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地域文化>> 湖湘文化

湖湘文化

湖湘溯源—一位老人眼中的长沙名人故居(四)

以稿换稿】  作者:佚名   发布:2015年04月15日   阅读: 次  【繁体中文】【   

原广益中学校长曹孟其先生,湖南名士,又任湖南孤儿院院长多年。该院在韭菜园,今已不存。他多方筹集资金,抚养孤儿。院中养植菊花千本,每年秋季举办菊花会,邀请高官、富商参观,门票高价,以其收入作办院经费。曹孟其先生长住院中,善书童体,看似小儿书写,东歪西倒,其实自成一体,放纵不羁,独开生面。我上小学时,秋季旅游,几次到孤儿院看菊花,曹院长亲自接待,还讲话,导游,招待茶水,发点心。曹先生是我的父执辈,又是校长,我结婚时,他送我《孟父春秋》一册,那是他的自传,讲的是如何刻苦自学,可惜后来丢失了。

张曙故居

1936年,音乐家张曙来明德中学任音乐教员,他在北正街旁的紫东园租了一所住宅,成立“紫东艺社”,与一些音乐家一起教唱抗日歌曲,有刘卧莲、黄源洛、翟翊等人参加,举行了多次音乐会。

吴芳吉故居

白屋诗人吴芳吉,1920年应胡子靖之邀,来长沙明德中学任教,同时兼任湖南第一师范、稻田及周南女中各校国文课程。胡子靖对他关怀备至,安置在明德教师宿舍与刘永济等同住。在此五年,写诗数十首及论述多篇,又办文学期刊《湘君》,与刘永济等发起捐资于该校池塘中建楚辞亭。柳诒徵称吴在长沙五年是进步最大的五年。宿舍在今通泰街泰安里井巷子(明德经费困难时卖出,后虽收回一部分,此处仍未收回)。如今旧屋虽在,却已破旧不堪,这里的居民却不知道有大诗人吴芳吉、大文学家刘永济、大哲学家金岳霖、大音乐家黎锦晖曾在这里居住、活动。

药王故居

孙思邈,唐时人,通医术,识药材,人称药王,相传晚年隐居长沙。后人在所居处建药王宫。宫后有竹林小亭,幽静可爱,有集杜诗联云“身世双蓬鬓;乾坤一草亭”,此地遂名药王街,相沿至今。清代及民国时期的滇黔会馆、滇黔小学在深巷之中,建筑精美,材质极佳。1949年前后,长沙市“小教地下党支部”及“小教联”常在此开会,我曾参加几次。现已拆除,似觉可惜。

真西山祠

1949年9月,我到城西二校工作。该校位于长沙市西区路边井,校舍狭小,几班学生。后来,此校改名路边井小学,校区没有扩展,校舍却已更新。又若干年,该校已撤销,校舍成为居民楼。至2005年,又改成一座菜场。

往前追溯,路边井小学校址即宋代熊湘阁旧址,后建李忠烈祠,以纪念南宋末年殉国的潭州知府李芾。

又有真西山祠在南墙湾旁的天妃宫侧,直到上世纪70年代末亦为小学。真西山祠,奉祀的是宋代的贤良太守真德秀西山先生。其祠因战乱等原因,几废几建,可见百姓爱戴深挚。七百多年后,有西山先生后裔军医真刚仁先生之父来长沙访寻乃祖遗迹,过水陆洲,因见百姓生病缺医少药,又过江不易,遂在江神庙拱极楼遗址前建屋一栋,一家挂牌行医,口碑载道,可谓遗德千年。

蜕 园

唐代湖南的“破天荒相公”刘蜕中进士后,官至左拾遗,在家乡长沙建造了一座庄园,取名蜕园。

至清末,宁乡周达武提督购得蜕园,后请匠师建造一座苏州园林式宅院,仍名蜕园。宅院大门前临通泰街,正屋几进平房。正屋之后是花园,面积达30亩。北至西园,西临泰安里。有池塘、流水、石拱桥、长桥、思源亭、湖心亭等。池中荷叶田田,夏日莲花开放;池边垂柳依依,又有古樟、红枫、玉兰等乔木满布园中,石山堆砌,曲径通幽。每至夏秋,白鹭翔集,风景极佳。

1905年,周达武之子周家纯留日回国,因感妇女受压迫最深,商得岳父魏光焘及夫人魏湘若的同意,开办周南女学。来上学的多是大家闺秀,有鉴当时历史情境,只好垂帘授课。辛亥革命成功,周家纯改名朱剑凡,周南女学改名周南女子中学,朱剑凡将蜕园全部捐献,毁家兴学。“文夕大火”,周南校舍、蜕园旧居大部被毁。抗战胜利修复办学。

我在周南附小工作两年,办公室即在木桥桥亭之上。上世纪50年代,填了池塘,拆了桥、亭,无复旧时景观了。而周南中学的创办者,国民政府曾发褒奖令,表彰夫妇毁家兴学,人民政府则称朱剑凡为革命教育家。

【来源:网络整理】

 

文秘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