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地域文化>> 黄河文化

黄河文化

天下第一席洛阳水席

繁体中文】  作者:佚名   发布:2015年04月13日   阅读: 次   【以稿换稿

 到河南洛阳游览,在车上听洛阳的导游小姐职业般夸赞那里的山山水水、风土人情,让我不禁想起“谁不说咱家乡好”的著名歌词。是啊,在人们心里自己的家乡都是那样美不可言!当我听到洛阳水席是洛阳三绝(牡丹花会、龙门石窟)之一的时候,才知道自己确实是孤陋寡闻。

 几乎所有的洛阳人说到洛阳水席无不露出自豪的微笑,好像那是他们家里祖传的美食。他会用标准的洛阳老城话在你面前娓娓道来,叫你垂涎三尺,如嫩杏在齿,恨不得马上享用。

 

 所谓水席,是指24道菜当中,除了8个冷盘4荤4素以外,其余16个热菜大都和汤有关。我迷惑,招待自己家的亲戚用汤还可以,但要宴请尊贵的宾朋怎么能是汤汤水水呢?
其实,我的担心是多余的。


 洛阳水席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传说隋唐时期,为获取上流社会的支持,僧尼们潜心研制素食斋饭,用来款待颇有地位的施主。王公贵族乍吃素食,倍觉清爽新鲜,于是这素食汤菜和制作方法就被带入宫中,传播到上流社会,经过改进加工,配上山珍海味,开始登上宫筵和官场的大雅之堂。随后一些讲排场、摆阔气的百姓又把这素食荤做的汤菜搬到民间酒席上,这就是洛阳水席的起源和雏形。


 洛阳人自古以来善客喜朋,不管是婚丧嫁娶、诞辰寿日、搬家升迁还是年节喜庆,朋友们欢聚一堂,水席是传统中必备的“上席”佳肴,在他们心里,水席的位置简直就是国宴。


 首先,水席讲究上菜的顺序。客人到齐以后,先上4个素吃冷盘,叫你滋润着绵长幽香的小酒儿;稍刻再上4个热盘,最后才是16个热菜依次上桌。上热菜时,大件和中件搭配成组,也就是一个大菜要和两个略小的中菜配成一组,一组一组地上。由于洛阳水席内容丰富,味道齐全,所以它的适用面比一般的宴席宽。人们可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点菜,丰俭随意,实惠大方。


 其次,水席在色彩上匠心独运。且看冷盘拼摆的花鸟图案,色彩艳丽,或花枝招展、或敛羽欲飞,构思别致叫食客胃口大开。


 然后,诸如“八仙过海”、“流云悬月”、“进士及第”、“大喜过望”等16个热菜依次端将过来,有辣、有甜、有酸,辣得冒汗、酸得淋漓、甜得滋腻,真可谓洛阳水席几道菜,人间才晓万滋味。难怪洛阳水席有“天下第一席”的美誉。


 洛阳水席的用料颇能体现中原文化的特点,南北交融,兼收并蓄。比如洛阳水席的第一道菜牡丹萝卜丝,晶莹剔透,如脂似玉,筷子夹起来不碎不断,吃到嘴中筋软清香。假如你不知道做此菜的真谛,换了他乡的萝卜就做不出这般味道。不是故卖玄机,洛阳水席中的萝卜还非洛阳东关的萝卜不可,这就叫“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同时这道菜的做工也相当考究:将萝卜切成丝然后拌粉,再加料烹炸,仅烹炸就需六次。萝卜细如银线,可穿过细针。


 据说武则天对洛阳水席颇有赞词,她曾经和诸大臣一起品尝水席的丰美。清朝乾隆皇帝也专程到洛阳吃过水席。共和国建国后,古都洛阳曾经数次接待过中央首长和外国总统,洛阳水席自然成为其中首选。


 俗话说,唱戏的腔、厨师的汤。行云流水的洛阳水席不仅味道鲜美,别具特色,还有助于身体健康,难怪洛阳人把它列入“洛阳三绝”。

 

【来源:网络整理】

 

文秘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