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地域文化>> 岭南文化

岭南文化

潮州歌册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    】【收藏

潮州歌册是潮汕地区民间说唱文学的一种,由唐代以来的潮州弹词演变而成。歌文都用潮汕方言编写,有曲有白。一般曲文多为七字句,四句为一组,押韵以组为单位。流行于潮州方言区。潮州歌册的内容多为历史故事及民间传说,也有一些反映地方题材。以改编的为多,创作相对较少。比较流行的有《苏六娘》、《英台仔》、《张古董》、《吴忠恕》、《过番歌》、《隋唐演义》、《包公出世》及《正德君游江南》等。

《吴忠恕》写吴忠恕于清咸丰四年(1854年)在潮州彩塘起义反清的故事,唱文流露出对最终被清廷镇压的吴忠恕有一定的同情,具有进步意义。《新中华革命军缘起》也是创作作品,写辛亥武昌起义的故事。但歌册的艺术加工还嫌不够,缺乏故事结构。作者突出了孙中山、黎元洪等人物形象,在宣传辛亥革命方面有积极作用。从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开始,随着广东革命形势的发展,不少革命者利用潮州歌册这种歌颂澎湃的革命斗争精神,鼓舞人民群众对敌斗争。抗日战争时期出现《南澳光复记》、《保卫大潮汕》等,激励人们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革命斗争题材使潮州歌册成为现实斗争的武器。

潮州歌册的演唱非常简单,不需任何乐器伴奏,调子也比较平直,一般不必经过专门训练就能掌握。演唱潮州歌册并不是一种表演,,而是一种自娱活动。这种形式非常适合潮州地区文化不高、以做手工度日的妇女群众,她们可以边做手工边听歌唱。旧的歌册多宣扬孔孟之道,妇女们通过歌册,颇受封建礼教的熏陶。对“妇道”特别注重,形成潮汕很有特色的一种社区文化现象。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