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墨精要>> 文史撷英>> 地域文化>> 吴文化

吴文化

文化行旅—围墙内的乌镇

以稿换稿】  作者:佚名   发布:2015年04月15日   阅读: 次  【繁体中文】【   

在夏天炫眼热辣的阳光下,一道围墙把乌镇严严实实挡在视线之外。乌镇增添了几分私密性和神秘感。崭新的白楼轩昂而亮丽,使人想到这不是一个古老而质朴的小镇,而是一个格调不高的公园。广场上有一组深褐色的群雕,几个穿着旧时服装的男女在一道河流边担水、洗浣,传递着江南小镇最具有本色的特征。

围墙里面的乌镇可以看出来经过精心的整治,公园化的痕迹随处可见。从入口处进去能看到一大片新建的仿明清时期的建筑,有谷仓,有茶楼,有商铺,有客栈,虽然在刻意显示江南古镇的气质,但在它装模作样的外表下,由于缺乏历史气息,一眼就看出它们不过是没有灵魂的驱壳。小镇原来和田野相连的河岸是最富野趣的,草木应该是随意的自由的不规则成长的,但现在经过人工的修剪,成了失去野性的贵族化的茂林修竹。乘船驶过几个河湾时,使人恍然来到一个很优雅的地方。一顶架在水草地上没有栏杆的木板栈桥,和另一顶红色的木桥显得过于现代而华丽。几顶石桥(尤其是一顶风姿不凡的带廊棚的双桥)和几座似宫如殿的标志性建筑,几座颇为别致的亭台,虽然经过“做旧”处理,但仍掩饰不住它们某些部位露出来的年轻的肌纹。

然而,乌镇的修缮和整理还是基本符合这个小镇的整体个性。它的基本气象,它的核心的文化遗存和建筑遗存还是较为完整地保留了下来。虽然经过某种程度的加工、粉饰和完善,但应该说还是原生态的。

和其他江南小镇一样,乌镇的特色建筑是石桥、石板路、廊棚、幽深的小弄。这些河道经济、水乡生活的衍生物,通过可视或不可视的缝隙渗透出一种充满沦桑感的古老气息。特别是乌镇两条主街依然是一派昔日的历史风貌,它们完全可以作为一种远年标帜而存在。你可以在这里追溯,可以在这里探寻,可以在这里发思古之幽情。走在乌镇的主街上,令人神往的是久远的老宅,纵横交错、四方相连的麻石小巷。街不算长,但它跨越的时间和空间是无法用长度来丈量。乌镇是茅盾的故乡。在这里,你可以想像少年沈雁冰在这些街巷悄悄穿行的足迹和情景,你会寻觅林家铺子的影子,可以体验林老板这一类小商人的生命承受之重。和周庄相比,乌镇招徕游客的商店少得多,我们没有见到商旗飘飘,市声沸沸,无序拉客的混乱景象。这使乌镇街头的古风没有因为现代旅游经济的盲目火爆而受到过度的侵袭。相比之下,周庄在这方面确实太放纵了。

乌镇的历史感还表现在一些已经消逝的老店铺的复原上。其中有药店、当铺、染坊、园木店、米行等,包括类似林家铺子这样的杂货店。这些老店俨然老派十足,装饰、格局、招牌、家具都是过去的式样。作为一幅历史的画面点缀在这条老街上,人们是会饶有兴趣的。但由于它们没有生命,没有生气,因而怎么看,也只能是一件呆板而死寂的道具和模型。

我小时候去过几次江阴皋岸镇姨母家。虽然是上个世纪60年代初期,但旧时代遗留下来的生活习性还很浓郁。短短一条街,可以说和三四十年代的样子没有多大改变。但对于我来说,仍有着足够的兴味和好奇。我常常在一家铁匠店前长久驻足。那在铁匠锤子下伸缩着变化着的红铁块,以及那向四周猛窜的火焰,“好像站在火里的魔鬼似的,像劲头十足的铁锤一样结实、有力、欢畅”(莫伯桑语)的铁匠师傅都令我深深着迷。现在,我站在乌镇街上的店铺前,非常想寻找到少年时代的那种如痴如醉的感觉。可以坦白地说,我找不到。一家店一件东西可以完全复原到原来的形态,但站在火里的有力、欢畅、结实的铁匠师傅以及像泥巴般柔软的红铁块能够重演吗?这是不太可能的。

乌镇还有一道风景是最有魅力最能打动人,那就是水阁。像其他江南水镇一样,乌镇也拥有自己的河流和水系。横穿乌镇的一条河虽不开阔,但显得平静而清澈,这是一条灵动的风情古朴的河。水阁凌河而建,它是民居延伸至河面的简朴的建筑物。仅仅是在河床上用几根木桩或石桩作柱,上架横梁,搁上木板,三面开窗,黑瓦盖顶。它们密密地挨挤在一起,沿着河面伸展开来,烟水葱茏中透出古拙、宁静而森雅的意象。

水阁是乌镇的经典。那条穿镇而过的河道是小镇的母亲河,是小镇沸沸扬扬的生命热源。乌镇人对河道,对水有一种特别亲昵的感情。为了更贴近水,他们把自己和河道的距离尽可能缩短,于是,水阁出现了。在这里,凭窗而倚,可观河道风光;临河而卧,可听水声訇訇。一间三面临河的小屋,犹如乘着一只无桨无楫、永不飘荡的小舟,在这里让心灵融入河流的清凉空明,融入水的滋润,水的抚慰,水的毓秀。

水阁之所以是水阁。更重要的一点,在于它们不是死寂的呆板的道具和模型,它们是活的,有生命的,有那样一股气息在支撑。它们是民宅的一部分,小镇居民还住在里面。在水阁,乌镇人和河水仍然肌肤相亲、须臾不可分离、充满着人间烟火气,有着凡俗的血肉感。

这是弥漫在水阁一种不易觉察但能够感知和体验到的东西,有了水阁,乌镇就足够了。即使它被围墙围住,即使某些地方有脱离生活本质的矫情和夸张。

【来源:网络整理】

 

文秘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