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期四川的文化与教育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小 中 大】【收藏】
战时全国许多文化团体和文化人物进入四川,主要集中于重庆,使重庆成为抗战文化的中心。在国共合作的氛围中,在国民政府军委会政治部(周恩来任副部长)第三厅、文化工作委员会(郭沫若任厅长、主任)和中共中央南方局的领导下,以重庆为中心的四川抗战文化运动蓬勃发展,抗战文艺、抗战戏剧、抗战歌咏等活动十分活跃。尤以抗战话剧运动取得巨大成就。著名话剧如郭沫若的《屈原》、《孔雀胆》,夏衍的《法西斯细菌》,阳翰笙的《天国春秋》,曹禺的《蜕变》,宣传爱国抗日,反对顽固倒退,坚持民主进步,鼓舞了人民坚持抗战到底的决心和信心。
报刊的出版发行以成渝为中心。战时全川共出各种报纸约200种,以《新华日报》和《中央日报》最有名。抗战8年间,重庆的图书出版发行机构,经政府审查注册的共404家,还有些机构未登记注册。据统计,出版书刊的单位共644家,出书共8000余种,出版期刊约2000种。
抗战时期,沦陷区迁川的高等院校有48所,占战前全国高等院校的44% ,主要集中迁于重庆和成都。其中知名的有复旦大学、武汉大学、中央大学和同济大学等。到抗战后期,四川的高等学校共有56所,为战前的4倍,居全国各省之冠。四川的中等学校也有较大发展,到1945年,学校增到671所(内有迁川中学21所),学生24.8万人,约为战前的3倍。战时的重庆是行政院直辖市,1944年有中学72所,学生25449人,未纳入四川统计。1944年,四川有中心国民学校(完小)5030所,比1937年增加3倍多。四川已成为全国教育最发达的省份。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 上一篇:四川解放前几年的经济概况
- 下一篇:四川早期的新文化运动和留法勤工俭学运动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