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中国建筑>> 中国寺庙

中国寺庙

内蒙古庆宁寺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    】【收藏

  庆宁寺位于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政府所在地经棚镇敖包山东麓。经棚镇,蒙古语称“比菇浩特”,因此,本旗蒙古人称庆宁寺为“比拉古寺”。 “庆宁寺”寺名是由清朝官廷所赐,因而,在文献资料中又用蒙古语译为“巴雅斯胡郎?阿木噶朗图苏木”即庆宁寺之意。
  直至1947年,本寺档案资料保存完好,但在1947年的土地改革运动中这些档案资料荡然无存。由于原始档案资料的缺失,今天人们已无法了解庆宁寺历史的全貌和诸多细节。这里只根据一些零散的历史记载,介绍该寺历史的某些片断,同时也对当今的某些状况作简要介绍。
  庆宁寺始建于清康熙三年(1664年),初为土坯木结构。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改建为砖瓦结构的寺院。经考证,是由当时克什克腾旗世袭札萨克索诺木之长子玛纳瑚札萨克(1656-1671)执政时,始建本寺为土坯结构的寺院;玛纳瑚札萨克长子为阿尤希札萨克(1671-1695),阿尤希札萨克长子齐巴克扎布萨克(1695-1771)执政时,改建为砖瓦结构的寺院。据记载,其后又经过三次修缮。
  清政府用蒙藏汉满赐寺名庆宁寺
  庆宁寺占地面积1万平方米,是内蒙古草原地区著名的蒙藏佛教丛林。庆宁寺又是清朝理藩院在册的大寺院,常住僧众最多时达到100多人,至今已有330多年的历史。
  庆宁寺由山门、院墙、天王殿、东、西配殿、大雄宝殿、大黑天殿、由寺前广场、地方护法殿等。大雄宝殿高30余米,面阔七楹、进深七楹、有49根柱、两层楼、为歇山式建筑,斗拱飞檐、雄浑宏丽。大雄宝殿后面是藏经楼,其右侧另建有克什克腾旗五大山神殿。
  民国十九年(1930年)五月,九世班禅额尔德尼却吉尼玛莅临克什克腾旗,在庆宁寺讲经说法,为僧俗摸顶祝福,进一步了提高了庆宁寺在信徒中地位。
  到1947年的土地改革之前,庆宁寺有大量的牲畜、土地等财产。寺院的各扎仓也都有各自的牲畜和土地财产等。1947年,由当时的洛桑确吉坚赞活佛将这些寺院的财产,全部交给了东蒙自治自卫队第三十六军团。
  2000年11月16日,在克什克腾旗政府的关怀和大力支持下,广大佛文秘家园又重新迎请洛桑确吉坚赞活佛光临庆宁寺主持佛事活动。这样,中断了53年的香火重新点燃,现庆宁寺成为克旗举办佛事活动的唯一合法场所。
  后经洛桑确吉坚赞活佛的提名和本旗广大佛文秘家园的要求,迎请出生于克什克腾旗的北京雍和宫的旦却坚赞法师为庆宁寺住持。这一提议善举,得到克什克腾旗政府和赤峰市佛教协会的批准,以及广大僧俗信众的认可和支持。
  修复庆宁寺的意义
  克旗庆宁寺依山而建,有佛殿十重,直到1947年寺院保存完好。仍然是内蒙古草原上最主要的朝拜圣地之一。由于历史原因,克什克腾旗的9座寺院除庆宁寺外均已荡然无存。幸存之庆宁寺亦早已庄严不在,千疮百孔,九座残殿空立,墙头衰草依依,倍增肃条,徒存框架当地僧俗无法进行正常的文秘家园活动。不仅当地僧俗强烈呼吁尽早修复庆宁寺,国内外到过克旗草原的各界人士也纷纷渴望早日修复庆宁寺以给草原带来光彩。在党和国家的文秘家园政策指引下,在当地政府的高度理解、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下,草原人民有了福报、十方信众有了善缘,佛法将兴,信众有了依托。庆宁寺洛桑确吉坚赞活佛与旦却坚赞住持,悲深愿切、广结善缘、主倡修复庆宁寺,建立正法道场。令此方有情近水楼台,亲近佛法,种善根、积资粮,同证菩提。
  庆宁寺活佛洛桑确吉坚赞(左)、旦却坚赞住持(右)与雍和宫加木扬图布丹大住持(中)
  雍和宫胡雪峰副住持(前右四)与北京广化寺怡学方丈(前左四)等访问庆宁寺
  庆宁寺洛桑确吉坚赞活佛与旦却坚赞住持祈愿发起修复庆宁寺的规划,这一善举已得到当地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内蒙古梵宗寺寺主、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教务处处长丹迥?冉納班雑活佛、赤峰市佛教协会会长塔日吉德活佛、北京雍和宫的关怀与鼎力协助。
  待修复的庆宁寺大雄宝殿
  庆宁寺修复后,作为蒙藏佛教之弘法道场,以佛教三大语系经典为依据,由浅入深直探释尊一生教化之本怀,如实通达如来真实义,以期于当今对症下药以良方、契机度生以正途。庆宁寺之事业开展,在于以人为本,人成则佛成为誓愿;来回报社会、回报施主,善待感恩众生,满足他们的心愿;大家一起为世界和平,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促进三个文明建设和祖国统一大业,履行佛教的“慈悲喜舍”大愿大行之职责,做出应有的贡献。
  修复庆宁寺、建立正法道场,关系重大,现由于资金不足,因此,需仰仗十方善信和各界人士的鼎力相助,期待有识之士、宿缘之人同心护持,筹措资金、募集人才,庄严道场,使正法久住、祖国繁荣,世界和平。 

我用手机阅读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