县毛庆沟、饮牛沟、崞县窑子及杭锦旗桃红巴拉等墓地的发掘,以及杭锦旗阿鲁柴登、东胜县碾房渠、准格尔旗西沟畔、伊金霍洛旗石灰沟等地发现的大量金银器,为世人展示出早期游牧人物质文化的内涵,为探讨游牧文明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证据。

大家知道,游牧文明的重要标志是:经济形态以畜牧业为主,过着逐水草迁徙的游牧或半游牧生活;文化内涵以兵器、马具和动物纹饰艺术为主要特征。这一时期铁器逐渐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畜牧业成为经济生活的主要来源。反映到物质文化遗存中,从事农耕的遗物已消失,墓内普遍殉牲,种类以马、牛、羊为主,少则数具,多则数十具。游牧人常年生活在马背上,他们“宽则随畜,因射猎禽兽为生业,急则人习战攻以侵伐”,因此,马在游牧人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呼鲁斯泰一座墓内殉27具马头足可以证明这一点。另外早期游牧文明还突出表现在他们的艺术作品中。长期以来,鄂尔多斯青铜器以其丰富多彩的动物纹艺术著称于世,桃红巴拉时期正值各种动物纹最为兴盛时期,在整个欧亚大陆草原也是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从动物纹样的种类、艺术风格及工艺水平来说,不比欧亚大陆其他任何一个地区逊色。动物纹样题材多种多样,包括猛兽袭食草动物、动物相斗、伫立或伏卧动物、虚幻动物纹样等。早期游牧人在其艺术形象中倾注了对动物的深厚感情,塑造出各种形象逼真、栩栩如生、真切感人的艺术形象,充分印证了“艺术来源于生活”这一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而虚幻的动物纹样又反映出早期游牧人的某种信仰或图腾崇拜。

战国晚期至汉代,内蒙古地区的历史与匈奴和鲜卑紧密相关。战国晚期,匈奴兴起于蒙古高原,首次在北方草原建立了统一的国家政权。长城地带的诸多少数民族或者迁徙,或者融入中原诸侯国,但大部分则聚集在匈奴的麾下,成为匈奴部落联盟的一员。匈奴是个在世界历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的民族,匈奴强盛时期不仅对汉王朝构成威胁,而后北匈奴西迁,其影响几乎遍及整个欧亚大陆草原。匈奴时期游牧文明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准格尔旗西沟畔、东胜县补洞沟等匈奴墓地的发掘,为我们展示出匈奴物质文化的面貌。根据目前的考古发现,匈奴文化基本上继承了前期的文化传统并有进一步的发展。特别是各种浮雕和透雕的青铜带饰最具代表性,其上装饰各种动物纹样。这种带饰往往成对发现,是腰带上的重要装饰。随着匈奴的向外扩张,这类带饰在我国某及俄罗斯阿尔泰、图瓦、米奴辛斯克盆地均有发现。

匈奴之后其故地被鲜卑占据,这是一个继匈奴之后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北方草原民族。鲜卑族兴起于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其早期文化遗存在海拉尔河和伊敏河流域多有发现。到东汉时期不断南迁,最后进入中原建立了北魏政权,成为第一个入主中原的北方少数民族。内蒙古是鲜卑的大本营,入主中原以前的文化遗存大多分布于内蒙古地区。其文化内涵既有同匈奴类似的因素,又具有鲜明的自身特点,譬如实行丛葬制,随葬品中的鸭形陶鼎、柄部串联算盘珠形铜饰的铜柄铁剑、神兽纹鎏金铜带饰、螺旋形金耳饰等,在匈奴文化遗存中所未见。当然鲜卑的文化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而且鲜卑内部又划分为拓跋、慕容、宇文等部,分别建立了政权并已留下丰富的文化遗物。南迁的鲜卑人多转向农业生产,逐渐与汉族及其他民族相融合。

总之,游牧文明的形成有个漫长的发展过程,由农牧混合型经济发展为单一的游牧经济是游牧文明形成的基础,除了畜牧业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可以家畜维持生业外,气候的变化即由温暖湿润转变为寒冷干燥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同时,以先进的黄河流域文明为依托是北方游牧草原文明得以形成并数千年不衰的重要原因之一。

我用手机阅读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