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地域文化>> 巴蜀文化

巴蜀文化

道教的教规教义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    】【收藏

道教在东汉张道陵创教之初,便奉老子为崇高的天神和祖师,以老子所著的《道德经》为圣典,以《道德经》中所提出的“道”与“德”为最根本的信仰,以托名为老君所传授的《太平经》、《开天经》、《清静经》及《云笈七签》等道书所演绎出来的崇拜对象、修持理论,构成了道教的教理教义,主要的有如下所列:

“道”与“德”是道教信仰的根本

老子所谓“道”,就是他的宇宙观,他认为“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又是“宇宙的原动力”,也是“大自然的规律”。《道德经》第25章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淮南子.原道训》引申了老子这一意思说:“夫道者,复天载地,廓四方,柝八极,高不可际,深不可测,包裹天地,禀受无形。”将“道”说成为天地万物的本源。《清静经》根据老子以上的话,解释“道”字说:“大道开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唐吴筠在《玄纲论》中也说:”道者何也,虚无之系,造化之根,神明之本......万象以之生,五行以之成”,即将“道”说成了宇宙的原动力。老子又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玄纲论》从而解释说:“生生成成,古今不移谓之道”,将“道”又说成为大自然的规律。在葛玄《五千文经序》中说:“老君体自然而然,生乎太无之先,起乎无因,经历天也,始终不可称载,穷乎无穷,极乎无极地,与大道而软化,为天地而立根,布气于十方,抱道德经之至纯,浩浩荡荡,不可名也”。又将大自然现象的“道”予以人格化变成了老君,后来老君又成了道教中的三清尊神,所以道教中有“散形为,聚形为太上老君”及“太上老君一,化三清“之说。在五斗米道主要秘籍《老子想尔注》中说:“一者道也”,即“在天地外”,又“入在天地间”,而且“往来人身中”。东汉王阜《圣母碑》中亦说:“老子道也,乃生于无形,起于太初之前,行于太素之元,浮游六虚,出入幽冥”。又把“道”说成是“无所不包,无所不在,无时不存”的宇宙主宰者。

总之,不论释“道”为“生育天地”之本源,或释为“宇宙之原动力”,或释为“大自然的规律”,或人格化为“散形为气,聚形为太上老君”,或释为“宇宙万物的主宰”等等,统而言之,指的是“灵而有性”的“神异之物”就是神灵。

道教中以“道”、“德”并称,以“道”和“德”作为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两者是整体和局部,一般和特殊的关系。《道德义枢.道德义》中说:“道德一体,两具两义”,所以在道经中“德”字,有时作“道的本体”讲,有时作“道的特性”讲,有时作“道的总体表现”讲。道书中对“德”的解释很多,如唐吴筠《玄纲论》中说:

德者何也,天地所禀,阴阳所资,经以五行,纬以四时,牧之以君,为训之以师。幽明动植,咸畅其宜,泽流天穷,群生不知谢其功,惠加无极,百姓不知赖其力,此之谓德也。又如《抱朴子》说:非积善阴德,不足以感神明;乐人之吉,愍人之苦,周人之急,救人之穷,手不伤生,口不动祸,不自贵,不自誉,不嫉妒,不佞诌,如此乃谓有德,受福于天,以及后世道书中无数的“积功累德”之说,这些都是老子所谓“下德不失德”,也就是社会上做人的优点。在《自然经》中说:“德言得者,谓得于道果”。唐玄宗在《道德经》御注序中说:“道之在我”就是“德”。中国儒家的“孝悌忠信,礼义廉耻”都属于“德”。“道”与“德”在道书中应用很广泛,常因所谈问题的范畴、性质不同,解释也不同。如谈自然界时,“道”为天,“德”为地,“道”为阴阳,“德”为五行,“道”主生,“德”主养等;如谈哲理、方技,则“道”与“德”又为真理、方法、技艺;如谈社会问题,则“道德”又为社会化理风尚。唐吴筠《玄纲论》总括“道德”的含意说:“道德者天地之祖,天地者万物之父,帝王者三才之主,然则道德、天地、帝王一也”。各种经书的说法都不同,不管有多少解释,都排斥不了“道”是宇宙的本源,是天、地、人的主宰者,取得这种本源的体性,便是“德”。而这种宇宙本源,凝聚起来便是最高天神。

道教中以“道”和“德”作为他们信仰、行动的总准则,他们要修道,还要积德,所以“道”和“德”同为道教的教理、教义中的基本原则。

太上老君是道教信仰的至奠天神

道教信仰太上老君为至尊天神,太上老君不驻是天地万物的创造者,宇宙的主宰者,而且他常分身降世,无世不存。道书《常清静经》说:”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这是道教创造世界的概括。

道教把宇宙的形成过程分作几个阶段,《太民老君开天经》讲得非常清楚,它说在未有天地时,那时天天无地,无阴无阳,无日无月,无晶无光,无东无西,无南无北,无前无后,无园无方,百亿变化,浩浩荡荡,无形无象,自然空玄。穷之难极,无量无边......唯吾老君,犹处空玄寂寥之处、玄虚之中,视之不见,听之不闻。若言有,不见其形,若言无,万物从而生。而后,“八表之外,渐渐始分,下成微妙以为世界,而有洪元”,“洪元”是道教创世纪的第一大世纪,“洪元”之时,亦未有天地,空虚未分,清浊未判,玄虚寂寥之里,“洪元”一治至于万劫。“洪元”既判,而有“混元”。“混元”一治万劫,至于“百成”。百万亦八十一万年,而有“太初”,“太初”是道教创世纪的第二大世纪。这是太上老君从空虚而下,为“太初”之师,“口吐《开天经》”以教“太初”。这时才分别天地。清浊剖判,溟鸿蒙,置立形象。安坚南北,制正东西。开暗显明,光格四维。......清气上升为天,浊气下沉为地,三纲既分,从此始有天地,犹未有日月。天欲化物,无方可变,便乃置生日月在其中,下照暗冥。这时虽创造了日和月,但还未有人。太上老君又创造了“人”。上取天精,下取地精,中间和合以成一神,名曰人也,天地既空,三分始有。生生之类,无形无象,各受一气而生。或有朴气而生者山石是也;动气而生者,飞走是也;精气而生者,人是也。万物之中,人为最贵。“太初”一治至于万劫,“唯有天地日月人民,都未有识名”。“太初既没”便进入了道教创世纪的第三大世纪--“太始”。这是太上老君下为师,“口吐《太始经》,教其太始置立天地”。“太始者万物之始”。“太始”既没,以后便是“太素”世纪。老君下降为师,“太素以来,天生甘露,地生醴泉,人民食之,乃得长生。死不知葬埋,弃尸于远野,名曰上古。”“太素”既没,尔后便是“混沌”世纪。“混沌”之时,始有山川,老君下为师,教示“混沌”以治天下七十二劫。“混沌”流行,成其山川,五岳四渎,高下尊神,乃其始起也。混沌以来,始有识名。“混沌”既没,而有“九宫”世纪。老君下降为师,“口吐《乾坤经》,结其九宫,识名天地”。天是阳,地是阴,阳者刚强,远视难睹。在天成象,日月星辰是也;在地成形,五岳四渎是也;在人成生心肝五脏是也。分别名之有异,总而名之是一也,取三纲名也。“九宫”没后,进入“元皇”世纪。老君下降为师,“吐《元皇经》,教元皇治于天下”。“始有皇化道流后代,以渐成之”。“元皇”之后,次有“太上皇”;“太上皇”之后有“地皇”;“地皇”之后有“人皇”;“人皇”之后有“尊卢”;“尊卢”之后有“句娄”;“句娄”之后有“赫胥”;“赫胥”之后有“太连”。“混沌”以来,“太连”以前,名曰中古。“太连”之时,“天生五,地生五味,人民食之,乃得延年”。在“太连”之后 ,进入下古,首有“伏羲”,老君下为师,曰无化子,一名郁华子,教示“伏羲”推归法,演阴阳,正八方,定八卦。尔时民有名无姓,世上亦无五谷,“皆衣毛茹血,腥臊臭秽,男女无别,不相嫉妒,冬则穴处,夏则巢居”。“伏羲”没后,而有“女娲”、“女娲”没后,而有神农。“神农”之时,老君下为师,曰大成子。“作《太微经》教神农尝百草,得五谷,与人民播植,遂食之以代禽兽之命也”。“神农”没后而有“燧人”。“燧人”时,老君下为师,“教示燧人钻木取火,续日之光,变生为熟,以除腥臊。”“燧人”没后而有“祝融”,老君下为师,号广寿子。“教修三纲,齐七政。三皇修道,人皆不病”,作按摩《通精经》。次有“高原”、“高阳”、“高辛”、“仑颉”、“轩辕皇帝”。黄帝之时,老君下为师,号力牧子。“黄帝”以来,始有君臣父子,尊卑以别,贵贱有殊。“黄帝”之后,次有“少昊”、“帝颛顼”、“帝喾”、“帝尧”、“夏禹”......

关于天地万物的创造者,道经中有说为“太上老君”,有说为“元始天尊”,其实都是“道”的化身。“大道”生成宇宙、万事万物,“太上老君”是创世主,这是道×不可动摇的信念。“太上老君”创造了世界,而且他无世不在,道书《太上混无圣记》上说:太上老君者,大道之主宰,万教之宗元,出乎太无之先,起乎无极之源,经历天地,不可称载,终乎无终,穷乎无穷者也。其随方设教,历劫为师,隐显有无,罔得而测,然垂世立教应现之迹,昭昭然若日月......

根据道经记载:太上老君,屡世为王者之师。在商以前,老君即分身下降,随世立教,事竟则隐,故在世未有诞生之迹。至商十八世王阳甲践祚之十七年,老君自太清境分神化,托孕于玄妙玉女,经八十一年,于武丁九年二月十五日降生。这是最早关于老君诞生之迹的纪传。纪传说:周武王时老君仍为柱下史。号经成子,授道周公,乃游西极太秦,竺乾等国,号古先生。周昭王二十三年老君西过函谷关,度关令尹喜,授以道德五千言。前汉文帝时,老君降于陕河之滨,号河上公,亦曰河上丈人。汉成帝河平二年,老君降于琅琊曲阳,授于吉《太平经》。后汉明帝元和二年,老君下降,授于吉真人一百八十戒。汉顺帝汉安元年,老君降于蜀山鹤鸣山,授天师张道陵,《正一盟盛》秘录;再降赐《太清中经》九百三十卷,符文七十卷。建康元年又授天师三洞众经及超度九祖斋直之法。北魏明皇帝神瑞二年,老君降于嵩山,授道士寇谦之《云中音诵新科之戒》;泰常二年又降赐符录七十卷。太武帝太平元年,老君降于嵩山,命寇谦之授帝以太平真君之号。唐高祖武德二年,老君降于羊角山,语吉善行,令奏闻云:“我帝祖也”。唐高宗龙朔二年,帝祠老君。乾封元年上尊号玄元皇帝。宋真宗大中祥符七年,故截止于宋。道×相信太上老君为至奠天神,常分身降世,无世不存,这是不可动摇的信仰,否则你就不是道教弟子,老子之徒。

无为而无不为是道教的思想准则

《道德经》第37章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第48章又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又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矣,”两处都肯定了“无为而无不为”就是道;它既是“道”的本性,也是“道”的现象,同时又是“道”的作用。

在道教中以“无为而无不为”作为他们的思想准则。《庄子.天地篇》中说:“古之蓄天下者,无欲而天下足,无为而万物化。”《列子.黄帝篇》中说,华胥之国是顺自然而治的,他所说的“自然”,事实也就等于“无为而无不为。”《道德经》第2章说:“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第37章又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无为而治,作为一种思想策略,是人君的“南面之术”,“无为”是指君主的无为、而不是指一般人的无为,我无为我好静、我无事、我无欲都与“无为”意见相通,其主体都是我(指诸侯王或君主),只要诸侯王坚持“无一为”,人民就可以自化、自正、自富、自朴,实际上是提供人民的“有为”的。一方面提出君主“无为”,另一方面要求人民“有为”,这正是《老子》思想的精深博大之处。君主的“无为”,人民才可以“无不为”,因为君主“无为”就能顺民之性,因民之情而治,这样就可以放宽对人民的束缚,人民应可以相对的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八仙飘海,各显神通”,从而达到自化、自正、自富、自朴,这不正是“无不为”吗?西汉初年,汉文帝和景帝(公元前179-141)曾以这种思想和主张来治理天下,实行清静无为与民休息的政治,使战国以来严重的经济破坏获得好转,成为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文景之治”。后来,《太平经》中,更以“无为而无不为”,作为致太平的根本,它说:“上古所以无为而治,得道意得天心者”。又说:“垂拱无为,弃不祥”。它还将“无为而无不为”直接说成了“道”,它说:“王者行道,天地喜悦;失道,天地为灾异”。又说:“夫王者静思道德,行道安身,求长生自养。”很明显,它所说的“道”,就是老子的“道”,实在也就是“无为而无不为”。提倡“无为而无不为”,同时也是反对诸侯王的胡作妄为,春秋战国之际,天下大乱,统治者大都昏庸暴虐。为所欲为,他们发动战争,争城夺地,杀人盈野,或者由于求生之厚,无休止地搜刮民脂民膏,以满足自己的“服文彩,带利剑,厌饮食”的奢侈生活,弄得民不聊生,国不得治。老子目睹这一社会现实,从理论上进行反思,认为根子在于诸侯王实行“有为而治”,他说:“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为此,针锋相对地提出“无为而治”和“无为而无不为”的主张。老子用天道自然的思想作为理论依据,他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又说,“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即无为而任自然,因此,人道应同天道一样,无为而自然。《道德经》第5章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和“圣人”都坚持不施仁恩,(即无为),分别把万物和百姓作为祭神用过的草狗,任其自生自灭,自作自息,毫无怜惜之意,这正是无为而任其自然的表现。同时道教中还以“无为而无不为”作为他们处世哲学的主要原则,《淮南子.原道训》中说:“所谓无为者不先物为也;所谓无不为者因物之所为”。《文子.上仁篇》中说:“夫道退故能先,守柔弱故能矜,自身卑下故能高人,自损弊故坚实,自亏缺故盈全,处浊辱故新鲜,见不足故能贤,道无为而无不为也”。

柔弱、不争、清静、寡欲是“道”的作用和表现

老子说:“弱者道之用”,认为“柔弱”就是“道”的作用。他在谈修养方法时说:“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在谈论物理的时候说:“天下柔弱莫过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在谈人的生理现象时说:“人之生也柔弱,死也坚强,万物草木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道德经》第76章)。在谈到战略方针时说:“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第43章)。此外,他还说过,“柔胜刚弱胜强”,主张以动制静,以柔克刚,他有句名言,叫做“善为士者不武(不先打节一枪),善胜敌者不与(不与敌人硬拼,打消耗战),善用人者为之下,是为不争之德”。他反对轻敌说:“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相反地他说:“物壮则老”,“强梁者不得其死”,“勇于敢则杀”,明确地指出了“柔弱”的功用和“刚强”的弊害。在后来道教中,“柔弱”主要用于气功修养方面,《云笈七签》说:“呼吸中和,滑泽细微谓之柔,缓形从体,以奉百事谓之弱”。《云笈七签》卷五十九引《墨子闭气行气法》说:“凡欲行气,先按其身,而和其气,无与气争。若不安和,且止;和乃为之,常守勿倦也”。深刻地说明了“柔弱”和“气”的关系。在道教戒律中,也以“柔弱”作为他们的主要条例,在《道教五戒十善》中以“忍怯容非”为第四善,《老君二十七戒》中以“行无为,行柔弱,行守 勿先动”。“不争”是老子处世哲学中的一个重要准则。老子说:“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就是一切作为都要顺乎自然;他的“不敢进寸而退尺”便是这个意思。他说:“天之道不争而善胜”,又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此外他还说:“夫唯不争,故无尤矣”,又说:“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由此可见老子是以“不争”的精神随处都有表现,如“知足”“知止”“不有”“不恃”“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都是从“不争”的思想中引申出来的。“清静”:老子说:“清静为天下正”。在<<道德经》中,“清静”和“无为”是两个颇为相似的概念,同时它和“寡欲”也有一定联系。它们都是“道”的部分表现。如道书中常说“清静无为”或说“清心寡欲”,在老子的宇宙观中,“清静”是大自然最早的形成,在他的社会政治思想中,“清静”则是他理想领导人物的政治风格;在修养方面,“清静”则又指修养过程中的一种境界。在<<清静经>>中说:“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此外所说的“无形”“无情”和“无名”是都说明了“道”的“清静”的现象。经中认为修养功夫主要就是效法“道”的“清静”,不但要“清静”而且要“常清静”。做到“常清静”,也就做到了“道”的“无为而无不为”。“常清静”在经书中又叫“真清静”,就是要“心无其心形无其形,物无其物,能够”唯见于空并且观空亦空”,最后才达到“湛然常寂”。“寡欲”:老子说:“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在他的修养方法中,对于人欲的节制,认为是非常重要的。<<道德经>>第46章说:“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这是他从“道”中体会出来的。后来道教中对“寡欲”的精神,主要表现在戒律中,较早地有“道民三戒”、“录生五戒”、“祭酒八戒”、“想尔九戒”、“老君二十七戒”......一共是320戒,虽说:“戒重于因,律重于果”,但他们都尽量发挥了老子“寡欲”的精神。

乐生、重生长生久视是道教的理想追求

有苦难的地方就有×,“×是若难者的呻 吟”、“×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感情”。不少×教义认为人生充满了痛苦,生老病死,天灾人祸,忧患重重无可留恋,因而把幸福的想望寄托于虚幻天国,或渺茫的西方极乐世界,但道教的教义却与他们迥然不同,认为生活在世界上是件乐事,希望长生不老,永远活着,认为死亡才是最痛苦的。因而它的教义是乐生、重生,鼓励人们最低要求是竟其天年,最高的理想是“根深固蒂,长生久视”。早期道教的重要秘典<<老子想尔注>>就把<<道德经>>中的“天大、地大、王大”改为“天大、地大、生大”,认为“生”比“王”重要,正因为道教乐生、重生,追求长生久视,因而便千方百计,殚精竭力,寻求使人长寿的方法,这就是所谓道功道术,道无术不行,道寓于术。从理论上讲,道教强调形神相须,生道合一,认为欲求长生,便必须安神固形,性命双修,于是乃有所谓性功与命功,性功修心,命功炼形,乃有符录斋醮,为人治病除妖。道教所推行的养生术很多,诸如内丹、外丹、存思、守一、服气、服饵、导引、行跷、胎息、吐纳、辟谷、房中等,通过这些道功道术,“保神固根,精气不散,淳白不分,形神合道”,从而达到“生道合一,长生久视”。<<内观经>>中老君说:“道不可见,因生而明之,生不可常,用道以守之。若生亡则道废,道废则生亡,生道合一则长生不死”,又说:“道无生死,而形有生死,所以言生死者,属形不属道也。形所以生者,由得其道也,形所以死者,由失其道也。人能存生守道,则长存不亡也”。道教又认为,人的生命并不决定于天命,<<西升经>>说:“我命在我,不属天地”。<<抱朴子.内篇.黄白篇>>也说“我命在我不在天,还丹成金亿万年”,意即人的生命之存亡,年寿之长短,决定于自身,并非决定于天命。道教强调个人不懈的修炼,不抱听天由命的消极思想,旗帜鲜明地反对传统的“死生有命,富贵在天”的观念,这一点颇具向自然作斗争的精神,它所倡导的导引,服饵及内外丹炼养,更是这种精神的体现。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引用冯友兰博士的话说:“道教是世界上唯一不太反科学的神秘主义体系”,这话是有道理的。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