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地域文化>> 徽文化

徽文化

“京剧之源”话徽剧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    】【收藏

在中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徽剧”这一传统戏曲项目意义重大且隽永。这是因为它不但是一种有着300年历史、面临濒危困境的安徽地方剧种,更因为它孕育了我们的国剧——京剧,有“京剧之源”的美称;甚至连中国南北几十种地方戏曲剧种,都与它有着密不可分的血缘关系。

徽剧,渊源于明代古徽州的“徽州腔”和池州的“池州腔”合成的“徽池雅调”。明嘉靖年间,江西弋阳腔流传到安徽青阳、贵池、徽州一带,与当地民众喜闻乐见的民间曲调相结合,创造了新腔,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青阳腔;青阳腔又受到民间山歌小调和昆曲影响,长期发展而形成今天包含九类声腔的大剧种——徽剧。因此,“徽剧”之“徽”,既是“安徽”的“徽”,更是“徽州”的“徽”。

徽剧最为辉煌的历史,就是“四大徽班”进京、孕育并诞生了京剧。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由徽商扶持的徽剧三庆班、四喜班、和春班与春台班等“四大徽班”为给弘历皇帝80寿庆祝寿,相继进京演出,大受欢迎,很快成为北京剧坛主流。徽剧进京不久,汉剧也进京,于是以二簧为主的徽剧又吸收汉剧的“西皮”,进一步丰富发展自己的声腔。此后,在北方扎下根的徽剧,又逐渐吸收北方的“京腔”,将其高腔与北方语言相结合,发展成为皮、簧兼备的京剧。对徽剧表演艺术有突出贡献的杰出老艺人、三庆班班主程长庚,也因此而成为京剧的开山鼻祖。

徽剧的剧目很多,根据解放初的调查和部分老艺人回忆,徽剧共有传统剧目1404个,当时收集到的手抄剧本即有753个(存安徽省徽剧团)。徽剧的音乐唱腔以吹腔、拨子为主,另有青阳腔、四平腔、徽昆、昆弋腔、二簧、西皮及花腔小调共九类声腔。徽剧的曲牌十分丰富,共有100余种,目前经常演出使用的约50多种。

徽剧的表演艺术丰富多彩,以朴实、粗犷、重排场、擅武功、具有浓郁生活气息为特色,讲究平台与高台武功,身段、亮相的雕塑美,人物形象的塑造和画面气派等。并注重集体表演,必要时众歌齐舞,场面热烈。在武功、特技方面,除一般的刀、枪、棍、棒、翻、打、扑、跌,还有“十耍”、“十变”和“三十二跳”等。脸谱也十分丰富,大致与京剧相似,分“正脸”与“草脸”两类,解放初统计共有90多个。

据不完全统计,自清乾隆至民国初年,活跃于徽州舞台的徽班即有60个之多,其中规模最大、历史最久、活动范围最广的是“庆升”、“彩庆”、“同庆”、“阳春”等四个徽班,被徽州群众称之为“京外四大徽班”。

到民国十五年左右,由于京、沪等地京剧的蓬勃兴起,徽剧渐渐衰落,解放前夕几成绝唱。在1951年进行的老艺人普查、登记中,当时的徽戏老艺人仅有72人。同年5月,安徽省第一个徽剧团休宁“群乐徽剧团”成立。1956年,“安徽省徽剧团”在徽州筹备成立,两年后迁往合肥。1961年休宁“群乐徽剧团”改为“徽州地区徽剧团”。1978年重新成立“徽州地区京徽剧团”。1989年中国艺术研究院派专家与录像队,专门到黄山市进行徽剧、目连戏录像,其中徽剧录下《水淹七军》、《百花赠剑》、《出猎回书》、《借靴》、《打龙篷》、《乌盆计》等6个节目,并列入国家艺术档案长期保存。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