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地域文化>> 徽文化

徽文化

安徽石台方言及其分支简介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    】【收藏

石台县居民多为汉族,少数民族有回、壮、满等,使用的语言均属汉语方言。境内有四大方言的五种话,即吴语宣州片的两种话及徽语、赣语各一种,另有一种江淮官话。分布情况大致是:

七里、贡溪、横渡(含原兰关)的土著居民说石台话,属吴语宣州片石(台)陵(阳)小片,是宣州话的特殊小支,跟贵池灌口、太平三丰、青阳陵阳、泾县厚岸的方言比较接近,但城关(七里一带)说赣语及江淮话的居民占多数。

六都、七都(含原河口)、七井的土著居民说广阳、六都话,属吴语宣州铜陵、泾县小片。这种话跟泾县、贵池东部、铜陵等地话同属一类,是比较典型的宣州话。

占大、大演、珂田的土著居民说徽语,属徽语旌(德)占(大)片,跟祁门安凌、黟县美溪、旌德话同属一类。

矶滩、丁香、小河、莘田及七里城关居民说赣语怀岳话,是赣语最靠北而具有许多江淮官话特点的一支,跟怀宁、东至、贵池西部、东南角等地话接近。此处多数居民为赣语区×。

此外,城关及县西部一些乡镇尚有部分居民说江淮官话。

上述方言中,宣州话与徽语为本县土著方言,赣语及江淮方言为×方言。现×方言的势力扩展,逐渐取代土著方言的地位,如七里一带土著居民仅掘珠左右较多,且多数操两重口音,驳杂不纯。

本县方言繁杂,以宣州石台话(以掘珠口音为代表)、宣州六都话(以六都口音为代表)、徽语旌占话(以占大话为代表)为例,其语音有着各自的特色。

掘珠话声母共21个,韵母43个,声调7个,分阴平、阳平、阴上、阳上、阴去、阳去、入声。声调特点:阴平实近22,跟阳平调形很接近,极易相混,但书≠储、心≠寻,并不相同。古浊上,不并到阳去声,自成调,但次浊上并到阴上;入声不分阴阳,自成一调;阴阳去有别,但次浊去有些字读阴去。

六都话声母24个,韵母35个、声调4个,分阴平、阳平、去声、入声。声调特点持点:阳平实读丩424,开始时先微降再上升;去声不分阴阳,实读丩24,微升,也可读44;没有独立的上声调,清上并到阳并,浊上并到阴平,但次浊上字有的读阳平有的读阴平,两属。这是本方言比较特殊的声调特点;入声不分阴阳,读短调,微带紧喉作用。有部分全浊上字读作阴平,尤其舌齿声母字。

占大话声母23个,韵母43个,音调5个,为阴平、阳平、上声、阴去、阳去、入声。声调特点:上声和阳去慢读时常先略降再行上声,即分别读作435和324;浊上浊去同调,但次浊上有一大部分读阴上;入声阴阳高低略异,阳入略低单读混同阴平;在语流中入声都说得略短,跟阴平并不混同。本方言用儿化表示小称,此外是加“子”和“仔”。儿化是加“儿〔-n〕”尾。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