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剧:二百多年几度衰荣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小 中 大】【收藏】
庐剧是一个乡土气息很浓的剧种,流行在以合肥为中心的皖西至皖东一带。据说,合肥人李鸿章还曾经用家乡的庐剧、俗称“倒七戏” 代替过大清的“国歌”呢!那是清光绪22年(1896年),李鸿章以大清国宰相的身份出访欧美六国。在德国,德皇威廉二世为他举行盛大国宴,并陪同参观军事操练,还赠他红鹰大十字头等勋章。德皇在庆宴上,要求各国使节唱本国国歌。当时,大清国还没有制定国歌,李鸿章没有办法,就唱了一曲家乡合肥流行的“倒七戏” 代替国歌,蒙混过关了事。不管此事是真是假,庐剧也就是“倒七戏”在当时的流行,是不容置疑的。
庐剧原名“倒七戏”,又称“小倒戏”等,由于它的流行区域是在皖中古庐州一带,所以,在1955年3月,经安徽省委宣传部批准,正式将“倒七戏”改名为“庐剧”。
庐剧流行在以合肥为中心、向四周辐射的广大地区:东到巢湖,西至六安,南接芜湖,北连淮南、滁州一带,正处在安徽省中部的腰腹地带。南与清新的黄梅戏、古朴的徽剧流行区域相接;北与高亢、悠扬的梆子、泗州戏为邻。正处于南北两大戏曲剧种交汇的中间地带,因而它没有明显的剧种风格归属。庐剧的确切形成年代,目前尚无定论,但从其历史上的记录来看,距今已有130多年历史……
1980年,在安徽省巢湖市烔炀河镇发现了“烔炀河禁戏碑”,该碑原砌在街头一商店的山墙之上,是清同治七年(1868年)巢县知事陈炳所立《正堂陈示》。碑文上写到:“近倒七戏名目,淫词丑态,最易摇荡人心,关系风化不浅。嗣后,如有再演此戏者,绅董与地保亦宜禀案本县捉拿,定将此写戏、点戏与班首人等,一并枷仗。”。由此可推知,庐剧形成的历史应当早于1868年,至少也有近200年的历史了。从碑文中也可以看出,在解放前漫长的历史时期中,庐剧基本上处于禁演、受迫害的状态。“烔炀河禁戏碑”的发现,为所谓官府“严禁淫娼倒七”的传闻提供了实物佐证。从“烔炀河禁戏碑” 可发现:早在清代同治年间,当年的庐剧 ——“倒七戏”就已在巢湖一带广泛流行,甚至达到了“最易摇荡人心”,而“关系风化不浅”的程度了,“逼”得当时的官府不得不勒石禁演了,可见其影响之大。这也说明了巢湖一带是庐剧的主要流行地区,即一般所说的“东路庐剧”。它以巢湖为中心,包括长江以南的芜湖、当涂等周边地区,所以也称作“下路”。它的唱腔较为委婉,表演细腻,服饰相对较华艳。
皖西大别山区,是以六安、金寨为中心的“西路庐剧”的流行区域,也有人将它与北路的淮南、寿县一带合称为“上路”。它的唱腔粗犷、高亢,有山歌特征。这里是庐剧的发源地。大别山的各种山歌、小调由西向东流传,经过与皖中一带流行的锣鼓门歌、秧歌,及淮河一带的花鼓灯等民间舞蹈相融合,逐渐形成了“倒七戏”,即庐剧。按语言、习俗影响形成的庐剧的西、中、东或上、中、下三路,其中路,就是以合肥为中心的周边地区。它的演唱介于西、东两路之间,比较朴实,有较浓郁的乡土气息。
庐剧唱腔分主调和花腔两个部分。主调富于叙事,也可抒情,适合表现较复杂的戏剧感情。花腔曲调绝大部分是民歌小调,一般曲式固定,反复演唱。
传统的庐剧唱腔没有丝、管乐器伴奏,只有锣鼓进行起奏、间奏和伴奏,艺人称“满台锣鼓半台戏”,足见锣鼓在庐剧艺术中的地位。早期庐剧的表演也比较简单,基本上是唱一段舞一段,唱的是民间小调,舞的是民间歌舞,舞蹈动作一般不结合剧情。演出多为幕表制,一般没有固定的台词,而以临时串词、套词来自编。这种状况直到解放以后才得以改变。
1949年在合肥由几个“倒七戏”班社组成的“平民剧社”刚一成立,便公演了一系列新编的现代戏:《天翻地覆》、《农民泪》、《刘巧团圆》、《官逼民反》以及《地主逼粮》等……1951年6月26日,中共皖北行署文教处将合肥平民剧社改为“皖北地方戏实验剧场”;1953年10月,“皖北地方戏实验剧场”又更名为“安徽省倒七戏剧团”。直到1955年3月,正式改为“安徽省庐剧团”,从此,庐剧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
20世纪50年代初的庐剧正如那个年代一样的红火、一样的充满生机和朝气。那是个值得回忆的美好年代!1952年4月,刚成立的安徽省文化局派了34名新文艺工作者来到了当时的合肥地方戏实验剧场,分别担任演员、编剧、导演、音乐、舞台美术等项工作,落实戏曲改革的具体措施。这批新文艺工作者的到来,对庐剧团来说,简直就是雪中送炭。后来,又经过“安徽省暑期艺人训练班”的学习,新、老文艺工作者加深了了解和理解,取得了共识。
《讨学钱》是经过新文艺工作者整理的庐剧传统剧目。全剧由[讨学钱调]演唱,语言富有戏剧性。老艺人王本银的出色表演赢得了交口称赞,《讨学钱》也久演不衰,成为庐剧的代表剧目和保留剧目! 《借罗衣》也是一出经过挖掘、整理的有一定影响的庐剧小戏。1954年参加“华东地区戏曲观摩演出”获得“演员一等奖”,丁玉兰被誉为“庐剧玉兰花”!
1957年安徽省庐剧团赴京汇报演出了《休丁香》、《借罗衣》、《讨学钱》等,赢得首都各界的好评。并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为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中央首长演出,受到中央领导的接见。后来,在“大跃进”的热潮中,毛泽东主席巡视到合肥,还在他下榻的“稻香楼宾馆”看了一场带有那个时代烙印的新编庐剧《牛郎织女笑开颜》。这一时期,庐剧的优秀剧目有《陷巢州》、《程红梅》等。
在那动荡的年代里,庐剧艺术与其它姐妹艺术一样地没能幸免,剧团有的撤消,有的合并,有的改唱“样板戏”……1969年,安徽省庐剧团撤消,与合肥市庐剧团合并,就是今日省城合肥唯一的一家庐剧团。十年过去了,像丁玉兰、等中老年庐剧演员将一些庐剧传统小戏、大戏又搬上了舞台。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由于没有后备人才,庐剧演员出现了断层。与黄梅戏相比,庐剧正好缺少了像马兰那样承上启下的整整一代演员。因此,当艺术的春天来临之时,队伍已经老化、青黄不接、后继无人的庐剧就错过了第二次大发展的良机……
进入新时期,庐剧舞台上也出现了几部闪光的作品:皖西庐剧团创作演演的现代戏《妈妈》是新时期第一部有影响的庐剧作品;合肥庐剧团演出的《奇债情缘》是根据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创作改编的,该剧将莎士比亚作品与庐剧艺术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具有创新意义。稍后出现的现代戏《好人王科长》、《鱼水浪漫曲》等也较有反响,特别是号称“庐歌音乐剧”的《鱼水浪漫曲》在庐剧的歌舞化方面作了积极的探索。
著名庐剧演员丁玉兰说过:“庐剧是合肥人的本土艺术,就像人人爱吃的咸鸭子骨头一样,越嚼越有味”。
是的,庐剧是民间小戏、乡土艺术,只有来自民间,面向民间,才是它的生命所在!让我们衷心祝愿庐剧这朵乡野之花重绽芬芳。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 上一篇:东晋时新安歌舞已蜚声海内
- 下一篇:凤阳花鼓戏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