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秘工作>> 政务性工作>> 调查研究

调查研究

记住这几招,帮你写好一篇调查报告

以稿换稿】  作者: 佚名   来源: 作者原创   阅读 次 【    】【收藏

调查报告,是对客观事物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后写成的书面材料,是反映调查研究成果的一种应用文体。调查研究是报告的客观基础和依据;报告是调查研究成果的客观反映和体现。

第一个内容,调查报告的种类和特点

一、调查报告的种类

党政军机关使用的调查报告种类繁多,如何分类,不尽一致,常见的分法有两种:一是按性质分,可分为三大类,即政策性的,学术性的,工作性(或事务性)调查报告。二是按内容和形式分,主要有七种类型,即综合型的,经验型的,开拓型的,揭露型的,历史型的,社会型的,反映型(也叫专题型)的。现将这七种类型的调查报告简单作一介绍。

(一)综合型的调查报告

这是一种为领导机关和领导者制定某项方针政策或某项工作规划,机关工作人员对有关情况进行广泛而系统的调查,摸清情况,科学分析,综合研究,而写出的有理有据的调查报告。这种调查报告的特点是具有工作研究的性质,可作为制定政策,拟定方案的依据。

(二)经验型的调查报告

领导机关为了推动某项新的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或某项新的工作任务的完成,对已经做出成绩、取得经验的典型单位和个人,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所写出的调查报告。这种调查报告的特点是内容具有鲜明的代表性、科学性和政策性。

(三)开拓型的调查报告

是反映现实生活中出现的具有方向性的新人、新事、新发明、新创造、新经验的调查报告。这种调查报告的特点是敏感性强,敢于扶植新生事物,敢于担风险,其目的是让人们接受新生事物,打开新局面。

(四)揭露型的调查报告

为严肃处理某个重大事件、某项工作失误而写的调查报告。这种调查报告,主要是揭露矛盾。这里讲的揭露矛盾,有几种含义:一是工作中急需要解决的矛盾;二是工作中存在的不良倾向;三是现实生活中的坏人坏事;四是重大事件和恶性事故。这种调查报告,是以揭露事件的真象为主,提出解决矛盾的建议和办法,目的在于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造成某种社会舆论,为上级和有关部门在解决和处理这些问题中参考。

图片

(五)历史型的调查报告

是对有关重大历史事件,通过大量史料的查证,说明其发展过程的来龙去脉,反映历史真相,还其本来面目,总结吸取历史经验教训。这种调查报告的特点是具有拨乱反正、正本清源的性质。

(六)社会型的调查报告

这是一种对社会基本问题的调查报告。常常选择一个或几个有代表性的地区、部门或单位,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由历史到现状系统地、深入地解剖一些基本问题,目的在于为人们正确认识各种社会问题提供依据,更好地把握社会现象的全貌。这种调查报告的特点是具有研究社会结构的性质。

(七)专题型的调查报告

在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中,对一个时期里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薄弱环节、带有倾向性的问题,经过调查研究,在掌握足够事实的基础上,经过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办法。这种调查报告的特点是具有工作决策的性质。

二、调查报告的特点

调查报告与其他文体相比有以下一些特点。

(一)求“新”

即题村要新鲜。调查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索未知,开拓新的认识领域,所以调查报告一定要有新材料、新见解、新深度,把人们的思想认识向前推进一步。

(二)求“实”

即内容要实在。调查报告必须用事实说话,凭数据立论,在大量翔实的材料基础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得出科学的结论。这样的调查报告,才能为领导机关进行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三)求“深”

即分析要深刻。写调查报告的目的,在于透过事物的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找出事物发展的规律,指导各项工作,所以调查报告决不能满足现象的罗列,简单地反映情况,不能浮光掠影,浅尝辄止,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一篇优秀的调查报告,应该是理论与实际、观点和材料相统一。

(四)求“精”

即篇幅要简短,文字要精练。调查报告是以说明情况解决问题为要旨,应写得简明扼要,避免冗长繁琐。

第二个内容,调查报告的写作方法和要求

一、调查报告写作过程

(一)搞好调查研究

搞好调查研究,详尽地占有材料和科学地分析材料,是写好调查报告的前提。“巧妇难做无米之炊”,没有成功的调查研究,不可能写出好的调查报告。所以,有人把调查研究比作“十月怀胎”,而动笔写作则是:一朝分娩“。调查时先拟定一个弹性计划,确定调查的目的和指导思想,根据调查对象的特点,选用适当的调查方式和方法,如开调查会,进行现场观察与采访,找个别人谈话,听领导介绍情况,查阅各种资料,等等,继而进行分析对比,找出问题的本质和规律。调查要具体,要深入,有时须反复多次,尽可能掌握事物正面、反面、侧面各种情况,进行多方位的立体调查。

(二)围绕主题确定材料

任何文章的写作,主题都是灵魂,调查报告的写作也是如此。因此,调查报告的写作必须围绕主题确定材料,在调查中所收集的材料是丰富的,但是,并不能把它们全部写进调查报告,必须围绕主题来选择材料。选材要注意两点:

1.要善于使用典型材料说明主题。材料的典型性是有规定的,一种材料,对这个主题来说是具有典型性的,而对另一个主题来说就不一定有典型性。所谓典型材料,就是那种有代表性地、能有力地表现“这一”主题的材料。

2.要善于运用统计数字说明主题。准确无误的数据具有科学性、客观性和胜于雄辩的说服力。恰到好处地运用统计数据,可以增强调查报告的概括力和表现力,从而达到直接明白地说明主题的效果。

(三)科学安排结构

调查报告的正文一般结构分为:前言(或开头、导语)、主体和结尾三个部分。

1.前言

调查报告的前言,或者叫作导语,要概括地介绍调查对象、全文的重点或点明主题,为了解全文打下基础。因此,前言的语言要精练、简短、概括。常见写法有以下几种:

(1)概述式。用叙述的方法,概括地写出调查的基本情况、问题、目的和主要事宜及其重要意义。

(2)结论式。先做结论,然后分别加以叙述。

(3)说明式。先说明所述对象的基本情况,或简要的背景情况,再叙述主题和其他有关材料。

(4)提问式。先提出问题,然后引起下文。

(5)问答式。用提出问题回答问题的方式,概括介绍调查结果和基本经验。

2.主体

调查报告的主体是调查报告的基本内容,调查的主要情况、经验或问题都写在这一部分,常见主体结构有以下四种:

(1)横式结构。把调查得来的情况、经验、问题经过分析,得出结论,按其内在逻辑联系,分成几个并列的部分,紧紧围绕全文的中心分别加以叙述说明,或冠以小标题,或加以序码。

(2)纵式结构。根据事件发展过程的先后次序或按调查的顺序安排结构层次,它可以列出几个小标题或以序码表示,每一个小标题都表明事物发展的某一个阶段,也可以按时间顺序一气呵成。

(3)综合式结构。也叫纵横式结构,纵横兼而有之,互相穿插组织安排内容。在写介绍经验的调查报告时,往往是采用这种结构,先按时间的顺序介绍经验产生的前因后果,然后将经验再并列为几个部分加以说明。

(4)逐点式结构。有时,调查人围绕一个主题,调查了几个点,每个点提供的情况或经验教训各有其特点,又不便于抹煞各个点的特点,这就必须按多点调查的结果,分几个相对独立的部分来写,但各点必须每一个部分说明一个点的情况,紧紧围绕一个中心。

3.结尾

结尾是调查报告的结束语。这个部分是分析问题、得出结论、解决问题的必然结果。有的调查报告没有结束语,就以正文部分的末段自然结束,意尽言止。结束语常见的写法有:总结式、呼应式、展望式、说明式、感叹式等。

(四)观点和材料的结合

写调查报告,既要有事实,又要有观点,并能使二者恰当结合。最常见的有三种方法。

1.先叙后议。即先摆事实,着力叙述事物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使读者有一个感性认识,再扼要地归纳认识得出结论,即观点。

2.夹叙夹议。即一边叙述交待调查的情况事实,一边进行必要的议论,观点与材料渗透在一起。

3.印证说明。即先提出观点和看法,再摆事实加以印证说明。

二、调查报告的撰写要求

(一)调查必须客观

调查报告的内容靠调查获得,调查自然会有调查者的态度。为了准确地反映问题,调查时应尊重客观事实,不能事先划框子,定调子,然后去挖例子。不论是做哪一种情况调查,都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了解事物的全部情况,然后通过科学的分析再做合理的评价,防止主观片面。

(二)材料必须真实

调查报告是以事实说服人。调查的人、事、物、前因、后果、过程、情节以及时间、地点、各种数据等,应反复核实,做到准确可靠。对材料的选择使用,既不能为宣传而任意夸大,也不能为遮丑而有意缩小。要一是一、二是二,不可有水分,更不能捕风捉影,虚构捏造。真实是确保调查报告观点正确的基础,也是调查报告生命力之所在。

(三)语言必须朴实

调查报告立足于具体的事物和问题,叙述和说明这些事物和问题时,最好用通俗的、生动的语言来表述,力求文风清新朴实。

手机扫码阅读本文


 

文秘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