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民族工商业的产生与发展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小 中 大】【收藏】
四川的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产生于19世纪末,晚于东南沿海地区约20年。1891年,川商卢干臣、邓徽绩等在重庆创办森昌泰火柴厂和森昌正火柴厂,这是四川最早的民族工业。从1891年到1900年的10年间,四川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十分缓慢,总共只有11家。从1901年到1911年间,重庆、成都、潼川、泸州、犍为县、彭县、广元市、南充、叙永县、江津、宁远、冕宁县、合川、乐山市、达县、万县、打箭炉、天全、内江市等地相继开办火柴、纺织、缫丝、造纸、印刷、玻璃、电力、采矿等企业108家,有的资本达30万元以上,呈现出“进步的潮流波及全川”的景象。
四川的资本主义经济,以棉织业最具代表性,发展也相对快一些。从1900年重庆创办吉厚祥织布厂开始,至1911年的12年间,各地兴办织布厂、织巾厂20余家。不少织布厂是在“推广织造,以挽利权”的呼声中产生的,因此一开始就面临着同外国资本主义较量的形势。这就迫使四川棉织业不断改进生产技术,增强竞争能力,逐步由起初的丢梭木机发展为扯梭木机,以后又更新为铁制织布机。尽管如此,四川棉织业仍然无力与外国企业抗衡,只能在惨淡经营中求得一些发展。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 上一篇:尊经书院与新式学堂的开办
- 下一篇:近代报纸的出现与发展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