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献经典>> 子部>> 农家类

农家类

补农书作者张履祥简介

繁体中文】  作者:(明)张履祥   发布:2013年07月30日   阅读: 次   【以稿换稿


  张履祥(1611-1674),字考夫,号念芝,世居桐乡县清风乡炉镇(今桐乡市龙翔街道)杨园村,通称杨园先生。祖父名晦,心地仁厚,乐于为善,幼年未赴科举,却酷好学问,于经史子集,医卜杂着,无不博览。父名明俊,字九芝,明万历邑庠生,品行端庄,生性至孝。母沈氏孺人,有教养。兄名履祯,亦为邑庠生。杨园幼受家庭熏陶,聪明好学。五岁,父亲教读《孝经》。七岁入塾,九岁丧父,哀痛如成人。母亲教导说:"孔孟亦两家无父儿,只因有志气,便做到圣贤。"从此更自勉自爱,发奋攻读。明天启元年(1621),杨园至钱店渡外祖家就读。次年,从陆时雍学《易经》,后又拜诸叔明为师。十五岁应童子试,补县学弟子员。与同里颜统(士凤)、钱寅(字虎)、海盐吴蕃昌(仲木)友善,常以文章品德相砥砺。崇祯三年(1630),祖父去世。翌年,母亲亡故,家道中落,与兄相亲相助,勤俭持家。六年,至颜士凤家任塾师。时东南文人结社之风甚盛,皆各立门户,着书讲学,甚至评议朝政。张溥等集文士数千人立复社于苏州虎丘,盛况空前。杨园与士凤相约,不参与其活动。周钟至桐乡设馆授徒,慕名求教者甚众,亦不与交往。十五年,复赴杭州应乡试,惜仍未中。旅杭时见黄道周于灵隐寺,黄以淡泊守志,勿图近名相劝,杨园感佩铭记,终身服膺。十七年,去绍兴拜刘宗周为师。刘氏历任朝廷要职,大节彪炳,时被贬家居讲学,极受士林爱戴。刘氏儒学兼崇朱(熹)王(阳明),重诚意、慎独、穷经、读史,受教后深有所得。惟杨园为学善思考取舍,后专意二程(程颢,程颐)朱子,其学说以仁为本,以修己为务,而以中庸为依归,穷理居敬,知行并进,亲切平近,不尚辞辩。杨园一生潜心于义理,认为三代以上,孔孟是集大成者,三代以下,程朱是集大成者。时人以其与陆陇其并提,视为闽洛学派之正传。后以刘氏《人谱》一书与程朱学说不合,便另辑《刘子粹言》一书以作补救。
  在绍兴数月,忽闻北京之变,思宗自缢煤山。杨园哀恸欲绝,不饮不食,全身缟素,徒步回乡。翌年,清兵入浙,避乱吴兴。时官府苛敛,盗匪蜂起,百姓四散流亡,田园荒芜,杨园忧心如焚,又闻刘宗周绝食而死,痛哭多日。初欲联络同道,反清复明,后见大事已无可为,决心抛弃诸生,绝意科举,息交绝游,抗志不出,隐居乡间,训蒙自给。凡有应科举试而求教者皆婉言拒之。常告诫学童:须读有用之书,当务经济之学,毋专习科举制义。杨园从教知识德行并重。清康熙八年(1669),应吕留良诚聘,至崇德南阳村东庄执教,主张"学问固重实践,然必自致知格物始"。订《东庄约语》,作行为规范。又与留良等刻印程朱遗书、先儒遗着数十种行世。
  杨园主张"治生以稼穑为先","门人当务经济之学","能稼穑则可以无求于人。无求于人则能立廉耻。知稼穑之艰难则不妄求于人。不妄求于人则能兴礼让。廉耻立,礼让兴,而人心可正,世道可隆矣。"清顺治四年(1647)后,教学之余,亲自务农,岁耕田地十余亩。每届农忙,必停馆返里主持收种,或箬笠草履,送饭下田;或亲率家人,下地劳作。多与农民交谈,故熟谙农情。于艺谷、栽桑、育蚕、畜牧、种菜、莳药诸行,无不精通。顺治十五年,作《补农书》,以补湖州《沈氏农书》之不足。因其有益于民生日用,刊行后流传于东南各省,且为附近各府县方志所摘引。今人评该书为"总结明末清初农业经济与农业技术的伟大作品之一,是我国农业史上的一种最可宝贵的遗产"。(陈恒力《补农书研究》)
  杨园立身端直,律己极严,勤劳俭朴,终生布衣蔬食,从不奢侈放诞。热心社会公益,虽誓不与清廷合作,然事关乡梓利弊兴革者,无不昼夜萦怀,勉力促成。顺治年间,浙北水旱频仍,杨园悯灾民凄苦,痛农政失修,屡次上书当局治水未成,乃致函崇德曹射侯纵论水利,建议分崇德桐乡、嘉兴海盐和海宁三区,全局规划,分批疏浚,可保无旱涝之患。此议后为有关当局采纳。
  自二十三岁起,先后在故里及菱湖、苕溪、嘉兴、海盐等处执教三十余年。康熙十三年(1674)五月,脾病复发于海盐半逻学塾,始离海盐;七月,稍有起色,仍抱病去东庄学塾,劝勉师生。当月二十八日逝世。葬于故里西溪桥南。干隆间,浙江学使雷鋐改立巨碑于墓前,题为"理学真儒杨园张先生之墓"。道光四年(1824),入祀乡贤祠。后人赞道:"布衣祀两庑,故今能有几?"着有《愿学集》、《读易笔记》一卷、《四书朱子语类摘钞》三十八卷、《言行见闻录》等。后人辑为《杨园先生全集》五十四卷(《四库全书》着录)。《清史稿》有传。
  《补农书》简介
  《补农书》曾流行于江苏、浙江、安徽及南方其他各省,是反映明末清初太湖流域,特别是嘉、湖地区农业生产状况的一部有代表性的农业着作。明末清初桐乡人张履祥长时间亲身指导或参加农业生产,结合已有文献记载和实践经验写成此书。书中重视植桑并兼顾水稻生产,对于耕种、蚕桑、养鱼、酿酒乃至养猪羊和农家经营、农民生活技艺都有详要记述。《湖州府志》(同治)、《嘉兴府志》(光绪)、《光绪桐乡县志》等对书中的农桑生产方法有摘引。《光绪桐乡县志》卷七"农桑"篇末特说明:"右二十三则(指农桑二十三条),从杨园《补农书》采录,虽皆农桑之余事,而有益于民生日用,且必杨园当日所亲试而见效者,故能言之凿凿,我桐人所当奉为师法也。"我国农史学家陈恒力在《补农书研究》中,高度评价《补农书》,称其"是总结明末清初农业经济与农业技术的伟大作品之一,是我国农业史上最可宝贵的遗产之一"。
  明末,湖州府归安县涟川(今湖州市练市镇)沈氏(已佚名)撰有《沈氏农书》。张履祥根据自身农业实践所得经验,详细订正,并为《沈氏农书》增补一下卷,两卷合称为《补农书》。据张履祥自序,《补农书》成于顺治十五年(1658)。书成后,以手抄本形式广为流传,但终因张晚年清贫,没有刊印。故世后,其友何汝霖曾辑有文集一帙,交张履祥嗣子收藏。后张履祥弟子姚琏,集合家藏张的众多文稿,编成全集一部。张履祥的生前好友何汝霖、凌克贞曾对此稿进行过审订。康熙四十三年(1704),海昌(今海宁市)范鲲根据姚氏抄本,增补佚文,将着者遗集选刻行世。干隆年间,陆续有《张考夫遗书》、《张杨园先生全集》、《杨园先生全集》等印行。但范鲲的刻本,未能全部收录张履祥的遗着,而后的诸本,或选辑或删节,也非足本。
  《四库全书总目》把《沈氏农书》收录于"子部"的"农家类存目"中,称"此编为桐乡张履祥所刊,称涟川沈氏撰,不知沈氏为谁也。其书成于崇祯末,履祥以其有益于农事,因重为校定,具列艺谷、栽桑、育蚕、畜牧诸法,而首以月令,以辩趋事赴功之宜。沈氏为湖州人,故所述皆吴中土宜,与陈旉、王桢诸本互有出入。"《续修四库全书》中收有《农书》全文,署"明沈□撰,清张履祥补撰"。
  清康熙年间有《杨园张先生全集》,同治九年(1870)有《张杨园先生集》(52卷,山东尚志堂刊本),同治十年(1871)有《杨园先生全集》(54卷,苏惇元编,江苏书局刊本),同治十一年(1872)有《杨园先生全集》(54卷,万斛泉编,永康应宝时刊本、江苏书局刊本)。上述均收录《补农书》内容。光绪二十三年(1897),有然藜阁刊本《补农书》。康熙时还有《补补农书》,有书目,版本未见。
  民国二十四年(1935),桐乡县政府有沈光熊选编的《杨园遗着菁华》铅印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6年有《补农书》中华书局版本。1958年,农业出版社出版陈恒力编着《补农书研究》(第三版时,陈恒力按内容把原《补农书研究》分成《补农书研究》和《补农书校释》单独出版)。1958年3月,桐乡县农业局对中国农业科学院所送《补农书》进行翻印,作为农业参考资料,在小范围内分送,已加有标点。2002年7月,中华书局出版《杨园先生全集》3卷,收录有《补农书》。2003年,《浙江省农业志》内有《沈氏农书》辑录,内容与然藜阁刊本《补农书》有所不同,为清逻溪钱尔复子湘订正。因《补农书》先由手抄传递,过程中内容或有增减订正,版本各异也是常情。2002年出版的《杨园先生全集》,由陈祖武点校,繁体字,有标点,与1958年桐乡县农业局翻印本标点出入较大,内容基本同然藜阁刊本。此外,尚有一些版本,但所见多为繁体字,未见有简体字、标点、注释合一本。
  陆秀峰先生长期从事农业水利工作,曾收集研究《补农书》资料。此次点校的《补农书》,对照多种版本,择优选择,以然藜阁刊本《补农书》为准,改简体,加标点,并加以注释。陆秀峰先生所做的工作,作为先民遗产的整理,可让我们了解本地域历史上的农业生产情况,对今天发展现代农业也有借鉴意义。本着此意,我们特用专刊形式给予刊登。(编者)

【来源:作者原创】

 

文秘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