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地域文化>> 岭南文化

岭南文化

佛山酱园业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    】【收藏

酱园业供奉制酱始祖夏泰为祖师。在佛山,旧时,每年农历八月二十六为祖师诞,惯例此日为“饮行”,同行业集会酒楼饮宴。每月初一、十五各酱园铺店、作坊,均设酒肉菜肴犒赏职工。

酱园生产各式酱油、豉酱和调味品。开办酱园都自有晒场,以特制的陶瓷石桶、青缸、底盆、月盆、盆桶为生产工具。20世纪60年代前,全行采用原始的露天日晒,天然发酵为生产方式。将黄豆浸泡蒸煮,冷却后加面粉拌匀,经捞黄、松黄、出落缸、加盐水暴晒至发酵成熟,第一次抽出的液汁即为头等抽油(酱油);加盐水再晒,抽出第二次的液汁为二等抽油;再加盐暴晒,抽出第三次的液汁为三等抽油。

酱园店老板大多自己当师傅,掌管生产技术及经营。大中型酱园一般没制酱师傅一人(老板兼),二手(助理技工)一人,行街(推销员)一人,铺面(售货员)两三人,打杂(送货员)三四人,掌柜(收款员)一人。职工除工钱外,另外发给光彩金(理发钱),行街另发鞋金。

各酱园店注重创制自己独特的名牌产品,如“同茂豉油霸”、“茂隆豉油皇”、“新栈皇后生抽”、“海天草菇抽”等等。产品注重包装和广告宣传。销售采取薄利多销,先货后钱,定期结算,回扣佣金(俗称“炮金”),端午节、中秋节、春节还给客户馈赠礼品,年终结账打折扣等办法,以维系买卖。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