殡葬文化的发展与时代的变迁(三)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小 中 大】【收藏】
三、殡葬与民俗的关系
尽管儒家的凶礼丧礼作为主体支配了中国的丧葬史,但不能不看到在中国这块广大的土地上,丧葬制度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它是受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影响的,从而造成有很多种葬式。下面简单谈谈殡葬与民俗的关系问题。
殡葬与民俗的问题,本身也是丧葬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不同的民俗形成了不同的葬式。根据统计,历史上大概有14种葬式:
我们汉族主要是土葬,这与我们自古以来是农业国有关。因为支配汉族的思想是“有地则生,无地则死”,农民以土地为根本,没土地不行。所以,1947年中国共产党发布《土地法大纲》之后,可以鼓动几百万的农民上前线去和国民党军队战斗,就是因为把土地给了他们,为了保住地,一定要去斗。农业民族在生死问题上也是“有地则生,无地则死,入土为安”。这是农业民族殡葬形式的物质基础。
第二种葬式是水葬。海上的渔民和船民去世后,地方那么小,没办法处理遗体,只有往水里丢。而且渔民是崇水的,他认为尸体放到水里沉下去给鱼吃掉就是回归自然,也就升天了。所以水葬是跟生产生活方式相关的。现在渔民也不都是水葬了,因为条件变化了。长期的经验告诉他们,这样做是要污染水源的。水葬是南方多水的反映,也因为水葬污染水源而导致葬式的变化。
第三,树葬。树葬就是把尸体或装有尸体的棺木放在树上让鸟来啄食。这是中国古代东北和西南少数民族的一种葬式,同他们生活的山区环境有关,跟人们喜好住在树上有关。他们觉得树和天相近,天上有鸟,鸟是神的代表,让鸟吃掉也可以升天了,所以这种葬式也是生产和生活方式决定的。
第四,天葬。我们所里一位老同志在西藏生活多年,带回来一套西藏天葬的照片。我们研究所还有从前的一份老画报,以照片的形式刊登了鸟葬的情况。对于藏族来说,鸟是天神的代表,让鸟吃就是升天。在昆仑山、喜玛拉雅山这样的高寒地带,尸体放在山上可以长年不腐败,人死后尸体就没办法处理。所以这种葬式既是信仰决定的,又是自然环境决定的。
第五,悬棺葬。在很多地区如小三峡、浙江等地都有这种葬式。这种南方少数民族的葬式跟他们滨江滨河的生活有很大关系。但怎么葬得那么高到现在也说不清楚。有人说原来水位很高,后来水下降了,变成悬棺;有人说是用工具吊上去的,至今还是个谜。这跟古时候这些地方的人住在山洞里有关系。
第六,瓮棺葬。把尸骨放在小陶罐里,上面开个洞,可以让灵魂逸出升天。原始时代很多地方很多民族是采用这种葬式的,特别是对死去的幼童。
第七,二次葬。尸体葬了一定时间腐烂后再开棺取骨重新葬到缸里去。
第八,割体葬。古代有些民族认为人死后会变鬼,不把尸体割裂的话,他会伤害人的,为了使人鬼分离,所以要把他肢解。这种葬式历史上有过,现在早没了。
第九,白云葬。这并不是把尸体放到云上去,而是在平地上砌一座很小的砖房子,棺材就放在小房子里,放好几年。这种葬式以前很多。我小时候上学要经过一块很大的坟地,看到很多的白云葬。上海及浙江的杭州、嘉兴等地都有。
第十,草灰葬。浙江、福建一带的渔民在海上打渔,大风大浪,相当危险,有时候就在海上消失了。家人为了寄托哀思,就用草扎了一个草人,烧成灰葬在岸上,称“草灰葬”。
第十一,室内葬。台湾的高山族就是用室内葬的,遗体就埋在床底下,灶头里。现在大概也不这样做了。离活人太近,尸体腐烂之后肯定对生存环境和活人的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第十二,火葬。这是现代最普遍的葬式。
第十三,塔葬。最普遍的就是和尚的葬法。这是根据佛教教义采用的一种葬式,是以火葬为基础的。
第十四,裸身葬。裸葬也就是亲土葬,让人的身体直接接触土壤。这种葬法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个重要的人物:西汉的杨王孙。他说希望自己死后能脱掉衣服裸葬,用一个布囊装好,埋到地下七尺深,然后再把布囊抽掉,让身体充分亲土。儿子觉得这样做说不过去,因为汉朝是厚葬制,很隆重。儿子劝不动他,找人写信给他做思想工作,杨王孙回答了一段话,我觉得很有道理。他说,现在人死之后都是厚葬,其实厚葬对人毫无好处。生者是用葬礼的排场来相互比富,就是把钱财都花掉。钱财葬在地下都腐烂掉了,一些宝贝今天刚埋下去说不定明天就被盗墓的人偷挖走了。结果反倒等于把尸体暴露在原野之上。的确是这样,北京老山汉墓里那个女尸,现在证明了是被盗墓贼拖出来的。杨王孙就说与其这样还不如裸葬合乎情理。他还说,精神这个东西是天上有的,形骸这个东西是地上有的。精神这个东西已经离开了,大家都各自归真了。什么是鬼呀,所谓鬼就是归。鬼的解释就是回来了。所以,你与其把尸体用布包裹起来放在棺撑里,嘴里含玉石,最后还是一具烂尸归土而已,还不如不要这样做。你们为我的丧事花那么多钱,我也不知道,是白花的,你们不是太糊涂了吗?杨王孙讲得很有道理,他是中国思想史上的先行者,殡葬改革的倡导者。他的裸葬说在中国哲学史上是很有地位的。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 上一篇:殡葬文化的发展与时代的变迁(二)
- 下一篇:殡葬文化的发展与时代的变迁(四)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