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定锅庄的历史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小 中 大】【收藏】
有关“康定锅庄”的历史记载不多,但有一点却相当明确,它不是舞蹈的锅庄,作为舞蹈的锅庄,在藏语中称为“卓”,它因“茶马互市”而兴盛,又随“茶马互市”的演变而衰退。追踪它的脚迹,最远可上溯到300多年前。
最早出现“锅庄”是公元十七世纪的事。明正土司率13名头人从木雅迁至康定,这13名头人为了更好地听从差唤,便在康定支锅设帐随时待命。13名头人支了13口锅庄,设了13顶篷帐,于是当地的人们就称这13顶篷帐为13家锅庄。由此可以看出,“锅庄”一词并非藏语,藏语中也没有“锅庄”这个词汇,“锅庄”应是汉语。康定有史以来就是藏汉民族交汇之地,藏汉语言、文化相互交融,源远流长。所以在康定,此民族的事物用彼民族的语言来称呼并不鲜见,也不为奇。反而恰恰证明了康定地域文化的独特。只有在这样的地区才可能出现“康定锅庄”这样独特的现象。
最初的“锅庄”,功能很单一,就是听差侍贡,为明正土司办理一应内外事务。随着康定城镇的发展,锅庄也不再是篷帐了,而逐渐被四合大院所取代。然而修建了四合大院的锅庄又不满足于仅仅为土司支差,为了充分发挥四合大院的作用,再加之茶马互市量日大,往来藏商日多,锅庄就成了往来藏商寻找食宿的最好去处,而这些锅庄利用闲置之屋接待藏商,不仅增加了收入,而且使大院有了用武之地,所以双方一拍即合,从此锅庄的功能便从原来的听差侍贡发展为既听差侍贡又兼营食宿。藏商来了有大驮大驮的土特产要存放,有大群大群的驮牛要喂养,需要找可靠的茶商进行交易,于是锅庄的功能又有了进一步的拓展,不仅要兼营食宿,还要兼作货栈,兼管牲畜,兼当中介人。至此,锅庄已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的锅庄了,它已演变成为了茶马古道上一种独有的经 营性机构。随着茶马贸易量的不断扩大,以及明正土司势力的不断增长,康定已逐渐演变成了藏汉贸易的大商埠,川藏线上的大集镇,锅庄也从原来的13家逐渐发展壮大起来,据刘仕权老先生所撰《康定四十八家锅庄》一文介绍:清朝中叶,明正土司鼎盛时期,即十八世纪下半期到十九世纪上半期,康定锅庄业发展到48家。那时的康定,土酋纳贡的使者,应差的杂役与部落商人、汉地茶商,四时辐辏,骡马络绎,珍宝荟萃,俨如王者之都。当时四川上南道的人都称康定为“小北京”。可见康定当时的繁荣程度已到了相当的地步。
儿时在锅庄中玩耍时,锅庄虽已是居民大院,不再履行当年的职责,但原有的建筑还在,一楼一底的青瓦大楼,走马转阁的回廊,铺满鹅卵石的四合大院,高高的门槛以及空气中弥漫着的那一缕缕淡淡的牛粪味,无不显示着当年的繁华。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 上一篇:洋人文幼章与四川
- 下一篇:安岳石刻与玄应的由来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