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流吟万里,河山矢采石:马鞍山历史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小 中 大】【收藏】
传说、诗词、战争,马鞍山,仿若一幅书写着无数故事与狼烟的古老壁画,在采石矶头悉数滔滔沧浪,风约楚云,击楫誓中流。
古老的痕迹
在马鞍山这块古老的土地上,远古的文明从何时开始?考古工作者踏遍马鞍山的青山绿水,从祖先留下的、分布在古河道两侧的丘陵、岗地上的古文化遗址中,寻觅着先人们生活、生产的情景、解读着古遗址中所包含的各种信息,了解马鞍山远古文明的进程。
烟墩山遗址的发掘,撩开了遮盖城市历史容貌的面纱,带给了人们意外的惊喜。考古工作者在这座新石器时代晚期至西周时期的台型遗址上,发现了距今5300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墓葬,距今3000余年的西周时期的房屋建筑基址、灶台遗迹,以及红烧土遗迹等重要文化遗存。出土了有象征王权的钺;美身用的镯;以璜为主件的玉珠、玉坠颈胸串饰;具有深刻含义的玉人,玉人戴冠、圆 目,吻部突出,短颈,挺胸,将抽象与写实完美地融含在一起。
精美的文物和重要的文化遗存,表明了马鞍山地区是当时一处重要的×、政治中心。5300年前,生活在这里的先民们创造了灿烂的原始文化和早期文明。作为现代人,运用广博精深的考古学技术和知识,探索,发现古文化遗存及文物的奥秘,不难想象出先人们在马鞍山这块土地上的生活景象。他们长期的定居生活,人口的繁衍,逐步形成了颇具规模的村落。
人类早期的生存方式,形成了先民们对自然破坏力的恐惧,由恐惧而产生了对大自然的乞求和神话,希望借助山川神灵来对人类的庇护。到了商代,这种信鬼神、好祭祀已成为这时期的主流风俗,于是也产生了祭祀山川神灵的一种特殊祀器——青铜大铙。青铜大铙形体硕大,厚重,敲击时声音悠扬洪亮,并可在山川之间产生共鸣和悠远的回音,考古资料表明,南方的祭器青铜大铙,出土地点多在山顶或山水前,先民们在举行盛大祭祀活动后,将青铜大铙竖立在土中,深埋地下。
马鞍山出土的青铜大铙,气势恢宏,不仅外壁装饰了精美的勾连云纹,连内壁也铸出精美纹饰,实属罕见,其价值也不言而喻,这件青铜大铙出土在两山之间,且距离长江古道不远,应是先人们祭祀长江神灵的。
俯探马鞍山的古文化遗址,具有文化因素复杂,内涵丰富的特点,崧泽文化、良渚文化、湖熟文化等在此互渗交融,形成了长江下游几个重要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交汇点。
项羽与马鞍山
在经历了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繁荣之后,马鞍山一直沉寂着,但历史仿佛注定了仳邻长江的它终究不会沉默永久。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南巡,由云梦(今湖北境内)沿江东下,渡牛渚(既采石矶),打破了马鞍山这块一直酣睡的土地。
秦末、项羽率八千江东子弟,渡过长江,杀向中原,叱咤风云,所向披靡,自立为西楚霸王。然而终因计谋不敌汉王刘邦,兵败垓下,四面楚歌,以霸王别姬的悲怆而宣告失败。项羽带领随从,突出汉军包围,到达乌江渡口。其时乌江亭长驾舟前来救应,并劝说项羽:“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庶十万,足以为王,愿大王急速渡江。”亭长一番开导的话语却让项羽想到,江东八千子弟跟随自己南征北战,如今只有自己一人回江东。西楚霸王项羽仰天长叹:“天之亡我,我何渡为!”项羽将随已征战出生入死的心爱坐骑乌骓马交乌江亭长渡至长江东岸,独自怅望滔滔江水,自愧无颜见江东父老,愤然拔剑自刎,“宝马送亭长,头颅送故人”,在人生最后时刻,仍然感受到项羽心豪壮之气。乌骓马久不见它自己主人过江,长嘶悲鸣而亡。马鞍落地化作一座青山,其形酷似马鞍,故称马鞍山,马鞍山市缘此而名。
宋代诗人李清照,曾慨然咏它:“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诗中的“江东”,就是今天的马鞍山市。
翠螺山,原名牛渚山,树木葱茏,犹如一只硕大的田螺浮现江上,翠螺山因此而得名,翠螺山青翠拔挺、突立江流,西麓深入江中的悬崖峭壁即为著名的采石矶。位于翠螺山东北侧的宝积山,因山形状似荷包,又名荷包山,曾居住过蒙学大师周兴嗣。“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二百五十句内容丰富朗朗上口传承久远的《千字文》,就诞生在宝积山。
最初的战役
1984年6月,马鞍山雨山南麓的一座古墓葬的发掘,震动了中国的考古界,墓主是目前唯一与史书《三国志》相印证的历史人物——朱然。朱然墓的发现,是长江中下游有关三国时期墓葬的重大考古发现,被列为八十年代中国十大考古收获之一,同时,更证明了三国时期曾经在采石矶发生的战争。采石矶,位于翠螺山边,高于江面50米,扼守长江天险,在人们还没有发现它之前安静而荒芜,但历史的脚步总是如此鬼使神差,东汉年间,三国大战使采石矶第一次成为战争的主角。
东汉兴平二年(195年),袁术部将、折冲校尉孙策自历阳(今和县)渡江,攻占扬州刺史刘繇的牛渚营,缴获大批的粮谷、战具,转而北攻秣陵(今江宁秣陵关)。刘繇谴大将樊能、于麋袭击牛渚,瞬时就被孙策击败,这一战使孙氏开始霸据江东,奠定了与魏、蜀争霸的地位。
西晋泰始八年,晋大举伐吴,吴主孙皓遣丞相张悌、丹阳太守孙震、副军师诸葛靓率三万人,由牛渚渡江迎战,吴军大败。
在这一时期出土了很多有价值的文物,除了朱然墓中的优美漆器,更有在宋山东村、佳山乡平山村圣庙自然村等东吴古墓、东苑六朝古墓等出土的土瓷壶、瓷瓿、红陶鼎、青铜矛等文物上百件,其中三国吴斜线纹青瓷羊、三国吴青瓷虎子、西晋青瓷狮形烛台等都是震惊中外考古界的珍品。
万里长江第一桥
起起落落的长江水,仿佛历史的脚步,从未有过平静的时候,而马鞍山的历史几乎是是采石的历史,一如这长江之水,时起时落。
有唐一代,采石几乎是平静,大诗人李白的数次造访终于使采石在承担战争主角之外,有了诗情画意。
《宋史》中记,宋朝大将曹彬平南唐战役中,在采石矶前架设一座浮桥。当时池州士人樊若水赴金陵应考,不为李后主重视,心生怨意,便献计赵匡胤,修造浮桥渡江。樊若水处心积虑测量江面宽度,计划浮桥长度不差分毫,技术炉火纯青。他所测量的江面宽度,“凡数十往返,而得丈尺之数。”可见他的测量十分仔细耐心。 974年12月下旬,采石江面上出现了一条黄黑相间的巨龙横跨大江南北,数十万北宋大军通过这条巨龙从北岸滚滚而来,直捣盘距在金陵的南唐小朝廷。这座浮桥,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长江大桥。
赵匡胤得到樊若水的建桥计划后,派人在荆湖地区秘密建造黄黑龙船几千艘。旋于开宝七年(974年)向南唐发出最后通牒,“移石牌镇浮梁于采石矶,系缆三日而成,不差尺寸。大兵过之,如履平地。”先锋大将潘美率领步兵顺利渡过了天险长江。李后主无可奈何,在“最是仓惶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的哀鸣中,拖着棺材,自缚双手投降了。
这次战役对于北宋的建立,实现南北统一,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座设计精确,施工组织严密的浮桥,是第一座横跨长江天险的大桥。
虞允文大败金兵
随着长江文化的崛起,南京逐渐成为长江一带的政治中心,距离南京仅50公里的采石成为重矢之重。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设太平州,治姑孰城,辖当涂、芜湖、繁昌三县,而采石依然是一处长江面的荒山,无人知道,这处荒山,在平静之中隐藏着一场更大战争的到来。
虞允文(1110—1174年),字彬甫,隆州仁寿县(今四川仁寿县)人,虽为文官,却很关注边防武备,就是这位注重边防武备的文官,在采石江面大败完颜亮,从而在古代战争史上留下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成功战例。
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金国皇帝完颜亮经过长期谋划,遣兵六十万、兵分四路南下,欲图一举灭亡南宋。听到敌兵将近的消息后,虞允文向高宗进谏担任统帅大将军。虞允文在采石闻说北岸有金兵四十万,战马八十万匹。采石戍区尽是自和州溃退而来的南宋败兵,秩序混乱,士气低落,于是,他叹息道:“危及社稷,吾将安避至?”又告诉手下的士兵:“今日事有进无退,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战死沙场,捐躯报国正是我平生志向。”他采用水、陆配合,以水战为主之战法。步兵与骑兵埋伏于江岸高地之后,水军分五队,各以海鳅船(一种用车轮激水,行动快速船)和战船组成,一队泊大江中流,为主力;两队分东西两翼,成倚角之势;另两队隐蔽于姑溪河与锁犀河中,以袭击敌船和援助前阵。采石宋军,经虞允文一番整治调拨,由原来的散兵游勇变成了一支同仇敌忾的生力军。
这一战真是打得酣畅淋漓,当金兵攻来时,海鳅船踏车之士,虽系新征民工,却毫无惧色,冒着射来的飞箭踏车前进。兵将见民工这般勇敢,深为感动。海鳅船冲入金军船队,将其船队拦腰截断。船上金兵大半溺死江中。战到晚上,采石附近的百姓也来助战观战,采石至东梁山沿江山坡滩岸,连绵数十里喊声不断,气势震天,完颜亮忽听岸上鼓声震天,人声如潮,又见“山上人皆驻足动,遂成江南壁立万仞之势”,以为宋援军到达,慌忙下令退兵。
翌日,金水军再次发动进攻。但,宋军在虞允文的安排下早有准备,这一战,完颜亮又是仓皇而逃,金军在淮西的主力,在此基本被消灭。
为了吞并南宋,战败的完颜亮又意欲使离间计瓦解宋军,但又被虞允文识破,接下来,虞允文将马船改为战船,命张深守滁河口,扼大江入口处,苗定驻下蜀为援,同时与杨存中率领的宋军加紧操练,以应战接下来的战争。11月26六日,在最后一场大战的前夕,完颜亮下令:“明日全军渡江,后退者死。”将士们暗中密谋以为:“进攻则被宋军杀死,后退将被完颜亮杀死,”不如“杀完颜亮与南宋讲和,然后各自回家,这是唯一的生路” (《宋史o虞允文传》)。27日黎明,起事将士们涌入完颜亮之御营,一箭射中完颜亮,然后用绳子将其勒死,取其衣襟裹住烧为灰烬。金军杀死完颜亮后,向北退兵三十里,遣使与南宋议和。完颜亮南侵之计,终以宋军采石大捷和其自己毙命而结束。
南宋诗人文天祥在广东抗金被俘,在押送元都燕京途中一个雨夜,曾泊舟采石,感怀之下,写下了《采石怀古》纪念虞允文的千古绝唱:
不上蛾眉二十岁,重来为堕山河泪。今人不见虞允文,古人曾有樊若水。
为了纪念虞允文指挥采石大捷的功绩,在他死后四十二年的南宋嘉定九年(1216),常平使李道传在采石广济寺西侧建虞忠肃公祠。淳佑九年(1249年),虞允文曾孙虞凭供职池州,请求制置使吴注释、太平郡守张琰,修祠立碑。几年后,太平郡守马光祖改建记号地宝积山之西,宋理宗赵昀赐庙额“英烈”二字。元代,虞公祠被毁。至明景泰三年(1452年)太平积压府李郁在宝积山故址重建,并确定每年11月1日为祭祀日。
朱元璋的渡江之战
今天的采石矶,是那么的平凡而普通,站在山上,江面来风,清新而舒适,汽笛声声,在平和与安静中仿佛多了一点点小的闹燥,却有着别样的诗情画意。不远处,宝积山的滨江处建有一座“飞龙首渡坊”,它在向人们倾诉着朱元璋渡江取采石的故事。
元未群雄割据,起义军风起云涌。朱元璋出身贫寒,于元至正十二年(1352年)投郭子兴红巾军,最初为亲兵,以军功屡有升迁。十五年,韩林儿称帝,朱元璋任其左副元帅。红巾军首领郭子兴病死,朱元璋继续领兵,于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 6月2日,朱元璋亲摔军自历阳渡江,大将常遇春奋戈先登,占采石,随后乘胜攻克太平(今当涂),元军首领完者不花弃城逃走。
而后元军组织反攻,元中丞蛮子海牙督水师以巨舰封锁了采石的江面,封锁姑孰口(当涂南),给占领了太平的起义军以很大的威胁,并切断朱元璋主力军与和州的联系;元“×”元帅陈埜先率兵数万进攻太平。朱元璋派徐达、邓愈,汤和率部迎敌,遣别将由间道绕至元军之后,元军在朱元璋军的两面夹击下大败,陈埜先被俘投降。
九月,朱元璋督师再攻集庆,命治石炮载以巨舰,选派精兵扼守要害以御元军。次年2月25日,常遇春在采石大败元军,纵火焚烧了元军的连舰,俘获元军近万人,解除了元军对太平的包围。
采石一战的胜利,使朱元璋得以进取建康(南京),自称吴国,以徐达北上灭元。
与此同时另一位同为农民军起义领袖的陈友谅也曾占据长江中游,率战舰东下,一度攻克了朱元璋据有的太平府。太平府得手后,陈友谅以采石山麓下的五通殿为行宫,自称皇帝,国号“汉”。陈友谅称帝后,一直想并吞朱元璋。1360年,他率水军60万,从采石沿江东下,意图一举攻下应天府(今南京),在采石地区,同朱元璋的起义军展开激战,却以放弃采石而告终。三年后,陈友谅与朱元璋在鄱阳湖再次爆发决战,常遇春大破陈友谅、张士诚,陈友谅死于乱箭之下,时年44岁,离采石称帝仅4年。
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称帝于南京,时年41岁,定国号为明,年号洪武。
郑成功陈兵采石矶
民族英雄郑成功(1624—1662年),在东征台湾之前,有过北伐驱清复明的壮举,为了攻打被清军占领的南京,曾在采石部署过重兵。
郑成功之父郑龙芝,原为南明唐王政权重臣,被封为“南安伯”,因不听郑成功劝阻,于清顺治三年降清。于是郑成功大义灭亲,举起“杀父报国”的大旗,在海上起兵,收数千人,占据南澳(今属广东)、鼓浪屿,附近义军及明朝旧臣多起而响应,遂奉隆武年号,进行抗清的战争。
顺治十六年(1659年)三月二十一日,郑成功亲率大军进行第三次大规模北伐,他自浙江北进,然后向西折入长江,溯江而上。这次北伐的目的很明确,就是攻占南京,控制江南半壁河山,与清延对峙,再图灭清复明大计。郑成功在率军前驱的同时,使张煌言担任先锋,率水师沿江西上,以断绝南京同上游的联系。郑成功差人遣书张煌言曰:“芜湖上游门户,倘留都(南京)不能旦夕下,则江矶之援军日至。扼控要害,非公不可。”郑成功信中所说的“江矶”,指的就是长江三矶之一的采石矶。张煌言接到信后,即挥军向西进发。同年七月初,张煌言打下了和州(今和县),紧接着就渡江攻打了采石,并派重兵驻守,以实行郑成功提出的“扼控要害”的方略。无奈,虽然遭受到清军屠城的当地的百姓也倾向明军,但却中了孝庄皇太后以及顺治帝的 “缓兵之计”,错失了继续北攻的良机,以致功败垂成。
湘军与太平军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以后,咸丰皇帝谕令全国10省43名在籍官僚为督办团练大臣,组织地主武装,镇压太平天国革命。
1853年,礼部左侍郎曾国藩,此时正在湖南湘乡居母丧。他很快组织起一支以同学、同乡、师生、亲友为主的军队,称作湘军。次年即发布《讨粤匪檄》,并率湘军拼力与太平军作战,成为太平天国不共戴天的死敌。
进攻天京的湘军,乘安庆之胜,顺江而下,气焰十分嚣张。太平天国在安庆陷落后,西边已无屏障,芜湖、采石即成为天京西南门户,由是太平天国设军于东、西梁山,阻止湘军东进。东、西梁山分立大江左右,如二虎蹲伏,俗称二虎山;在采石山上远眺,两山形如蛾眉,中开又似天门,故又称天门山。两山形势险要,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当年太平军自武汉东进,曾于此重创清军。现在清军来攻,太平天国自然深知采石和东、西梁山战略地位的重要,故设置重兵,并遣爱王黄崇发在这一带指挥。
随后,太平军和湘军在此进行过激烈的争夺战。《当涂县乡土志》载:“同治元年(1862年)二月丙辰,兵部右侍郎彭玉麟督饬总兵李成谋等分路剿贼(按:太平军),击败伪爱王于东梁山。三月丁巳,李成谋会督水师,焚采石矶江口贼船,登陆,薄金柱关,垂克,以东梁山援贼 至而还。”采石矶之战,是水师的再度交手,由于湘军使用的是巨舰洋炮,武器优于太平军,所以又占了上风。清军在采石江口将太平军战船放火烧毁,接着就登陆攻打金柱关,在即将得手之际,自东梁山退下来的太平军,又迅速聚集到金柱关,迫使李成谋军自金柱关撤走。
在此次战斗后约2个月,双方又进行了激烈的交战,太平军节节退败,导致了太平天国的毁灭,无疑,采石大战,是几近决定性的战役。
二十几次的战役、数千首的诗词,使采石矶一直都成为长江边上一个使人仰慕的故人,一直隶属于当涂府,民国时裁府留县,当涂县直属安徽省。民国3年(1914年)设芜湖道,当涂属芜湖道。民国17年(1928年)废道,仍直隶安徽省。1954年2月设马鞍山镇,隶属当涂县。1955年8月设马鞍山矿区政府(县级),隶属芜湖专区。1956年10月12日,国务院批准设立马鞍山市,为省辖市。1983年7月,当涂县(除大桥公社外)划归马鞍山市。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 上一篇:“李白后身”郭祥正
- 下一篇:安徽名人—清代书法家、篆刻家,怀宁人邓石如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