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目连戏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小 中 大】【收藏】
编者按:随着全球化趋势和现代化步伐的不断加快,保存和保护世界各国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呼声,近年来一直是国际社会有识之士的持续呐喊和奋斗目标,也是近年来正在逐步变为现实的全球性共识。特别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导开展的“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评审发布活动,使得包括中国在内的大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日益受到了整个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与重视。中国也以2003年初启动实施“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2004年批准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5年出台《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并部署建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体系”为标志,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引入了全面规范的快车道。
“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的领域十分广泛,涵盖的内容非常丰富。举凡口述传统及其作为载体的语言、传统的表演艺术、社会风俗和礼仪节庆、传统的手工技艺和技能、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与实践、包括涵容这些文化形态的空间与场所等等,都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范畴。我市这次申报的七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侧重反映了徽州文化遗产的历史传承面貌与当代保护措施。具有文献资料和宣传普及的多重价值与作用。
为了有助于读者认识与接近这些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增强民族文化自豪感,加强对这些民族文化遗产的认识与保护,我们将徽州目连戏等七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陆续介绍给大家。
祁门与目连戏的历史渊源
目连戏是一个古老的神怪戏剧种,因搬演“目连救母”的故事而得名。目连救母的故事最早见载于佛家经典,起源于西晋,唐代的《盂兰盆经》中也有记载。宋代有《目连救母》杂剧和敦煌《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相继问世,但对社会影响不大。目连救母的故事以戏剧的形式广为流传,以至在中国戏剧史上产生一定影响,与祁门密切相关。
自唐以来,祁门各地的僧寺和×一直兴盛,香火不断,×气氛浓厚,祁门西路也流传一个“萝卜救母”的故事。到了明代,祁门清溪人郑之珍,笃信佛教,为借戏曲宣扬佛理,劝人为善,以正社会之风气,在这些杂剧、变文、传说的基础上,于1579年撰写《新编目连救母劝善戏文》(简称《劝善戏文》)。因为戏文故事本身为民众所熟悉,其中所宣传的忠、孝、节、义为社会传统所认同,加上唱白质朴,广用民间土语、谚语,并穿插了筋斗、蹬坛、跳索、窜火等杂技表演,精彩刺激,所以《劝善戏文》一经搬上舞台,即受到大众欢迎,逐渐形成一个新的剧种——目连戏。
郑本目连戏一经产生,就在原徽州所属的祁门、休宁、石台、婺源、歙县、等地流传开来。最早组织班社演出的是祁门西乡的栗木村,接着徽属六县目连戏班社纷纷建立并组织演出,据初步调查,明清时期徽州及其周边的目连戏就有20个左右。且流传到江苏、浙江、江西、湖南、福建、四川等地,被许多地方剧种移植上演,如四川高腔《目连传》,绍剧《救母记》,莆仙戏《目连救母》。清康熙年间,皇宫也开始搬演郑之珍的《劝善戏文》。乾隆年间,张照参考郑之珍的原著,编撰宫廷大戏《劝善全科》,共240出,连演10天。而且,随着佛教的传播,目连戏甚至远传到东南沿海及川滇等地。今天徽剧、川剧、汉剧、婺剧、昆曲、黄梅戏、桂剧、湘剧尚保留目连戏中的《双下山》、《王婆骂鸡》、《哑背疯》、《老背少》等折子戏。目连戏300余年经久不衰,一直传至建国初期,在中国戏曲史上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
明清之际直到民国年间,流传在徽属六县的目连班社,不下数十个:其中影响较大、活动面较广的,除祁门、石台班社外(祁门箬坑的“马山班”、彭龙的“沥溪班”、渚口的“樵溪班”、以及清溪、环砂、奇岭等地班社和石台兰关乡“大宇坑班”、大演乡“高田班”、剡溪“同乐班”)还有歙县长陔的“韶坑班”、长标的“劝善班”、婺源庆源村的“舞鬼戏班”等。
在清乾隆以后,徽州徽戏蓬勃发展,清末民初流布在徽州各县的六十来个徽戏班社,也大多能搬演目连戏或能演一部分折子戏。休宁每年的五月初一的“五猖庙会”,万安镇农历正月十六日的“水龙庙会”,都必唱《目连救母》。屯溪阳湖溪滩,民国末年还演出了三天三夜目连戏,并由纸工扎成三十六个同人一样大小的鬼魂形象,由目连戏班大肆超度,盛况空前。
徽州目连戏基本内容
《劝善戏文》分上、中、下3卷100出,其宗旨是宣扬孝义,提倡行善。它描写了傅相一家人的命运,傅相行善而升入天堂,其妻刘氏不敬神明,被打入地狱,其子傅罗卜孝母情真,地狱寻母,历尽艰险,终于感动神明,救母脱离地狱。作者将儒家文化精神灌注到了目连救母这一佛教故事中,在大力弘扬故事原有的“孝”的理念同时,还增添笔墨,写目连辞谢朝廷征召,阐释了《孝经》等儒家典籍中“移孝作忠”的忠、孝两者的关系。又添设了目连未婚妻曹赛英矢志守节最终出家的情节,把传统妇女的“贞节”观也纳入了这个故事体系中,表现了徽州“程朱理学”的文化理念。剧本还以大量篇幅宣扬了佛教的“因果轮回”和道教的“阴阳二气”、“天命”等观念,三教教义融会贯通,内容相当庞杂,几乎囊括了当时传统社会所倡导的思想。
《劝善戏文》反映了徽州的风土人情,有着浓郁的地方色彩。据考证,剧中不少地名都有出处,如环砂城即历口乡的环砂村,4个强盗放下屠刀的地方即今日历口镇(原为彭龙乡)的马蹄岭,40里的黑森林即通往安庆的大赤岭。剧中唱白质朴,不避俚俗,广用民间土语、谚语是其特色之一。如“人善人欺天不欺,举头三尺有神明”、“但将冷眼观螃蟹,看你横行到几时”,这种不拘格式的语言,来自于社会民间,乐于为民众所接受,《劝善戏文》戏剧的广泛流行又丰富发展了地方语言,如剧中“刘氏婆”一词成为人们口头语中口是心非长舌妇的代名词。其次目连戏的演出形式与徽州民俗有着密切的联系,目连戏的演出时间一般都与庙会、迎神、祭祀等活动相结合,反映了强烈的×色彩,其表演形式和徽州民间的一些民俗活动融为一体。目连戏一般在开演前要进行“祭猖”、“清台”或“跑马”,正戏当中要穿插爬杆、窜火、叠罗汉等民间杂耍,正戏结束时要举行声势浩大的“赶鬼”,而“祭猖”是民间“五猖会”活动的一部分;“跑马”是民间灯会形式;爬杆、叠罗汉之类,是民间逢年过节的喜庆习武活动;“赶鬼”或“叫魂”则是民间的巫婆神汉给人看病除灾的一种手段,值得称道的是,目连戏武技高超的特点,为后来徽班武戏表演奠定了基础,这也是最为吸引观众的地方之一。
制品及作品等相关器具
1.演出道具:目连戏演出道具均为演出前由戏班中老艺人现扎,演出结束后要集中到村口焚烧,因此,演出道具的传承非常重要。
2.演出剧本:《新编目连救母劝善戏文》明庠生郑之珍著,叶宗泰校,明万历十年(1582)新安高石山房刻印上、中、下三卷100出,共三册。现仅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黄山市博物馆(残本)、祁门县博物馆有藏本。郑本目连戏木刻版(虫蛀)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由国家征集保存在安徽省博物馆。基本特征:地域特征明显,目连戏的作者是徽州人,因而剧本反映了徽州的风土民情,它不仅来源徽州农村生活实际,而且融入到徽州民俗风情中去,有着浓郁的地方文化色彩。流传发展广泛,徽州目连戏起源于祁门,由于目连戏内容通俗易懂,又有为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杂耍,出神入怪等表演形式,因而流传很快。流传的范围到达徽属六县以及邻省、邻县地区。说它广,一是班社分布广,二是演出活动广。已发现的目连戏班即有20个左右,演出时间长可达七天七夜,演出规模大。
3.演出唱腔古老:基本唱腔是“弋阳腔”。明中叶流行于徽州一带的“徽池雅调”,即徽州腔、青阳腔,还有很大一部分唱腔是来自当地或外地流传的民间小调,还有的唱腔与齐云山的“道士腔”非常相似。以鼓击节,锣钹伴奏,不用管弦,上寿时则用唢呐。
4.吸收民间艺术,演出形式多样化: 目连戏武技高超,熟练地吸收了民间武技杂耍,能走索、跳圈、窜火、窜剑、蹬桌、滚打等。并把这些技巧融汇到剧情当中,成为表演武戏的特殊招式,为后来徽班的武戏表演奠定了基础。
5.大多传承有序:演出班社大多以宗族为单位组班,即一个班社均由同宗同族的人氏组成,外姓人不得加入。还有一个独特的特征:在目连戏的演出中演员既是观众,观众也是演员,演员和观众浑然一体,台上台下打成一片。
徽州目连戏主要价值
1.历史价值:有关目连的故事最早源自公元一世纪印度著名诗人、剧作家马鸣创作,至迟在五世纪前传入我国西域,因缺少戏剧因子,变化为故事流传。徽州目连戏的产生于明万历年间郑之珍(1518-1595)作《新编目连救母劝善戏文》,至今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了。长期以来,目连戏作为一个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一个戏曲,在徽州及其周边以至后来流转至大半个中国,都具有很强的生命力。从关于目连戏的发展史可以看出徽州文化的一个缩影,为广大专家、学者研究徽文化提供了大量的历史资料。
2.文化价值:徽州目连戏作为徽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无论是从目连戏的创作者郑之珍,还是剧本中所描写的剧情及人物,都是与徽州紧密相融,特别是他的产生、发展与徽文化的发展相交融,反映了徽州的风土人情,有着浓郁的地方文化色彩,徽州目连戏本身也是一种徽文化。流传下来的戏剧文本及木刻版为研究我国戏曲史提供了的重要史料。
3.艺术价值:目连戏是个复杂的文艺现象,是各种思想历史积淀,它涵盖多元思想,包容多种艺术。在思想内容方面,具有广泛性、多科性和涵盖性,是个宽大的载体,溶合儒、释、道三家思想;在艺术形式上,目连戏演出时,有脚色行当、唱做念打,包容各种杂技、歌舞、百戏,以及大量的民间风俗,并注意人物性格的刻画和矛盾冲突的安排,具有结构艺术的整体性。堪称我国戏曲史上的活化石。
4.现实价值:徽州目连戏传承至今,有它特定的社会、历史和文化环境。今天,目连戏及戏班的发展创造了一定的物质条件。如何在失去生存环境的情况下如何更好的创新发展,以发挥它的经济价值,应该是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发展的基础。首先,要做好徽州目连戏的发掘,保护宣传好这一古老戏种,并设法创新发展。其次,依托旅游开发,组建一支业余目连戏演出队伍,为外来旅游、研究团体表演。另外,争取政府和有关学术研究中心的投入,为目连戏的继续传承发展下去创造物质基础。
徽州目连戏濒危状况
1.传承后继乏人:唱腔古老,难懂难唱难学,是人鬼神相融的三界演出,一般人不愿出演。基于此,抢救保护的力度亟需加强。
2.缺乏演出土壤:在文革时被当做迷信给予打击,从而在徽州失去了传承的土壤,这种一般祈神还愿,随着农村的观念变化,同样也失去了演出机会。再由于交通闭塞,旅游没有形成气候,因此也没有演出空间。
3.缺乏创新意识:目连戏所宣扬的内容具有时代局限性,符合当时条件下群众的思想意识,并能为当时的封建统治阶级所允许,有它存在和发展的背景。但是,随着现代社会文明的高速发展,农村群众文化生活的进一步丰富多彩,目连戏的发展继承空间很小,已逐渐退出舞台。虽然我们已初步做了些保护研究工作,但缺乏系统、专业的规划和保护。随着时间的流失以及当地戏班一些老艺人的相继老去,如果我们不能“汲取精华、去其糟粕”,创新发展的话,我们将丧失这一古老剧种。
专家论证推荐意见
安徽大学戏曲专家朱万曙说:目连故事和目连戏在中国流传久远,但集大成并编撰为戏文流传的则是明代徽州祁门人郑之珍。郑本目连戏一经产生,就由当地栗木村最早搬上舞台,接着在原徽州所属的六县流传,进而流传到江苏、浙江、江西、湖南、四川等地,300余年经久不衰,在中国戏曲史上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而徽州也成为目连戏最重要的流传地。
徽州目连戏作为徽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产生、发展与徽文化的发展相辅相成。徽州目连戏无论是郑之珍本还是民间抄本都反映了徽州的风土人情,有着浓郁的地方文化色彩;流传下来的文本及刻版为研究我国戏曲史提供了重要的史料。在艺术形式上,有脚色行当、唱作念打,包容各种杂技、歌舞、百戏、民俗,并注意人物性格的刻画和戏剧冲突的安排,具有结构艺术的整体性。徽州目连戏在明代后期就开成了走索、跳圈、窜火、窜剑、蹬桌、滚打等表演武戏的特殊招式,它们也为后来徽班的武戏表演奠定了基础。
徽州目连戏堪称我国戏曲史上的活化石,是一份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值得抢救、挖掘、保护和继承。特此郑重推荐“徽州目连戏”申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 上一篇:徽州民歌集粹
- 下一篇:安徽山水—李白送汪伦之地泾县桃花潭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