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迹寻踪—古窑风情
【以稿换稿】 作者:佚名 发布:2015年04月15日 阅读: 次 【繁体中文】【小 中 大】
站在清名桥向东南远望,一色碧绿,绿树成行,粉墙黛瓦的江南民居,或随路延伸,或依坡起伏,或沿河滴翠。在这簇簇绿色中,敞露着一座座窑墩陈迹,这就是“古窑披翠”的景观。
明清时期,随着官府建城筑墙、民间造桥建房的需要,无锡的烘窑造砖行业应运而生。古窑所在的大窑路地区,西临古运河,北靠伯渎港,河道四通八达,河岸平坦,水运十分便捷。附近土质优良,适宜制砖造瓦,人们就地挖土建窑,自制土坯晾干烘制,以后逐年增加,形成规模。
至清代已集中200多座“蒙顶倒焰窑”,其时有“横十里竖十里”之说,窑座群集在纵横二三里方圆之内,为苏南仅有。 当年的烘窑业是无锡地区的手工业先驱,兴旺时期,直接和间接从事窑业生产的工人达万人。民间曾流传过一句俚语,叫做“窑荒十八行”,窑业兴则十八个行业兴,窑业衰则十八个行业衰,可见,当时窑业在无锡的地位是何等的举足轻重。
窑工工作十分艰辛,且时有险情。家乡的亲人惦记窑工,思念窑工,思乡、思人感触通过吴地山歌的形式表露无余。明代冯梦龙编《山歌》集中,一首《桂枝儿》唱道:“送情人送到无锡终,叫一声烘窑哥,一般窑怎烘出两样货,砖儿这等厚,瓦儿这等薄,厚的是啥人呀?薄的就是我。”其词凄婉缠绵,感人肺腑。
古窑是明清乃至近代手工业发展和社会文化的见证,坐落在沙巷3号的十九世纪中期建造的窑业公所,如今保存完好,这座石库门结构的建筑墙厚如堡,风格雄浑凝重,如能在此地建成窑业砖瓦历史的博物馆,那是很值得观瞻的。
【来源:网络整理】
- 上一篇:古迹寻踪—牛塘窑·胜子岭·点将台
- 下一篇:古迹寻踪—寻访阿炳墓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