殡葬文化的发展与时代的变迁(二)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小 中 大】【收藏】
中国的丧葬礼仪是中国的家族宗法制度在死亡问题上的反映。它是以中国家族宗法制度,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表面上是对死者的祝福和思念,实际上是为这个家族怎样延续下去,而这个“孝”扩大下去,就是讨全国最大的家长——皇帝的“忠”。“忠孝”这个观念几千年来是一直影响着中国的社会生活和伦理道德的。
“灵魂不灭”是中国原始时代就有的思想,譬如在考古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瓮棺葬中,葬小孩子尸体的陶灌上面要开个小孔,这个孔是要让灵魂升天的。但是儒家的孔子对于灵魂问题倒不完全是这样看待的。孔子之所以在儒家思想里特别强调丧礼,首先强调是人,人的感情,人的关系,而不是灵魂。孔子在《论语·阳货》里有一句话:“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小孩出生三年,一直是在父母怀抱中过来的,因此父母对子女有最真挚的爱,最后,父母死了,子女就要对这个爱加以回报,就表现在为父母守三年的丧。实际在儒家思想并不太强调灵魂,“祭如在,祭神如神在”,你相信它在,它就在,不相信则不在,祭祀实际上强调的是人的真实性情的流露。孔子的“礼”的思想再发展到“仁”的思想,“仁”就是人彼此间感情关系,所以后来在中国丧葬中,三年之丧变成天下之通丧,它是因家族血缘关系,父母对子女的爱,而到父母死的时候的一种回报,并不是对灵魂观念的信仰。当然世界上所有的先民都相信灵魂不灭,但儒家并不太看重这个灵魂,孔子所重视的是在《论语·尧日》中说第一个是民,第二个是食,第三是丧,第四是祭。“民、食、丧、祭”是要重视的四个方面,人除了吃饭、生存以外,所重视的就是丧葬和祭祀。对这个问题,我们殡葬工作者不应以民间认为有灵魂的也就这么认为,我不以为如此。孔子讲得很清楚,强调的是感情,是生,所以他讲了非常重要的八个字:“慎终追远,民德归厚。”“慎终”就是要正确慎重地对待一个人的死亡,这讲的是丧礼;“追远”就是怀念已经逝去的人,他的事业、思想和道德,这是祭。为什么要重“慎终”和“追远”呢?目的是使老百姓的道德归于淳厚。在中国传统儒家思想中,我觉得这个思想是合乎今天“以人为本’,的思想的,合乎人道主义,合乎人本主义的。正因为如此,所以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就形成了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中国殡葬制度。
道家(就是老子、庄子)的生死观和儒家是不一样的,主张全真保性,因此强调死生,存亡,穷达,贫富,贤与不肖,强调死生的变化是自然法则,天地与我是共生的,万物与我是共灭的。所以在老庄思想中,特别是庄子的《齐物论》和《逍遥游》当中,强调生命最后归于自然的思想。庄子说,人死了要“鼓盆而歌之”,不必去哭,如果人人都生存下来,世界上也没办法容纳。所以老庄的生死观要比孔子深刻得多。老子甚至把话说到底,说我们这些人之所以怕有大患,就是因为有这个身体,等到我们没有这个身体时,什么忧患都没有了(《老子》第十三章:“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如果从生死观,从丧礼方面看,老庄哲学的观点比孔子要深刻。但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丧葬思想是儒家思想,这是不可否认的,所以儒家丧礼的表现形式也最多,最复杂。在周代的丧仪中就有18项,到了司马光时又归纳为25项。最后这25项归纳为五个方面:第一,人死了以后怎样停尸;第二,怎样招魂;第三,怎样吊丧;第四,怎样殡仪,就是把尸体入硷,放进棺材供亲属吊唁。这个过程都属于殡仪过程,我们殡仪馆办的就是这个事情。第五,就是下葬。从“殡”到“葬”的过程都是有时间规定的。其中的原则就是孔子讲的原则,按照等级和身份的高低决定时间的长短:天子7个月,诸侯5个月,大夫3个月,一般的庶民一个月,后来越来越缩短。与此相关还有一个制度,就是五服制度,父母死后儿子要披头散发,要穿麻的衣服,袖子都不能缝补,要非常粗糙。身份不同的穿丧服包不一样。与五服制度配套的还有居丧制度。有孝在身,要节制生活,遵守丧制。所以,整个的丧葬制度在古代中国是非常严格的,包括怎样出丧,怎样穿衣等,非常严密。这里要强调的就是由于中国封建社会非常漫长,它的制度反映出来的思想和各种礼仪的规定在民间的反映极其广泛,从高层的皇帝一直到普通的民众都受到它的影响和制约。还要注意,这其中还看民族的问题,有×的问题,有地域的问题,有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的问题,从而造成中国丧葬制度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灵魂不灭”是中国原始时代就有的思想,譬如在考古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瓮棺葬中,葬小孩子尸体的陶灌上面要开个小孔,这个孔是要让灵魂升天的。但是儒家的孔子对于灵魂问题倒不完全是这样看待的。孔子之所以在儒家思想里特别强调丧礼,首先强调是人,人的感情,人的关系,而不是灵魂。孔子在《论语·阳货》里有一句话:“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小孩出生三年,一直是在父母怀抱中过来的,因此父母对子女有最真挚的爱,最后,父母死了,子女就要对这个爱加以回报,就表现在为父母守三年的丧。实际在儒家思想并不太强调灵魂,“祭如在,祭神如神在”,你相信它在,它就在,不相信则不在,祭祀实际上强调的是人的真实性情的流露。孔子的“礼”的思想再发展到“仁”的思想,“仁”就是人彼此间感情关系,所以后来在中国丧葬中,三年之丧变成天下之通丧,它是因家族血缘关系,父母对子女的爱,而到父母死的时候的一种回报,并不是对灵魂观念的信仰。当然世界上所有的先民都相信灵魂不灭,但儒家并不太看重这个灵魂,孔子所重视的是在《论语·尧日》中说第一个是民,第二个是食,第三是丧,第四是祭。“民、食、丧、祭”是要重视的四个方面,人除了吃饭、生存以外,所重视的就是丧葬和祭祀。对这个问题,我们殡葬工作者不应以民间认为有灵魂的也就这么认为,我不以为如此。孔子讲得很清楚,强调的是感情,是生,所以他讲了非常重要的八个字:“慎终追远,民德归厚。”“慎终”就是要正确慎重地对待一个人的死亡,这讲的是丧礼;“追远”就是怀念已经逝去的人,他的事业、思想和道德,这是祭。为什么要重“慎终”和“追远”呢?目的是使老百姓的道德归于淳厚。在中国传统儒家思想中,我觉得这个思想是合乎今天“以人为本’,的思想的,合乎人道主义,合乎人本主义的。正因为如此,所以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就形成了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中国殡葬制度。
道家(就是老子、庄子)的生死观和儒家是不一样的,主张全真保性,因此强调死生,存亡,穷达,贫富,贤与不肖,强调死生的变化是自然法则,天地与我是共生的,万物与我是共灭的。所以在老庄思想中,特别是庄子的《齐物论》和《逍遥游》当中,强调生命最后归于自然的思想。庄子说,人死了要“鼓盆而歌之”,不必去哭,如果人人都生存下来,世界上也没办法容纳。所以老庄的生死观要比孔子深刻得多。老子甚至把话说到底,说我们这些人之所以怕有大患,就是因为有这个身体,等到我们没有这个身体时,什么忧患都没有了(《老子》第十三章:“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如果从生死观,从丧礼方面看,老庄哲学的观点比孔子要深刻。但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丧葬思想是儒家思想,这是不可否认的,所以儒家丧礼的表现形式也最多,最复杂。在周代的丧仪中就有18项,到了司马光时又归纳为25项。最后这25项归纳为五个方面:第一,人死了以后怎样停尸;第二,怎样招魂;第三,怎样吊丧;第四,怎样殡仪,就是把尸体入硷,放进棺材供亲属吊唁。这个过程都属于殡仪过程,我们殡仪馆办的就是这个事情。第五,就是下葬。从“殡”到“葬”的过程都是有时间规定的。其中的原则就是孔子讲的原则,按照等级和身份的高低决定时间的长短:天子7个月,诸侯5个月,大夫3个月,一般的庶民一个月,后来越来越缩短。与此相关还有一个制度,就是五服制度,父母死后儿子要披头散发,要穿麻的衣服,袖子都不能缝补,要非常粗糙。身份不同的穿丧服包不一样。与五服制度配套的还有居丧制度。有孝在身,要节制生活,遵守丧制。所以,整个的丧葬制度在古代中国是非常严格的,包括怎样出丧,怎样穿衣等,非常严密。这里要强调的就是由于中国封建社会非常漫长,它的制度反映出来的思想和各种礼仪的规定在民间的反映极其广泛,从高层的皇帝一直到普通的民众都受到它的影响和制约。还要注意,这其中还看民族的问题,有×的问题,有地域的问题,有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的问题,从而造成中国丧葬制度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 上一篇:殡葬文化的发展与时代的变迁(一)
- 下一篇:殡葬文化的发展与时代的变迁(三)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