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传统文化>> 祭祀文化

祭祀文化

墓碑、墓志和墓志铭(二)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    】【收藏

(三)神道碑、无字碑
  神道碑旧时多建立与坟墓有一定距离的墓道前。外建碑亭或厅堂称享堂,以避风雨日光的侵蚀,它兴于汉,盛行于唐、宋、明、清。用于歌颂封建统治阶级上层人物的,后来也有用于赞颂德高望重的×、道士或技艺超群的各类专家学者的。碑文较长而古板,后把刻在该类碑上的文字称为神道碑,成为一种文体。东汉蔡邕、唐代韩愈是这类文章的大手笔。
  历史上帝王、将相、士子名流,谁不想被人歌功颂德、百代流芳呢?死后由亲属约请文人墨客撰写碑文、墓志、墓铭,勒之金石,播之丝声。但也有少数人反其道而行之,即死后陵冢坟墓前只立块“无字碑”。历史上有三位著名的人物墓碑是无字的。即东晋名士、军事家谢安,唐代女皇武则天,宋代大奸臣秦桧。  
  谢安是淝水之战东晋方面的总参谋、总指挥。曾以少胜多击败了声称“投鞭可以断流”的后秦的符坚,巩固了东晋的政权。功成后退居东山,人们认为他的功劳太大,不是一块墓碑能记述得了的,所谓“丰功伟绩不胜记也”。 
  武则天的无字碑说法各异。武则天称帝前曾为自己创造一个新字作名字即武照,含两眼望天有目空一切之意。她认为自己的功劳比天高大,一块石碑难以包容,一字不记,也能与天齐,永垂青史。另种说法是,她认为自己当了几十年皇帝,权大威严,谁也不敢批评她,故而死后立下无字墓碑,一片空白,让后世评说其功过。还有种说法,她读过很多书,儒家的清高、道家的无为、佛家的色空等思想对她都有影响。被称为至圣先师的孔丘就宣称“述而不作”。魏晋士子崇尚名节孤傲,唐代礼部尚书赵崇以“标质堂堂,不为文章”,号为“无字碑”,受到当时的士大夫的推崇。武则天也许会认为“无字碑”是一种清明高尚的象征。
  秦桧的墓碑无字。是因为他力主降金,卖国求荣,并害死抗金名将岳飞父子等人,坏事做绝,他死后无人愿为他撰写碑文。墓碑只有空白,当时人们议论,他的名字都是邪恶,给他刻碑,会弄脏工具,他的墓地被称为“狗葬村”,足见人民群众的爱憎分明。
  明十三陵中有七.陵无字碑。即长、献、景、裕、茂、泰、康七个陵门前的无字碑,都是在嘉靖年前后六年建成。嘉靖皇帝一心想得道成仙,连朝政都不想料理,那有心思去找人撰写碑文,以后的皇帝见祖宗碑上无字,一是不好冒然自己下笔,也不想找人撰写,还要审阅,二是见怪不怪,少管闲事。七陵无字碑随它去吧!  
  (四)碑文(志铭)的影响 
  经过两千年历史的陶治,碑文(志铭)已形成一座特殊的文化宝库。对后世诸多学科、社会风尚等方面都具有深远的影响。古时的帝王、将相、豪绅富贾活着享尽人间富贵,死后还要继续享受(尽管是不可能的)。在物质上(含生灵方面)君王死后,除了让自己喜爱的大臣、武士、嫔妃殉葬外,还把大量的金玉珠宝也埋在墓中。秦皇杀“三良”(三个良臣)陪葬,国人以歌谣表示抗议,也是对三良献上的挽歌或口传墓铭。秦皇兵马俑坑已列人世界奇迹,据测有待发掘的秦陵其他部分,将更会使全球惊叹。秦陵的穷奢极侈,堪称举世无双,而秦始皇却未能像汉以后的统治阶级那样,死后也要占有人间的精神产品(虽然死后就不可能占有)以美丽动人的文词,把死者赞扬,为超越时空,可以勒之金石,播之诗乐,或以浓色重彩在墓道墙上绘起壁画(多是让死者升天,与神话故事相结合的内容)或在墓中与崖石上选像,让死者与佛道神仙为伍。于是历代都有大批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雕塑家为之服务。文人们为了获得较丰厚的润笔费或酬金,不惜牵强附会,编出溢美过誉之辞,写出标新立异的字体,制出巧夺天工的碑刻或雕塑。东汉学者、书法家蔡邕坦诚地表白过:“吾为天下碑文多矣,多有惭容,唯郭有道无愧于色矣,”他写了一辈子的碑文,只有一篇《郭有道(名泰、字宗林)碑文》是名副其实妁。唐代韩愈被苏轼称为“文起八代之衰,道齐天下之溺”的思想家、大文豪,他与蔡邕并称古代位两碑文大师,一生写了大量碑文,而千古传诵的只有《柳子厚(宗元)墓志铭》。宋、明、清等时代,著名文人写的碑文,真是汗牛充栋,却只有明代文学家张溥写的《五人墓碑记》脍炙人口。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