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地域文化>> 徽文化

徽文化

淮河绝响五河民歌(二)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    】【收藏

从现有的史料中,我们不难看出,五河民歌在明代从题材、体裁、内容和形式上都已经具有了丰富的内涵,专门的祭祀歌已经存在,民间的儿歌、山歌遍及村市。

五河,在丰厚众多的宝贵文化遗产中。五河民歌,以其独特风格所体现本地区的民俗文化,充分展示了典型的五河风情。世代流传的民歌中,都充分体现了五河特有的语言环境、生产生活方式、风土人情。比如:典型代表曲目《摘石榴》中的方言“呀儿呦”以及与五河地区语调相呼应的旋律的逐缓下滑,在所有的五河民歌中都可以感受到浓厚的地方色彩,即便是源于其他地区的民歌,一经与当地文化的交融,在这里也完全成为了纯粹的五河民歌。五河民歌在充分展示本土文化底蕴的同时,也再现了民族融合、文化交流的历史发展进程。

有史以来,五河始终是兵家必争之地,纷乱的历史环境始终难以安定。明初洪武年间改旧制、大×的实施,南至苏吴、北达山东,大批×的涌入和原居民形成了有机的融合、社会环境的相对稳定、文化空间的全新构成,五河民歌在不同文化基因中不断汲取倔强地生长、在文化的碰撞与交融中日趋成熟丰满。凭借特殊的地理位置,四通八达的水路,五河民歌得以传播和发扬。五河民歌的最终形成,虽然深深打上了文化碰撞烙印,但始终以自己独有的魅力得到了人们的热爱,它有着本地区独特的韵味,既有别于苏吴侬语,也不同于淮北平原侉腔侉调的粗犷豪放。它是五河人民真实生活的写照,它是五河风俗民情的再现,它是五河民间文化传承的桥梁。

优美的五河民歌的形成,既是环境的造就更是文化交融的体现。在历史的长河里,五河民歌成为沿淮地区民间音乐文化的典型代表,在五河及周边地区广为流传,在淮河中、下游两省十几个县、市广泛传播,远及山东省部分县、市。“五河民歌”的命名和提法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以《摘石榴》参加华东地区会演获奖的影响而得名。

五河民歌的流传,以其水乡特有的风韵,以其民俗风情的饱满,唱响了淮河沿岸,也同时不断的汲取着养分。从它的艺术特征上,我们不难找到“花鼓之乡”凤阳民歌的影子,也可以感受侉腔侉调的语言环境。但它的融合、它的升华已经成为真正的五河民众的心声。

二、分布区域

五河民歌集中分布在五河、蚌埠及周边地区。

由于五河自古水路通畅,南北文化交流的频繁,流行区域也在不断地扩展和延伸,五河民歌在淮河中、下游两省十几个县、市广泛流传,远及山东省部分县、市。

三、基本内容

五河民歌种类多,曲目丰富。据初步普查统计有70余首,类型有劳动号子、秧歌(田歌)和小调三大类,其中以小调类的民歌最多,也最具有特色。五河民歌的表现以演唱和白口为主,兼有独唱、对唱、说唱、小演唱等表演方式,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