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地域文化>> 巴蜀文化

巴蜀文化

旧时私塾的课程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    】【收藏

私塾的学习内容主要是读杂书、读经书、写字、作文。

学童最初读《三字经》,其次读《百家姓》、《千字文》、《三字幼仪》、《五言通鉴》、《龙文鞭影》、《史鉴节要》、《王氏蒙求》、《李氏蒙求》、《诗品》、《增广》、《五言杂字》、《四言杂字》、《小学韵语》等杂书。读杂书既是为了识字,丰富知识,也是为了通俗地了解封建文化。

读了杂书之后就开始读经书,从《四书》读起,以至《诗经》、《书经》、《易经》、《礼记》、《春秋三传》(即《左转》、《公羊传》、《谷梁传》,其中,《左转》是必读的)。在读经中,以《四书》最为重要。其学习方式主要是背诵。

写字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写“红模字”(手把手教写),其次是“影写”(塾师先把格字打好,发给学童用纸蒙格照写),最后是“临贴”。学童到了临帖阶段时,写字与读书联系起来,所以又称为“默写”。

学童的作文先从做“对子”开始,因此《音律启蒙》是必读的书,学童在私塾学习了两三年之后,就开始对对子了。基本上会对对子了,才开始学习做文章(八股文)。

私塾的最大特点,是学童之间没有相同的学业进度,完全不同于现在学校的“班级教学”。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