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地域文化>> 赣文化

赣文化

探寻月池“教授村”之谜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    】【收藏

一个叫月池的小小自然村,一个熊氏家族的一祖三房,从近代至今短短100多年时间里,竟孕育出了300多位教授、成了名闻遐尔的“教授村”,玄机何在? 300多年前,熊氏家族祖上迁居月池时仍靠拾荒为生。历经数百年却人文昌盛、才俊辈出,月池熊氏靠什么创造了这样的奇迹? 一位叫熊育钖的熊氏后人,凭借怎样的远瞻和勇气创立了中国最早的私立学校与家族教育基金?又是什么让熊氏子弟读书求学蔚然成风?

此文将带你走进人杰地灵的月池“教授村”,去感受与探寻一个家族从没落走向肇起的奥秘

出省城南昌,沿105国道往西南行进15公里,就到了盛誉在外的南昌县冈上镇月池“教授村”。我们到来的时候正逢初夏,虽是天高云淡,但空气中已经多了不少燥热。还没进村口,远远就看见十多株高大繁茂的古障傲立村口,映掩在绿树丛中的月池村也便多了几分神秘色彩。走到近前,古障树一株连着一株,更显蓊郁巍峨,而站在树下的我们,顿觉凉风习习,心旷神怡,一种“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感觉油然而生。

走进月池村,让我有些惊讶的是,眼前的村落却并没有想像中的繁盛景象。除了一大片象征性的熊氏家族纪念地以及经过修葺后的纪念亭、原旧宅大门乌纱门和月池古井外,已找不到熊氏先祖宗祠、旧居等遗存。而时光跨越数百年,紧靠村门的那个巨大的半月形水池却仍在,池内波光粼粼,池旁芳草萋萋。据说,这是当年熊氏家族建宅时取土留下的,月池村也正因此而得名。

而就在我们所在的纪念地原址上,早在100多年前(1864年前后),生意昌隆、家族繁盛的熊氏先人就建有一座远近闻名、规模宏大的庄园,整个庄园占地70亩,庄园里面古障合抱,柳树成荫,亭台楼榭,各成一体,其中二进半的大屋就有9栋,更有宗祠、学堂等建筑。令人惋惜和愤慨的是,这座蔚为壮观的庄园,在1941年10月5日中秋夜被日军烧毁,整座庄园一夜之间化为废墟,从此再也没有重建。而熊氏族人忍辱负重,背井离乡,尚学读书的精神却没有丝毫动摇,终于,从这里走出去的熊氏后人,发奋努力,锲而不舍,才有了俊才辈出、建树辉煌的今天。

随行的熊氏后人、月池熊氏村志主编、今年已76岁高龄的熊光建先生告诉我,其实,现在仍居住在月池村附近从事农业生产的熊姓后人已不足百人,这百人严格说起来还不是月池熊氏先祖熊世昌的后人,而是旁系,也就是说,熊世昌子辈三房以下的所有熊氏后,已经没有一户在这里居住。总数达4000多人的熊氏后人如今早已迁居国内外,在各个领域书写辉煌。这4000多人中,教授、副教授以上职称的就有300多人,很多人更成了学术泰斗和专业领域内的佼佼者。近代杰出的爱国教育家、心远中学的创始人(现南昌二中前身)熊育鍚,教育家熊元锷,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上将熊光楷,中科院院士熊大闰以及北大、清华、复旦等等国内知名学府,都不乏从月池走出去的教授、专家与学者。

谈到熊氏家族缘何如此尚学成风,熊光建说,熊氏先祖300多年前(明末清初)从豫章迁居冈上月池时,曾一度穷困潦倒,靠拾荒为生。因为是外乡人,还颇受本地人欺负。大约经过一百多年,繁衍到熊世昌这一代,仍然是当地的寒族,既无家财,也无地位。到了熊世昌儿子辈上,熊家开始商业活动,更利用靠近赣江著名古码头市汊街的优势,大做茶叶、盐业生意,熊氏家族日将昌盛,家业空前殷厚。后来,因为一起官司,熊氏家族受到官宦欺凌,深感经商发财不能最终改变社会地位,于是,熊世昌晚年立下了“将来每房至少都得有一人读书”的嘱咐。为让更多子弟有书可读,熊氏家族不惜花钱开设“心远堂”家庭教育机构,熊氏子弟一律免费人学。到了熊世昌曾孙熊元锷、熊育辈上,在熊育恩师、思想先驱者严复的启迪下,熊氏家族原本朴素的为功名兴学的愿望已经演变为“为科学救国”而兴学的理念。从1895年起,熊元锷、熊育开始创办心远小学、红庙小学,随后又筹办了乐群英文学堂、心远中学、心远大学等,创立了比天津南开、湖南明德更早的中国最早的私立学校,从此,不仅熊家子弟读书求学蔚然成风并人才辈出,更深远地影响了江西的近代教育,熊育鍚本人也被尊为江西近代教育创始人、杰出的爱国教育家。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种精神却可以影响代代人。今天的熊氏后人,虽遍布全国乃至世界各地,在各行各业建立功勋,但相同的血脉与传承以及难舍的故土情结,却把他们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几年,有着诗意般美丽名字的月池小村,迎来了越来越多前来认祖归宗和瞻仰的后人,月池熊氏村志也已经重修。如今,古障映掩下的月池虽然一如既往的安然幽静,但空气中弥散的陈陈书香却仍沁人心脾,而“教授村”的精神和他们创造的辉煌也将生生不息地延续。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