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水引来稻花香
【繁体中文】 作者:佚名 发布:2015年04月13日 阅读: 次 【以稿换稿】
漫天碧绿的秧苗随风荡起阵阵绿波,沉甸甸的稻穗顺风飘出股股清香……
从郑州出发,沿107国道驱车北上,沿途除了历史悠久的黄河、蜿蜒曲折的黄河大堤和横跨黄河的公路大桥,最养眼就是公路两旁连成一片的稻田了——这里就是原阳大米的产地。国家“七五”星火科技博览会金奖、两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国际食品加工技术博览会金奖等各种国家级和国际级金奖,当你看到这一系列的荣誉称号时,你是否相信,声名远播的原阳大米只有37年的种植历史?你是否相信,质感、口感均为一流的原阳大米竟出自昔日遍地盐碱的土地上?
追溯原阳大米的历史,还得从黄河说起,原阳县地处黄河冲积扇最上端的左岸,属于华北冲积平原的脊部,又是河出邙山进入开阔平原的首冲之地。由于自然、地理等因素的影响,有史以来,该河段就是黄河决溢频繁之地。据史书记载,自东汉光武以来,该段决溢67次,并有4次形成迁徙。频繁的水灾,使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饱受洪涝和盐碱的侵扰。“冬春白茫茫,夏秋水汪汪,遍地产盐碱,种地不打粮”的顺口溜,就是当时原阳县的真实写照。
黄河洪灾让原阳人饱尝了背井离乡的苦日子,可洪灾过后的盐碱地更让原阳人尝到了只产盐碱不打粮的苦头,生活在黄河岸边的原阳人做梦都想让盐碱地变成良田,将“三红”(红薯、红高粱、红辣椒)变“三白”(白米、白面、白棉花)。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失败,不断地积累经验,终于有一天,原阳人惊喜地发现,脚下这片白茫茫、贫瘠的土地很适宜种植水稻。1968年,原阳黄河河务局韩董庄引黄闸建成的第二年,原阳人民引来了第一股黄河水,当年,在黄河水的浇灌下,该县原武镇试种水稻取得成功,“万亩碱区变良田,黄水引来稻花香”,原阳人笑了。随后,1969年、1986年,原阳黄河河务局祥符朱引黄闸、柳园引黄闸陆续建成,原阳县黄河大堤北80多万亩盐碱地得到黄河水的滋润后变成了良田,水稻的种植规模也得到了飞速发展。现今的原阳县,已经成了名副其实的大米生产基地,水稻种植也成了原阳人民发家致富的最佳渠道。
原阳大米颗粒晶莹、软筋香甜,口感、质感均为一流,主要原因就是原阳大米种在经过黄河水淤平改良后的土地上,经过富含有机化合物和多种微量元素的黄河水的浇灌,再加上该地区昼夜温差大,造就了原阳大米的一流品质。有趣的是,该县盐碱地赋予了大米先天的碱性,使原阳大米煮饭时不需加碱就香味十足。
聪明的原阳人为打开市场,又建起了大米市场,办起了大米节,还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办了新闻发布会,原阳大米走进了千家万户,原阳大米成为家喻户晓的“米中珍品”,大米经济成为原阳经济发展的主旋律——原阳,因大米而出名!
历史的车轮转动到上世纪90年代后,经济的飞速发展和水资源的紧张使黄河水供需矛盾日益突出。黄河水放不出来了,用机器抽井水浇地成本太高,而粮食价格又偏低,很多原阳人不得不忍痛割爱,改种旱作物,原阳水稻的种植面积锐减。
值得庆幸的是,现代治黄人已清醒地认识到了黄河断流的危害,最终定下了“维持黄河健康生命”这一治黄新理念。黄河水利委员会综合运用行政、工程、科技、法律、经济等手段,“精心预测、精心调度、精心监督、精心协调”,合理优化配置水资源,成功实现了黄河7年不断流,黄河水沸腾了,原阳的农业用水有保障了,原阳大米又焕发出了新的生机。
崎岖坎坷致富路,黄水引来稻花香。软筋香甜人人赞,毛隧故里米名扬。原阳离不开大米,大米离不开黄河。原阳因大米而出名,大米因黄河水得以茁壮成长!
【来源:网络整理】
- 上一篇:老兰州的端午节这样过
- 下一篇:武陟油茶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