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传统文化>> 祭祀文化

祭祀文化

浅谈殡葬行业文化建设(三)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    】【收藏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作为约束职工行为的一种强制性手段,往往以规章、条例、标准、纪律、指标、责任制等形式表现出来。我国的殡葬管理在逐步走向法制化、规范化,从中央到地方都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如1997年7月21日国务院公布的《殡葬管理条例》、民政部下发的通知及各地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的地方法规,如《北京市殡葬管理条例》、《上海市殡葬管理条例》等,对保障殡葬行业的发展起到了规范作用。制度与文化是互动的。制度的作用永远不可能代替文化的作用,文化管理也不可以替代制度管理。由于人们价值取向的差异性、对组织目标认同的差异性,要想使个体与群体之间协调一致,光靠文化管理是不行的。实际上,在大生产条件下,没有制度,即使人的价值取向和对组织的目标有高度的认同,也不可能达成行动的协调一致。所以,我们倡导殡葬行业的企业文化是以健全的法律制度为前提的。目前,我国的殡葬法规还处于不断的完善中,呼吁殡葬法早日出台的声音也越来越强烈。 
      (三)人才培养是关键
  文化是人的文化,企业文化的优劣取决于员工素质的高低。不重视人才的培养,企业文化建设将是空中楼阁,没有肥沃的土壤。殡葬行业从业人员的素质目前还不很高,发展企业文化必须加强对员工的培养。要运用上课、技能表演、操作实习、集体活动等形式,对员工进行教育和训练,使之成为掌握本行业特点、工作条件和规则、具有正确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精神面貌、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协作精神、责任感强、积极性高的从业人员。另外,还要拓展渠道吸收各类人才加盟殡葬行业,为他们提供施展才能的空间。专业人才的培养离不开社会这个大环境。目前,我国教育主管部门批准设立的殡仪专业的大专班,只有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和重庆社会工作职业学院,远远不能满足我国殡葬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美国的殡葬单位都是私人兴办的,要求兴办人必须有殡葬学院的毕业证书,因此,美国建有殡葬学院12所,而美国的人口却远远低于我国。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未来的中国殡葬职工必须经过专业教育和培训,持证上岗。 
      (四)重在领导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崭新的管理文化,目前已成为管理者的共识。领导者首先是企业文化的倡导者,又是组织者和缔造者。由于他们在单位的地位,使其有机会熟悉和了解企业问题之所在,明白什么样的文化模式能促进企业的发展,并可以运用掌握的权力,自上而下倡导和推动企业文化的开展,另外,当领导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率先垂范,常抓不懈,员工也必然会为企业文化建设而努力。领导者还要做企业文化的“传教士”,向员工灌输企业文化,使员工认同企业文化,并在工作中思想统一地按照企业的要求去做,从而形成合力,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