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地域文化>> 徽文化

徽文化

如此美丽,寂寞的徽剧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    】【收藏

她的寂寞如此美丽

省徽剧团和京剧团历经几次分合,2005年11月18日,再次走到一起。全国也有好几家徽剧团和京剧团合并,都叫京徽剧院,但安徽,就叫徽京剧院,徽剧是地地道道的安徽戏。

戏曲当下的凋敝,是毋庸质疑的事实,但徽剧这个有着四百年历史的古老剧种,似乎沉寂的特别厉害。没有唱盘,没有录象带,5年没排过大戏,24年没招过新生。这不禁让人怀疑,徽剧是不是死了?

一个死了的剧种,我又能做些什么?

我想起李龙斌向我提出的第一个问题,“你为什么来做徽剧?”

为什么呢?我每天上下班,都要经过环城南路48号安徽省徽京剧院,只要到了门口,便能依稀听到咿咿呀呀的胡琴声,还有各式唱腔的开嗓弥漫在空气中。那一刻,我被猛地拽入时空的隧道,惊奇,喜悦,并迷惘。这就是我最初想走近她的理由。

读书时,“四大徽班进京”是高考的重要考点,只字片语的描述里透着当年的荣光。陈长庚捏须瞪目的画像印在醒目的位置,我一直不明白,这个徽班的大老板,何以又被称为京剧的鼻祖?这是我想了解她的第二个理由。

虽说总体都不景气,但还是各个剧种间还是有别的。就说黄梅戏吧,从严凤英到马兰吴琼再到韩在芬,大多数人还是能认出不少来。碰上个表演、聚会,唱上一段《女驸马》和《打猪草》的人也不在少数。除了早升了仙的程长庚,徽剧的名角有几人知道,又有几人能哼唱出一段皮簧腔?

四百年的历史已足够神秘,她的暖窠中嬗变出中国的国粹京剧,而她自己,却日渐寂廖起来。当我真正开始走近她,才发现,原来这个古老的剧种还是可以呈现出如此动人的画卷;我的指尖尚能触碰到她四百年历史的余温;舞台上的翻、打、扑、跌仍惊心动魄;那一招一式一颦一瞥仍是那样迷醉人心;油彩勾勒脸谱五光十色;掐了金丝银丝的行头仍美轮美奂;即使只听到数言片语的花雅唱腔,也足够迷醉我心。

徽剧,只不过休眠了而已。她的身上虽集了些尘土,但掸一掸并不碍事。

徽剧戏曲艺术已于2005年申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今年7月,省徽京剧院也将和安徽省艺校合作,定向招收40名徽剧学员,“12到15岁的孩子,五年学制,大专文凭。我们希望能招到好苗子。”

这半个月的采访与阅读,我知道自己对她的了解尚不及徽剧历史的只鳞半爪,可每次接近,我都觉出自己的沉醉,并且灵魂舒朗。我个人的喜爱并不能掩盖这一古老剧种的寂寥与尴尬,那些徽剧艺人,花费着一生的精华,排演着历史悠久却敌不上好莱坞大片精彩的戏剧;一出戏下来汗流浃背,观众却寥寥无几;票友们一批批老去,懂戏的人越来越少……

我所能做的,只是告诉你,徽剧,是这样的;徽班里,有很多故事;现在的徽剧虽然寂寞,但寂寞仍如此美丽。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