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地域文化>> 徽文化

徽文化

来安洪山戏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    】【收藏

洪山戏简介

洪山戏是流行于皖东稀有剧种,它起源于明末清初的“傩”,从“傩”发展到香火戏。到了清代中叶,在香火戏的基础上形成了洪山戏。洪山戏历史悠久,韵味独特,乡土气息浓厚,是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地方戏。

洪山戏的前称为“香火戏”,是香火会请神祈祷时演的戏。香火会分内坛与外坛两派,外坛做会时称“五岳”,内坛唱戏名“洪山”,洪山戏从内坛得名。洪山戏的剧目取材于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民间唱本和部分移植改编其他剧种的剧目。剧目有200余个。洪山戏的唱腔分三类,即“锣鼓伴奏类”、“祈神类”和“民间小调类”。起初洪山戏伴奏只用锣鼓,且唱且舞,后期加丝弦管笛。唱腔质朴粗犷,高亢嘹亮,朗朗上口,乡土气息浓厚。洪山戏表演从“二小戏”逐步发展为“三小戏”,人物表演逐步程式化,演出逐步从乡村场地过渡到城镇舞台。

洪山戏得以新生,是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是全国地方戏曲演现代戏、演革命戏最早的剧种之一。四十年代初,随着新四军领导的淮南抗日根据地的不断巩固和扩大。现代洪山戏的开创者王永泉,1941年秋,将淮南文协编印的反映×抗日斗争的《三字经》,改变成清唱洪山戏,接着他又把传统小唱本《刘文龙赶考》改变成《从军记》(摘引自《淮南抗日根据地文艺史》—袁德龙、郭仁怀编著),受到了来六办事处主任放毅、新四军二师师长罗炳辉及范长江的赞赏和支持。不久,洪山戏在以半塔为中心的淮南抗日根据地十六个县普及开来,新四军二师政治部副主任张劲夫在隶属新四军江北指挥部领导的大众剧团(内注:南京军区前线歌舞团的前身),设洪山实验剧团。时任嘉山县委书记的汪道涵亲自指导洪山戏的剧目改编。刘少奇多次观看洪山戏的演出。

解放后,为弘扬和传承洪山戏这一剧种,来安县1957年组建了洪山戏剧队。1958年,成立了专业洪山戏剧团。当时中国戏剧学院第一任院长任桂林、中共中央宣传部文艺局局长苏一平等在来安县帮助洪山剧团挖掘文化遗产,培训青年演员,指导排戏。整理创作了以《赶山塞海》为代表的一批传统剧目。还创作演出了《远征高歌》、《万山红遍》等一批现代戏。并赴蚌埠、合肥参加省市文艺调演,获得嘉奖。洪山戏深入山乡圩区演出,在华东地区影响很大。为此,《江淮日报》用头版头条,以“文艺轻骑兵“为题,报道和介绍了来安洪山剧团的业绩。

1965年秋,洪山戏剧团与扬剧团合并。不久,文化大革命开始,撤销了洪山剧团的编制。洪山戏源于民间,发展于淮南抗日根据地,繁荣于建国后的50年代,。萧条于文化大革命前。但多年来,农村中的业余剧团、半职业剧团,民间艺人仍经常演唱洪山戏,洪山戏已深深扎根于民众之间。

洪山戏历史渊源

洪山戏渊源于皖东、苏北一带的“傩”从傩发展到香火戏。清代李斗在《扬州画舫录》中称“傩在平时,称为香火”。到了清代中叶,在香火戏的基础上,形成了洪山戏。

洪山戏的前称香火戏,多为民间做会,有牛栏会、青苗会、求雨会、盂兰会、庙会等,多为祝福祈祷,求得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艺人们将流传于民间的唱本及神话故事,改编成“提纲”戏说唱,既为祈祷,又为娱人,因此,形成了“青布手巾头上扎,老兰布褂穿在身,手打朝阳得胜鼓,足跳三山五岳神”的最初表演形式。

洪山戏在形成剧种以前,为民间坐唱形式。即围桌“座唱”,加锣鼓过门,无管弦伴奏,从上世纪20年代开始变坐唱形式为演剧性。由“两小戏”逐渐发展成数人分扮角色,粉墨登场于乡间草台,形成了洪山戏的雏形。

据《来安县志》载:洪山戏在清代同治年间发展较快,全县洪山戏班社就有几十个,其中以县城的朱月华班社、兴隆的姜有松班社、施官彭岗的胡锦先班社、吕正德的班社最为出名。洪山戏艺人具有光荣的传统,他们除了演出一些传统的剧目。如《袁樵摆渡》、《唐僧取经》、《魏征斩老龙》、《九郎替父》、《刘全进瓜》、《唐王游地府》等,称之为“唐六本”。此外他们还编演了一些以反帝反封建为内容的《蒲包记》、《擂鼓战金山》、《三代血泪仇》等剧目。因此,遭到清政府的杀捕。剧种濒临灭绝。幸有一部分艺人逃难他乡,与扬州花鼓戏台班共演。才幸免于难。

洪山戏得以新生,并蓬勃发展的是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并成为全国地方戏曲演现代戏、演革命戏的全国最早剧种之一。抗日战争时期,随着新四军领导的淮南抗日根据地的不断巩固和壮大,根据地的抗日文艺活动也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洪山戏艺人,时在来安县抗协工作的王永泉,用“旧瓶装新酒”的方法,首次将反映×抗日斗争的《三字经》,改编成清唱洪山戏。这是淮南路东一带第一次以唱本形式反映现实斗争题材的剧本。接着又把传统唱本《刘文龙赶考》改编为《从军记》,受到了新四军二师师长罗炳辉、方毅及范长江等人的赞赏和支持。不久,洪山戏在以半塔为中心的淮南抗日根据地十六个县普及开来,时任二师政治部主任的张劲夫,还在《大众剧团》(南京军区前线歌舞团的前身)内设洪山戏实验剧团,时任嘉山县县委书记的汪道涵亲自参加洪山戏剧目的改编和演出指导,时任中原局书记的刘少奇同志特别喜爱观看洪山戏。新四军江北指挥部还经常组织汇演,以此普及洪山戏。

解放后,为弘扬和传承洪山戏这一剧种,来安县文教局文艺科长王永泉于1957年发起组建了洪山戏剧队。1958年,来安县成立了专业洪山戏剧团。当时中国戏剧学院第一任院长,京剧《逼上梁山》的编剧任桂林、中共中央宣传部文艺局局长苏一平、中宣部戴临风等在来安县帮助挖掘洪山戏遗产,培训青年演员,指导排戏,整理创作了传统戏《赶山塞海》、《金镯玉环记》、《六部大审》、《陈英卖水》等一批传统剧目,创作演出了《远征高歌》、《万山红遍》、《东风号角》、《红色儿女》等一批现代戏。在音乐方面,增加丝弦。在表演方面,借鉴其它戏剧艺术的精华,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并赴蚌埠、合肥参加省市文艺调演,获得嘉奖。

来安洪山剧团自组建到1965年文化大革命前夕,他们发扬洪山戏艺人的光荣传统,响应党的号召,践行毛泽东同志“面向农村”的重要指示,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深入到全县的山乡圩区进行演出。剧团每次下乡都是打背包步行,衣箱自己挑,道具板车拖,自己挑土垫土台演出,晚上演出用汽油灯照明。洪山戏演员们吃苦耐劳的精神,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一致好评。为此,《江淮日报》用头版头条,以“文艺轻骑兵“为题,报道和介绍了来安洪山剧团骄人的业绩。

1965年秋,洪山戏剧团与扬剧团合并。不久,文化大革命开始,撤销了洪山剧团的编制。

洪山戏源于民间,发展于淮南抗日根据地,繁荣于建国后的50年代。萧条沉沦于文化大革命前,但多年来,农村中的业余剧团、半职业剧团,仍经常演唱洪山戏,洪山戏已深深扎根于民众之间。

一、伴奏形式

洪山戏唱腔早期伴奏仅用堂鼓、大锣、小锣、铙钹四件打击乐器,但各地剧团不尽相同,编制不稳定。锣鼓过门穿插于唱腔的上下句,上半句中多加一锣鼓过门。在[锣鼓七字]、[锣鼓十字]唱腔伴奏中,主要特点为紧接唱腔上句或下句最后一字的后半拍起过门。后期的锣鼓牌子除[七字调]、[十字调]外,其余均吸收自京剧锣鼓经。40年代后逐渐增加竹笛、二胡、笙等乐器伴奏。50年代民族管弦乐器逐渐增多。60年代后基本从属于扬剧的伴奏形式。

二、音乐的形成与发展

洪山戏音乐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清末的香火会祭祀至20世纪30年代的草台演唱,唱腔仍以[七字调]、[十字调]、[宝调]、[斗宝调]等为主,仅用锣鼓伴奏,唱腔结构单一,一个曲调可敷唱多段唱词。第二阶段从30年代后期至50年代初期,唱腔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有较大的突破。原来的[七字调]、[十字调]和神书诸调统称为洪山调。新词填旧曲的方式为反映现实生活的新剧目所沿用。此外,还广泛吸收了民间小调、山歌、号子用以充实唱腔,丰富唱腔的表现力。这一时期的洪山调仍保持自由散唱、锣鼓伴奏的旧有形式。随着民间曲调的吸收,丝竹乐器也同时被引进。第三阶段从50年代至今。此阶段洪山戏演出团体已由业余走向专业。来安县成立县级洪山剧团。“洪山调“的发展趋于多样化,艺人们根据自己的嗓音条件和唱腔艺术处理的条件不同,形成了各自的演唱特点。锣鼓伴奏的唱腔,丝竹伴奏的唱腔和锣鼓、丝竹一同伴奏的唱腔三者并存。

三、唱腔的特征

洪山戏的曲调根据不完全统计有50余首,常用的有20余首。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七字调]、[十字调]类,二是祈神曲调类,三是民歌小调类。[七字调]与[十字调]是洪山戏的基本曲调。

四、表演形式

洪山戏的表演学习了京剧表演艺术,但也保留了本剧种传统的表演特色。如在二人歌舞时的“推衫子”(两人面对面时各自相互前进后退的十字步)、在武戏开打中的“四门斗子”(如小快枪等对打时必须打满舞台的四角位置)。除此,正式演出前尚有一种例行“三出戏”的习俗,即头出戏不开口,如“跳娘娘”、“跳加官”、“跳财神”、“跳凤冠”等;二出戏不动手,即有演员手执云帚,口诵歌功颂德之词;三出戏随便走,在台上表演《小放牛》。

一、传统剧目

洪山戏的剧目多来自神书。如《袁樵摆渡》、《唐僧取经》、《魏征斩老龙》、《九郎替父》、《刘全进瓜》、《唐王游地府》等,以上总称之为“唐六本”。这些剧目主要是根据唱本和章回小说编演的“幕表戏”而逐渐形成的“连台本戏”。除此,“定本戏”尚有《洪江上任》、《张郎休妻》、《沉香救母》、《陈三两爬堂》、《合同记》、《龙须面》等七十多处。

洪山戏有反帝反封建的光荣历史。在清朝光绪年间,施官区的彭岗埠胡锦先洪山戏班社,编演了《蒲包记》一剧,揭露清王朝草菅人命的罪恶,致使班社遭受劫难。在中华民国时期,兴隆乡姜有松洪山戏班社,一直在坚持演出反侵略、反封建压迫的戏剧,如《擂鼓战金山》、《三代血泪仇》等。

二、现代剧目

来安县从1941年到1945年,先后建立了半塔集业余剧团、施官青锋剧团、大众剧团、铜城剧团、汊涧×剧团、半塔干部职工子弟学校业余剧团等。演出了一批现代剧目,如《保家乡》、《送郎参军》、《从军记》、《河南灾荒》、《老虎走了又来狼》、《西安事变》、《生产互助》、《小尖头扯工不扯牛》、《吴满有》、《二流子转变》等。

1957年,来安县组建了洪山戏剧队,1958年成立专业的洪山戏曲剧团,除了上演传统剧目,还编演了一些反映现代生活的戏,如《远征高歌》、《万山红遍》、《红色儿女》、《东风号角》。同时,也挖掘整理了一批传统剧目,如《赶山塞海》、《金镯玉环记》、《陈英卖水》、《六部大审》。

洪山戏第一代演员:

朱月华 扬州霍桥人 已逝

赵小楼 江苏六合人 已逝

朱凤仙 来安相官人 已逝

潘秀英 江苏六合人 已逝

李安平 来安兴隆人 已逝

李安民 来安兴隆人 已逝

洪山戏第二代演员:

汤正田 来安兴隆人 已逝

姜有松 来安邵集人 已逝

吕正德 来安施官人 已逝

程 序 来安施官人 已逝

王大华 来安施官人 已逝

洪山戏第三代演员:

李文俊 江苏六合人 余正梅 来安独山人

冯秀芳 江苏六合人 已逝 万钊峰 江苏仪征人

龚守兰 来安相官人 冯有为 来安施官人

黄传生 来安新安镇人 石长富 来安半塔人

姚宝银 来安施官人 朱玉珍 来安人

李家明 来安新安镇人 谢庆华 来安施官人

吴素珍 天长市人

另:清光绪末年施官彭岗埠洪山戏班胡锦先来安人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