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地域文化>> 徽文化

徽文化

贵池目连戏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    】【收藏

贵池目连戏:唱悠悠来,颤悠悠……

对于目连戏,许多人感到既陌生又神秘,多数人通过媒体的介绍,只知道东至、石台古有戏班今有演出,然而,说到贵池,人们普遍认为,那里是傩戏之乡,殊不知贵池东南山乡亦有目连戏的踪迹,不久前,在梅街镇太平村就举行了一场精彩的目连戏演出。

绵延久远的历史渊源

民俗文化专家何根海教授考察认为,贵池民间目连戏之所以广泛流行,传承三、四百年,其发生发展当与这里独特人文背景有密切的联系。

贵池紧靠近佛教圣地九华山,乡民多笃信佛教,这里民间认为目连就是九华山供奉的地藏王菩萨的化身,而且九华山化城寺每十年举行一届目连盛会,大江南北的目连戏班和大批香客均必经此地上九华,故目连戏在贵池便自然兴盛起来。万历七年,安徽祁门人郑之珍编写《目连救母劝善戏文》三卷。剡溪系今之石台县占大剡溪村,与贵池邻近,贵池原名秋浦县,有一条秋浦河连接石台的剡溪,占大也曾一度属贵池管辖,所以贵池民间所有目连戏班社演出本均系郑之珍成书剡溪的《目连救母劝善戏文》。又居祁门栗木村及石台大宇坑村(剡溪河畔)老艺人口碑材料看,该地早在明末就有了目连戏班。贵池目连戏当在明末清初由石台和徽州祁门两条路线传入,最初可能是外来班社演出,后来本地逐渐出现了“土班子”,目连戏由九华山北麓贵池山区逐渐流播全县。

由于乡民们的现实心理需求及传统的宗族观念为目连戏的提供了内在的条件,加上贵池本土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为目连戏的生存发展创造了适宜的土壤。因而使得贵池目连戏绵延、流传至今。

这次目连戏演出地太平上安吴村,以及2004年曾演出过的长垅桂村即地处九华山西南麓,笔者在与贵池目连戏艺人进行交流、探讨时,老艺人们的回答也基本上印证了何根海教授的学术结论。

雅俗共赏的表演艺术

目连戏具有较为固定、戏文典雅的剧目,正统而丰富的唱腔,神奇而夸张的脸谱,行当俱全,还有讲求排场的一套演出规矩。唱腔是联曲体制的,但在清末后,由于与京、徽剧的接触,艺人们迈出了突破曲牌向板腔体靠拢的步伐。脸谱以净、丑为主(净脸谱包括生旦)。用红、黑、白三色为主勾抹出花脸、标脸、鬼脸、元宝脸、三块头等样式。演出的规矩颇为繁多。贵池目连戏因其一开始便在艺术上受到弋阳、青阳腔的影响,主要是用高腔形式在演唱,后来又兼唱部分昆曲、乱弹、徽戏,流传的时间和影响很长很大,故它在戏曲史上还是占有一定的地位的。

目连戏实际上就只一本《目连救母劝善戏文》分上、中、下3卷,计100折(出),历叙傅相之妻刘青亵渎神明,被打入地狱,其子傅罗卜救母心切,遍历十殿地狱,终于母子团圆的过程。剧中吸收了许多民间传说和故事,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演出中将“唱、做、念、打”融为一体,穿插以筋斗、跳索、蹬坛、叠罗汉等杂技表演,在戏曲表演艺术上独树一帜,对其他剧种产生较大影响。另外,傩戏、民间小曲、山歌、小调、舞蹈、杂耍、乐器、绘画、雕刻、剪纸和风尚民俗等也与目连戏巧妙的结合起来,丰富了目连戏的内涵,扩大了目连戏的外延,使其具有观赏娱乐教化劝世的文化和社会功能。

这是一个暖暖的春日,在村中祠堂前搭起了一个简易的戏台,乡民们早早在台前摆好了了木凳、木椅,他们期待着夜幕的降临。

当村中的长辈们在田角的五猖庙将该举行的仪式办完,戏台后的演员们差不多也已化妆、着装停当。

随着那一声声急促的呼唤和锣鼓声,只见台上身穿各色戏装、脸上画着各色脸谱、骑着各色纸马的“天龙八部”,在台上急速穿梭跑动——目连戏就在这样的“迎神驱鬼”中拉开了序幕。

或许是因为目连戏演出太少太稀罕了,也或许目连戏化妆不戴面具,更易听清唱腔,能看清演员面孔,月色笼罩下的山村之夜,目连戏在微暗的灯光下吸引了众多乡亲的目光……演者声情并茂,动情处,声泪俱下,观者随剧情的推进而喜、而怒、而哀、而叹……。

不容乐观的传承发展 

贵池目连戏的演出曾经十分兴盛,也曾出现过潘双贵这样享有盛誉的目连戏艺人,但由于种种原因,如今的演出已日渐衰微。这次太平长安吴的演出主要是为吴姓续修宗谱成功而演,为筹备演出,村民们花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服装不够,只好四处借用,演员不齐,就到外村去请,资金不足只得挨家挨户募集……费了好大的劲,勉强把台搭起来把戏唱起来,戏曲节目也无奈只能大幅度删减,原本要唱“两头红”(从太阳下山到次日太阳起山)的,这次只唱了四、五个小时,村中负责组织的“班主”(相当于傩戏会会首)吴炳权老人说,因目连戏中角色多,而现在能唱的演员太少,且大多是从外村傩戏会中请来的老艺人,许多人一人要同时担当多个角色,要不停地换衣、换妆,累得够呛。能演到这样,实属不易。七十多岁的老艺人章瑞桂对贵池目连戏的传承发展深表担忧,他说,因他自小就熟悉目连戏,而目连戏的唱腔与傩戏的高腔差不多,尽管间隔多年不唱目连戏,但他依然能上台就唱,可他毕竟已年过七旬,时日无多,现在的年轻人连傩戏都少有人学,还有谁真对古老的目连戏艺术感兴趣?!可这的确是真正的民间文化瑰宝呀……。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