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地域文化>> 巴蜀文化

巴蜀文化

大石文化遗迹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    】【收藏

支机石、石笋、石镜、天涯石等,是古代蜀人遗留在成都城内的文化遗迹,考古学将其称之为“大石文化”。它是生活在成都平原上的古代蜀人对其先祖和生存环境崇拜的文化沉淀或信仰的综合体。大石文化是最具研究价值的古蜀文化课题之一。

古蜀国具有对大石崇拜的传统,这与构成早期蜀王族主体因素之一的蚕丛氏世居岷江上游时的生存环境有关。而此后的开明氏蜀王国的大石文化传统,在性质上与蚕丛氏不同,是作为墓志所用,如成都著名古迹五担山的石镜之类。

蚕丛氏的大石文化遗迹,大约是成都平原是最早的新石器时期文化之一,其分布十分广阔,北达陕西南部,东至川东三峡,表现了古蜀先民生活的足迹。大石文化遗迹的分布以成都平原最为集中,最为典型,类型也最为丰富。其类型,有列石,如新繁的飞来石,双流县的八阵图;有独石,如成都市的石笋、石镜、天涯石、地角石、武丁担、支机石;有墓石,如安宁河流域的大石墓等。从分布上看,独石主要集中在成都市区;而列石分布在市区以外的周边区域;墓石则集中分布在安宁河流域的古邛都之地。

支机石、石笋、石镜,是成都市历史上最著名的古迹之一,因其遗存年代的久远和形状的奇特,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从而被后人附会出不少优美的神话传说,如支机石即附会了[西汉]成都易学大师严君平的传说而得名。《集林》载:“有人往寻河(黄河)源,见妇人浣纱,问之,曰:‘此天河也’。乃与一石。而归问严君平。君平曰:‘此织女支机石也’。”[六朝]时,严君平被道士们尊奉,称为严真,他的居所──卜肆亦成名名胜,卜肆所存留的支机石亦被传说为天河上织女的故物。

现存成都东城的天涯石,在[宋代]张世南《游宦纪闻》中描绘为“人坐其上,则脚肿不能行”的奇石。石镜,原在五担山。据《华阳国志·蜀志》载:“武都有一丈夫化为女子,美而艳,盖山精也。蜀王纳以为妃。无己物故。遣五丁之武都担士为妃作冢,盖地数亩,高七丈,上有石镜,今成都北角武担是也”。这个记载反映了古蜀国以大石作为墓表的葬俗。五担山,相传为开明氏王妃的墓冢。因此石镜应是古蜀王妃的墓表。据《蜀王本纪》,说其石“径一丈,高五尺”。《太平寰宇记》说它:“莹澈可鉴。”因此杜甫才有“独有伤心石,埋轮月宇间”(《石镜》)之喻。石笋,原在成都西门,两石对蹲,高丈余,围入九尺。据古人记载,距石笋二三尺处,每逢夏月大雨,必出小珠,青黄如粟,中有小孔,可以贯丝。杜甫《石笋行》写道:“君不见益州城西门,陌上石笋双高蹲。古来相传是海眼,苔藓蚀尺波涛痕。雨多往往得瑟瑟,此事恍惚难明论。恐是昔时卿相墓,立石为表今仍存。……”以为石笋为古代卿相墓表,与实际情况相去不远,表现了诗人独到的见识。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