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地域文化>> 巴蜀文化

巴蜀文化

四川道教兴衰及其现状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    】【收藏

四川是道教发祥地之一。东汉时期,巴蜀产生了中国最早、最重要的×——道教。东汉顺帝时期,张陵(又名张道陵)率家人及弟子等到鹤鸣山(今大邑县境)修道,创立了五斗米道,并逐渐形成了以成都平原为中心,覆盖西蜀东巴、北至汉中的传播区。张陵自称“天师”,为最高教主。由于入道者须交五斗米,故称五斗米教,又称米道、鬼道。张陵时期,五斗米道已“弟子户至数万”。

大约在3世纪初,五斗米道改称天师道,成为正式的道教教团。西晋以后,犍为人陈瑞在川中、涪陵人范长生在川西传播五斗米道,信徒众多。南北朝时,道教在巴蜀地区仍然有着广泛影响。隋朝建立后,隋文帝采取对道、佛二教支持复兴的政策,从而为唐朝道教的兴盛打下了重要基础。唐朝建立后,对道教极度尊崇,道教因此而隆盛。入唐以后,道教经典的创作及教理研究达到鼎盛时期。据统计,仅唐代诠疏笺注《道德经》者全国达28家,其中四川占6家,就地区分布而言,居全国之首。唐代,蜀中高道辈出,道教学者李荣被召入长安(唐代都城),成为京城道学魁首。唐末五代的前、后蜀皇帝都崇信道教,名道士杜光庭深受王建宠信,官至光禄大夫、谏议大夫,封蔡国公。杜光庭常住青城山,主持四川道教并制定道教礼仪。四川官员、士大夫大都与道士交往密切,民间更是虔诚祀奉道教之神,信奉道教者甚众。四川有许多著名×。据官司方统计,1221年在册的四川道士多达4600余人。

五代两宋时期,四川道教盛行道法(天师道)、炼养(金丹道)两派。道法派自汉魏以来,一直是道教主流派。杜光庭是其代表人物,所著《道门科范大全》,汇集了天师道和茅山道的斋醮仪式,成为道教史上不朽业绩之一。炼养派在四川也十分活跃,出现了一些全国知名的大师,其中以安岳陈抟最为突出。他著有《无极国》、《指玄篇》、《观空篇》等内丹派著述,创先天易学,对道教南、北二宗,特别是全真派有重要影响。五代两宋时期,四川的道教典籍的创作保存完整,四川成为完整收藏《道藏》的地区之一。

南宋时期,产生了道教新×,主要有全真教、净明教、太一教、真大教等。其中,全真教最强大,由于受到元朝皇室的高度尊信,全真教×势力扩大到北方广大地区,在1281年元朝主持的教理辩论中被佛教击败,全真教开始衰败。1270年全真道传入四川并逐渐排挤了青城山天师派(正一道),于是,一部分天师派转为全真道,一部分转至山下,成为火居道。此后,因为全真道在教理辩论中败北,青城山的道教迅速衰落。

四川是正一道(天师道)的发源地,元代出了不少正一法师。道士汪集虚在四川被称为“神人”,1337年被赐号真人,为青城山正一宗主。

明朝设立玄教院以对道教团进行管理,并改道教的天师称号为真人。全真道被朝廷疏远冷落,逐渐失去了与正一道分庭抗礼的实力。明代四川,道教在民间的影响也开始逐渐减少,只是蜀王府对四川著名×、道士仍捐资扶持。到清代,道教颓势力更甚,只有一些矢志不移的道士苦撑局面,至清代中叶,道教势力更衰,青城山上清宫也仅存小室三楹,峨眉山更是宫观道士绝迹。

民国初年,国民政府废除“真人”封号,各地纷纷“废寺兴学”,致使×和道士急剧减少。四川军阀混战时期,道教的房地产大量被军阀们霸占变卖充作军费或团防费。抗日战争期间,不少×被辟为机关驻地或学校,田产提作教育经费,致使道众星散,在民间的影响已微乎其微了。解放后,农村实行土地改革,多数×辟作他用,住持道士也分田地耕作自食,1958年道士自食田地又纳入人民公社管理,道教处于一种衰落势态。1962年,成立了四川道教协会。1964年,四川道士、道姑1307人,宫观仅存79座。“文化大革命”时期,和全国一样,四川道教停止×活动,道士、道姑大部分还俗。

1979年,道教活动逐渐恢复正常,宫观开放逐渐增多,道士、道姑人数日渐回升。1979年12月,成立青城山道教协会。1982年,中共中央发布《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时期×问题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政策》,×工作走上了拨乱反正,坚决执行×信仰自由政策的道路。1984年以后,青城山全部宫观、财物移交青城山道教协会管理,至1998年,四川省开放道教活动场所60余处。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