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地域文化>> 徽文化

徽文化

门歌简介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    】【收藏

门 歌 : 也叫“锣鼓书 ”。

流行于皖中、皖 东、皖西一带。相传明末即已形成。过去是穷人沿 门乞讨时的歌唱,故名:门歌。因内容多叙述新近发生的事件, 即兴创作,故又称“唱新闻”。

演唱 时以锣鼓伴奏。唱腔结构简单,为四句单曲体,分歌头、歌尾、歌身。歌身可上下句反复演唱,曲目 多同于庐剧,如《白灯记》、《休丁香》等。

其曲 调对庐剧的某些唱腔有一定影响。被誉为皖中南民歌的“活化石”,它的歌词完全是表演者根据生产、生活中的现实场景即时创作而来, 歌词一般是“望风采柳”,如见到人家门口一棵柳树,就唱“老板门前一棵柳,放下柳树打笆斗,打了笆斗量大麦,量了大麦酿烧酒,五湖四海结朋友。” 其语言幽默风趣,乡土味十足,表现方式则分为走街串户演唱,逢年过节玩花灯、划旱船时对唱等。

这种完全取材农民生活的独特艺术表现形式,曾经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被合肥及其周边地区的老百姓奉为主要的精神“食粮”之一。

合肥市有关部门近日透露:合肥市已初步确定将庐剧、门歌和洋蛇灯作为全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进行 申报。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