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中学的创立及沿革(一)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小 中 大】【收藏】
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清帝下诏,改直省各属书院为兼习中西学校,以省书院为高等学,郡书院为中等学,州县书院为小学。自此,“废科举,办学堂”的舆论遍及全国。各地相继建起了新式学校,科举考试也进行了某些改革。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清帝再次下诏:“兴学育才,当务之急……著自丙午科始……科举学额分别停止。”这是清王朝历经多次创痛和数年酝酿之后,不得不作出的废科举的正式决定。于是,在中国大地上沿袭了千余年的科举制度,被根本铲除。
就是在这一历史背景之下,清末太湖知县贾仕骏于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将为科举制度培育人才的熙湖书院改为“太湖县立中学堂”。这便是后来的太湖中学。经过近百年的演变,太湖中学体制屡经变革,面貌不断更新,规模不断扩大。
一、熙湖书院和县立中学堂
据旧县志记载,熙湖书院原建在县西北二里,1755年(乾隆二十年),知县吴易峰创建。有会文堂,丽泽堂,景贤祠,同春亭,静观亭,文昌阁,东为法华寺(俗称火神庙,今改建为福利院)。因日久倾圮,1790年(乾隆五十五年)知县余心畅率绅士改建于城内范铁巷(即今老城原太师南大门一带)。中为会文堂。门东有厅堂,左右各有书舍二间。前为对厅和傍厅。东为厢屋,连接考棚。围周一百零三丈,有围墙环绕。1854年(咸丰四年)冬,毁于战火。
1861年(咸丰十一年),安庆府知府下令各县按例举行生员考试。当时书院、考棚均遭破坏,知县马文梦只得用茅草铺盖考棚,勉强完成试事。不久,即着手重修,并就原址拓宽,后为书院,前为考棚。书院左右建两厅,中为川堂、会文堂,堂侧建耳舍,左右列号舍。东偏后为艺圃,前为龙门,偏西建余公祠。 1870年(同治九年),书院首事就范铁巷公馆旧址建屋二重,有堂,有厢房,有楼。堂的左右建仓二间,供储书之用,四周环以围墙。1894年(光绪二十年),知县萧仁丙督同县绅士再改建于考棚之西,大门南向。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书院被改为县立中学堂。
县立中学堂之设,乃顺应历史的潮流。清政府学部颁布的教育宗旨称:“今中国振兴学务,宜注重普通教育,令全国之民无人不学。中国政教所固有,亟宜发明以拒异说者有二:曰忠君,曰尊孔。中国民质之最缺,亟宜箴砭以图振起者有三:曰尚公,曰尚武,曰尚实。”由此可见,虽有学堂之名,其教育之实并无多大改变。鉴于县立中学堂不能与真正的新式中学相称,1912年(民国元年),经县议会议定,改县立中学堂为县立第一高等小学校。 二、县立高等小学
县立高等小学,亦称县立第一高等小学校。民国元年,由县立中学堂改制而立。民国《太湖县志》载:“民国元年,中学停办,改县立第一高等小学校。五年,附设国民学校。九年,推广校舍,就考棚西文场改造。” 县立高等小学首任校长为朱克诚(字少迁,两江师范毕业),教员有曹兴运(字镜清,安庆高等学堂师范科毕业)等10人。学生分甲乙丙丁4级授课。所设课程有:修身、读经、讲经、中国文学、算术、中国历史、地理、格致、图画、体操等,最初学制4年。1921年(民国10年),改称太湖县立中心小学。学制改为高小4年,初小2年。1934年(民国23年)改名晋熙小学。从1912年至抗战前夕,共毕业26期,1000余人。
这段时间里校舍几经改造,基本格局为古式书院建筑,庄严典雅,环境清幽。校门正面为一粉壁大照墙,高约二丈一尺,宽约六丈,每届毕业学生的成绩列榜公布于此。在榜的姓氏上,以朱笔点红点;榜尾末名用朱笔画勾,戏称为“坐红漆椅子”。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