殡葬文化,北京农民的丧葬习俗(五)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小 中 大】【收藏】
五、金执事,即金卧瓜、金立瓜、金钺斧、金天镫、金拳、金掌、金兵符。
六、清道、飞虎、飞龙、飞凤、飞熊、飞豹、飞鱼、飞鳌、粉棍、格漏、鸣锣等不同图案的大旗,共十一对。
七、五半堂或三半堂执事。每半堂有缎子绣花大伞六柄,绣花片幡六把。(五半堂即各三十把;三半堂即各十八把)。
八、四人抬影亭一座,内悬死者放大影像。
九、四人抬引魂轿一乘,内供死者牌位。
十、影亭、魂轿之间用三把红缎绣花大伞间开,谓之“座伞”。每把“座伞”均用二人用黄绸子带“拉幌”。
十一、官鼓大乐一班(同满人)。
十二、清音锣鼓(细乐)九名,二人抬一小鼓,四人吹笛,一人打小锣,一人手打皮鼓指挥。
十三、番(喇嘛)、道(道士)、禅(和尚)。
十四、孝子、孝孙,大殡讲究有帷幄,即支一白布帐子,雇人举着,人在里面,外人看不见。夏天则雇人举一白布凉棚,以遮烈日。
十五、大杠,三十二人、四十八人,乃至六十四人不等。杠用红色油漆涂成,通常用红缎寸蟒或红缎绣花官罩,罩架的上面四角,用四个龙头兽口,谓之“吞口”,吞口下挂有四个编织的花穗,谓之“绺穗”;还有四人用手拉着黄绸子,谓之“拉幌”;罩架顶中央有个木制的金色大“火焰”;官罩周围有四人用竹竿打着四杆方旗,谓之“拨旗”,该旗有红的、兰的两种颜色,俱书杠房字号,如“日升杠房”、“合成杠房”等。随着大杠四角行走,路上空间遇有障碍物即由这四人用拨旗拨除。另有四人背了高约二、三尺高的凳子各一,金漆雕刻。如果灵棺中途停留,即将此木凳放好,把灵棺垫起来。
杠前除孝属外,送殡的亲友都可执绋。即用白布两条,一头结在杠上,一头拉到前边,由亲友们并排拉着走。执绋人身穿孝衣或戴白花。
十六、“后拥”,即将若干干戈钺斧执事用黄绦子连系成一排,由人举着.
十七、送殡的车马、轿子。
执事头分大、小头目,他们都身穿肥大的红锣衣,头戴高筒的红锣帽,手持大锣。行进中,大头目手执小旗,上书:“催压执事”来压阵。小头目都在仪仗执事队伍中,来回巡视,鸣锣指挥,使之前后左右,步调一致。打执事的都必须按锣声快慢行动。北京有句老话,叫做“在家不听父母话,出门但听一声锣”。打一声是开步走,打乱槌是停下来。走开时要有一定的间隔距离,前后对正,左右看齐,不准乱走,否则就会受到头目的打骂。
无论满汉,大殡当中都有松活、纸活、花圈、□联、匾额,这一般都放在前边或夹杂执事的中间。民国以后,满汉响器、执事混杂,出大殡的光讲排场、阔气,不太注意自己民族传统习惯。民间特大殡葬行列的顺序大致为:
一、□联,雇人用竹竿举着,有的一人举上联,一人举下联,并排而行;遇有人少而□联多时,就一人举一付,前边正面一联,后边背面又一联。□联数目不限。从一对至数十对乃至百对不止,名人送的□联放在最前边。
二、匾额,一般都是从冥衣铺裱糊出的纸匾,出殡时将匾额放在彩亭里,一亭放一额,每亭由二人抬着行进。
三、花圈、名人、近亲送的花圈一般都挂在官罩的四角上;一般人送的花圈、花篮则雇人举着。
四、纸活:
1、开路王一对,打道鬼一个;
2、喷钱兽;
3、金童玉女(金童执幡,玉女提炉);
4、灵人,厨子、老妈儿、使唤丫头、使唤小子各一;
5、尺头桌子(绸缎衣料、金山银山、文房四宝、古玩陈设,均摆在这种尺头桌子上)若干抬;
6、四季花盆若干对;
7、其它纸活,如筵席、戏出等(戏出通常是糊些《三娘教子》,等表达父母养育之恩的戏剧。)
五、松活:
1、松狮子;
2、松亭盖;
3、松骆驼;
4、松狗;
5、松扎和合二仙;
6、松扎鹤鹿同春;
7、松扎八仙人;
8、松扎二十四孝等等。
六、清道、飞虎、飞龙、飞凤、飞熊、飞豹、飞鱼、飞鳌、粉棍、格漏、鸣锣等不同图案的大旗,共十一对。
七、五半堂或三半堂执事。每半堂有缎子绣花大伞六柄,绣花片幡六把。(五半堂即各三十把;三半堂即各十八把)。
八、四人抬影亭一座,内悬死者放大影像。
九、四人抬引魂轿一乘,内供死者牌位。
十、影亭、魂轿之间用三把红缎绣花大伞间开,谓之“座伞”。每把“座伞”均用二人用黄绸子带“拉幌”。
十一、官鼓大乐一班(同满人)。
十二、清音锣鼓(细乐)九名,二人抬一小鼓,四人吹笛,一人打小锣,一人手打皮鼓指挥。
十三、番(喇嘛)、道(道士)、禅(和尚)。
十四、孝子、孝孙,大殡讲究有帷幄,即支一白布帐子,雇人举着,人在里面,外人看不见。夏天则雇人举一白布凉棚,以遮烈日。
十五、大杠,三十二人、四十八人,乃至六十四人不等。杠用红色油漆涂成,通常用红缎寸蟒或红缎绣花官罩,罩架的上面四角,用四个龙头兽口,谓之“吞口”,吞口下挂有四个编织的花穗,谓之“绺穗”;还有四人用手拉着黄绸子,谓之“拉幌”;罩架顶中央有个木制的金色大“火焰”;官罩周围有四人用竹竿打着四杆方旗,谓之“拨旗”,该旗有红的、兰的两种颜色,俱书杠房字号,如“日升杠房”、“合成杠房”等。随着大杠四角行走,路上空间遇有障碍物即由这四人用拨旗拨除。另有四人背了高约二、三尺高的凳子各一,金漆雕刻。如果灵棺中途停留,即将此木凳放好,把灵棺垫起来。
杠前除孝属外,送殡的亲友都可执绋。即用白布两条,一头结在杠上,一头拉到前边,由亲友们并排拉着走。执绋人身穿孝衣或戴白花。
十六、“后拥”,即将若干干戈钺斧执事用黄绦子连系成一排,由人举着.
十七、送殡的车马、轿子。
执事头分大、小头目,他们都身穿肥大的红锣衣,头戴高筒的红锣帽,手持大锣。行进中,大头目手执小旗,上书:“催压执事”来压阵。小头目都在仪仗执事队伍中,来回巡视,鸣锣指挥,使之前后左右,步调一致。打执事的都必须按锣声快慢行动。北京有句老话,叫做“在家不听父母话,出门但听一声锣”。打一声是开步走,打乱槌是停下来。走开时要有一定的间隔距离,前后对正,左右看齐,不准乱走,否则就会受到头目的打骂。
无论满汉,大殡当中都有松活、纸活、花圈、□联、匾额,这一般都放在前边或夹杂执事的中间。民国以后,满汉响器、执事混杂,出大殡的光讲排场、阔气,不太注意自己民族传统习惯。民间特大殡葬行列的顺序大致为:
一、□联,雇人用竹竿举着,有的一人举上联,一人举下联,并排而行;遇有人少而□联多时,就一人举一付,前边正面一联,后边背面又一联。□联数目不限。从一对至数十对乃至百对不止,名人送的□联放在最前边。
二、匾额,一般都是从冥衣铺裱糊出的纸匾,出殡时将匾额放在彩亭里,一亭放一额,每亭由二人抬着行进。
三、花圈、名人、近亲送的花圈一般都挂在官罩的四角上;一般人送的花圈、花篮则雇人举着。
四、纸活:
1、开路王一对,打道鬼一个;
2、喷钱兽;
3、金童玉女(金童执幡,玉女提炉);
4、灵人,厨子、老妈儿、使唤丫头、使唤小子各一;
5、尺头桌子(绸缎衣料、金山银山、文房四宝、古玩陈设,均摆在这种尺头桌子上)若干抬;
6、四季花盆若干对;
7、其它纸活,如筵席、戏出等(戏出通常是糊些《三娘教子》,等表达父母养育之恩的戏剧。)
五、松活:
1、松狮子;
2、松亭盖;
3、松骆驼;
4、松狗;
5、松扎和合二仙;
6、松扎鹤鹿同春;
7、松扎八仙人;
8、松扎二十四孝等等。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 上一篇:殡葬文化,北京农民的丧葬习俗(四)
- 下一篇:殡葬文化,北京农民的丧葬习俗(六)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