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的大纛—《小浪底赋》创作感言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屈金星 张艳丽 来源: 作者原创 阅读 次 【小 中 大】【收藏】
对我们来说,创作黄河《小浪底赋》的过程是精神的洗礼和灵魂的升华。几个月来,我们踏访了小浪底附近的河洛大地。我们瞻仰了中华民族的始祖伏羲发现河图洛书的洛汭和画卦台;瞻仰了黄河岸边的女娲庙;瞻仰了轩辕黄帝故里;瞻仰了黄河岸边的炎黄帝巨型雕塑以及大禹庙……这些,让我们一直沉浸在赋的创作激情之中。
黄河是地球上最著名的河流之一,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她哺育的中华民族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族群。世界上曾存在过21种文明,然而,今天或消失或衰落,唯有中华文明巍然独存。中华文明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曾领跑世界,为人类文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无论如何是一个奇迹。而中华文明是黄河孕育的——试问地球上还有那条大河比黄河更伟大?!
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成为第一经济体也指日可待。中国不仅贡献经济,更贡献文化。我们相信,今天中华文明在吸纳、整合、创新现代文明,实现凤凰涅槃之后,极有可能重新领跑世界,为人类做出新的具有战略意义的推动。中国必将贡献出一种引领世界的新文明。现代、当代全球几乎所有的学者都曾误读了中国和中华文明。最近出版的《中国震撼》就是对误读的深刻而理性的反思。
因此,本赋在地球演化,板块碰撞,大河生成的大背景下,力求站在人类数千年文明史的高度,来解读黄河,解读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故而,本赋是站在黄河小浪底大坝上对中华文明的新解读,对人类未来的新畅想,字里行间渗透了深沉的哲思。因此,本赋不是普通的写景抒情的赋作,其中渗透了对人类未来命运的思索,对河道、国道、天道的深沉壮丽的思索!
毛泽东说,中华民族应该为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是的,如果仅仅局限于民族自身,心胸未免狭隘。我们的胸襟拥抱的理应是全人类!我们的眼光投向的应该是莽原、沧海、星空!正像两千年前春秋战国时期楚人甘德、魏人石申的如炬目光投向辽阔的星空一样,今天人类的目光更应该穿越海洋,投向星空。正像人类必将从陆地走向海洋一样,未来,人类必将从地球飞向星空!赋文的结尾充满的就是这样的畅想:“遥梦海晏河清时,莽原星汉共祯祥!”
为了创作此赋,我们请教了国内辞赋界近百位著名专家、学者、辞赋家。中国辞赋学会会长龚克昌,中国辞赋学会副会长、秘书长、南京大学教授许结,中华国学院院长、著名辞赋家王铁,中国诗赋学会会长、著名辞赋家孙五郎,中国辞赋家协会副会长、秘书长张友茂,中国矿大教授肖庆元,河南大学教授马予静、张先飞等专家、学者、辞赋家都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并高度评价了此赋。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等主流媒体报道了此赋。
本赋是我们投入心血和精力最大的一篇作品。我们先后在北京、郑州召开了两次研讨会,前后修改达40次,是我们创作生涯中修改次数最多的作品!最后,所有的争论都化作了赋文的内涵和辞采;所有的心血都化作了赋文的光芒和哲思。我们不敢说赋写得如何,但我们希望笔锋钩沉的是能存留在历史和未来的天平上的壮丽砝码!我们想擎起这块文化的丰碑,想高扬起这面精神的大纛!
往事越千年。一千年前,长江岸边巴陵郡“市长”滕子京约请范仲淹为长江岸边、洞庭湖滨新落成的岳阳楼撰文,范以×直指人类精神的圣殿:“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其壮丽的精神海拔,较之拜伦之自由,泰戈尔之博爱,豪不逊色!这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属于全人类!滕公也因此文流誉千古!
在本赋创作过程中,小浪底建设管理局领导及有关部门提供大量支持。从某种意义上说,本赋也是小浪底、全国、甚至是中外水利工作者共同的智慧结晶。
古代大辞赋家扬雄写一赋而病一年——辞赋创作之难可见一斑——我们没有扬雄的才华,但是,“诗人啊,吐出你的心来比一比,可是一般颜色!”“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至于说本赋到底如何,我们相信,未来会给出回答。之所以如此自信,并不是因为自己的才华,我们自信的是躬逢盛世,波澜壮阔的大时代带给我们的是新一轮的汉唐雄风!
当小浪底泄洪的水闸骤然开启,那古老的河床里奔流的是滔滔激浪,是滚滚泥沙,更是沧桑的历史、厚重的文化、深邃的哲学!!!他古铜色的咆哮和雪白色的涟漪唤醒的是历史,复兴的是今天,引领的是未来!!!
纵有千古,横有八荒。我们深知,站在黄河小浪底大坝,就是站在历史和未来的拐点上。我们回首过去五千年,展望未来五千年,俯瞰苍茫大地,仰望璀璨星空,脑海里激荡的是永恒的人类精神!!!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