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地域文化>> 巴蜀文化

巴蜀文化

宣统年间的两大股票风潮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    】【收藏

1908年10月宣统即位,至1912年2月退位,仅在这三年多的时间里,我国就发生过两起影响巨大的股票风潮。一次是我国证券史上首起震惊全国金融的“橡皮股票”事件,另一次是导致清廷垮台、民国肇建的“川汉铁路股票”事件。

说到橡皮股票,应先谈一下橡皮。橡皮即橡胶,是现代工业的重要原料。清宣统元年(1909),英国投机商人麦边利用工橡胶这项新兴工业的蓬勃兴起,在上海设立了一家名为“兰格志”的橡胶公司。当时世界橡胶市价高涨,他借机大造舆论,吹嘘该公司以拥有大规模橡胶园为后盾,他的事业将前程无限,因此发行“兰格志”橡皮股票。同时,该公司与麦加利等外商银行相勾结,声称其橡皮股票可以抵押该银行的贷款,借以造成这种股票十分可靠的假象,从而哄抬股价。

该公司使用这些手段欺骗群众,遂致人们都以为购买兰格志股票有厚利可图,于是争相购买,不少钱庄银号也投以巨资,很快便造成该股票市场超出面值的十数倍。至宣统二年门)3月末,兰格志橡皮股票市场价已升值到面额的28倍。是年 7月中旬,麦边将其全部股票以高价脱手。两天后,他声称“接到英国来的电报,急须回国处理要务”。他就此一去,杳如黄鹤不复返回。这时,与之相勾结的麦加利等外商银行却宣布限期追收押款,致使持有其股票者纷纷破产,上海的钱庄银号一时便倒闭20多家,仅源丰银号一家就亏空公私存款2000多万两白银,可想见中国官方和群众在这次股票风潮中损失的惨重。1910年7月26日上海《申报》曾以《钱业恐慌为标题,对此事作了专门报道,并谓当时上海“市面紧急,恐慌殊甚”云云。

这次橡皮股票风潮造成上海千家万户破产贫困、债台高筑,有的竟至走投无路,自杀身亡。这次股票风潮在中国历史上是有巨大影响的。我们应记取帝国主义分子掠夺民脂民膏的这一深刻历史教训。

川汉铁路在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锡良督川时即积极筹办,是年12月在成都市岳府街成立了“问汉铁路公司”,委冯煦为督办会办,聘请我国著名的铁道专家詹天佑任总工程师,并积极进行集股筹款,制定施工计划。

川汉铁路经清廷批准商办后,受到四川官绅民众的热烈欢迎和拥护,纷纷集资认购股票,不到一年的时间,便已筹集到相当数额的股银。迄至宣统三年门1911),清廷下谕将铁路干道收归国有时,川汉 铁路大小股票共发行100多万张,集得股银2000多万两。

自川汉铁路发行股票至今已九十余年了,社会演进,人事沧桑,这种股票目前尚能完好保留下来的,亦不多了!我现保存的一张,是先祖父夏敬廷在宣统二年三月一日所购,编号是鸟字(可能是根据《千字文》“天地玄黄……鸟官人皇”字序编的)第柒百叁拾柒号。股票正面说明:“本公司蒙督部奏准商办,先集股本银叁千伍百万两。股票分大小两宗,大票计伍拾万股,每股库平银伍拾两;小票贰百万股,每股库平银伍两。息单附给。”股票背面的火车图案下还有注意事项:“此股单照定章不得转售或抵押与非中国人。如不遵章,此单即作废纸。”可见川汉铁路决定由我国商办,是经清德宗(光绪)批准了的,也是不容外人插手、具有爱国主义的政治意义的。但是帝国主义者对此却死不甘心。

光绪二十年(1894)的中、日战争,光绪二十六年(1900)的八国联军,我国均败,订立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帝国主义瓜分中国之议甚嚣尘上。他们威称以争取铁路建筑权为其划分的范围。法、美、英三国对川汉铁路尤为垂涎,一直反对川汉铁路商办;而中国的官僚买办则由于惧外媚外心理而推波助澜,主张“收归国有,借资筑路”。宣统三年(1911)四月初一,清廷竟然下谕将铁路干线收归国有,并向英、美、德、法四国银行借款1000万英镑,向日本横滨银行借款1000万元作为“振兴实业,推广铁路”之用。清政府的这一倒行逆施,立即引起全国,特别是川、鄂、湘、粤四省爱国同胞的反对。其中,四川人民的保路运动尤为激烈,而清政府却不顾民情采用武力镇压,激起四川各县纷纷成立保路同志军宣布独立,并进行武装斗争。影响所及,震动遐迩。此时清廷派鄂军由端方率部人川,鄂省守备薄弱,武昌起义,举成功。这次川人力争川汉铁路股权的保路运动,直接担当了辛亥革命的先导,促进了武昌起义的胜利。所以孙中山先生说:“若没有四川保路同志军的起义,武昌革命或者要推迟一年半载。”

如今,在成都人民公园内树立的“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就是这段历史的见证。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