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碑、墓志和墓志铭(三)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小 中 大】【收藏】
墓碑催生了碑文、墓志、墓志铭、神道碑的文体。碑文、墓志又推动了人物志、地方志乃至传记文学。墓志铭又衍生了铭类文体,为诗、词、曲特别是抒情诗、骈体文等提供借鉴。碑文、志、铭为历史学、考古学、民俗学、丧葬学、社会学、经济学储蓄了丰富的资料与可信的实物例证,大型碑体特别是神道碑以及墓道、墓穴与墓内的布局、陈设、装饰,又成为绘画、雕塑、建筑、装潢等学科、行业的难得的参照物。
常言“碑以书传”,这书指的是书法。无论是墓碑、庙碑、纪念碑,往往是与书写者的名气最有关系。古代的书法家都写过很多碑文。由于水、火、战乱等灾祸的毁坏,名家写的碑文流传下来的那怕是断碣残碑都弥足珍贵,如能得到蔡(邕)、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苏(东坡)、赵(子昂)等人写的碑文,便价值连城了。汉代盛行隶书(字)是对周秦时代使用的篆体的一次重大革新。隶书虽笔法简练、圆润,但到了北魏时期,书家仍嫌其呆板不够自由。书法家只有在写各种碑文时各抒胸臆,于是由隶书蜕变出一种新体,后世称为“碑体”,它不像篆体的古奥,也不像真(正)字的呆板,也不像草体的难认,更不像隶书的四乎八稳。别笑它缺个点,少一撇,别嫌它拐弯磨角的不大到位,但它写起来随和,看起来顺眼。因当时的真迹流传下来的极少,主要是从洛阳北邙出土的大批北魏墓碑,后世书法家文人十分珍视,加以研介临摹,自成一派为“魏碑”体。这也是碑文释放出一支奇葩。现在很受青年书法爱好者的青睐,谁能料到原本毫无艺术性与学术价值可言的墓碑,经过历史风雨和万人打磨,却展现出它多彩的面貌来。
常言“碑以书传”,这书指的是书法。无论是墓碑、庙碑、纪念碑,往往是与书写者的名气最有关系。古代的书法家都写过很多碑文。由于水、火、战乱等灾祸的毁坏,名家写的碑文流传下来的那怕是断碣残碑都弥足珍贵,如能得到蔡(邕)、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苏(东坡)、赵(子昂)等人写的碑文,便价值连城了。汉代盛行隶书(字)是对周秦时代使用的篆体的一次重大革新。隶书虽笔法简练、圆润,但到了北魏时期,书家仍嫌其呆板不够自由。书法家只有在写各种碑文时各抒胸臆,于是由隶书蜕变出一种新体,后世称为“碑体”,它不像篆体的古奥,也不像真(正)字的呆板,也不像草体的难认,更不像隶书的四乎八稳。别笑它缺个点,少一撇,别嫌它拐弯磨角的不大到位,但它写起来随和,看起来顺眼。因当时的真迹流传下来的极少,主要是从洛阳北邙出土的大批北魏墓碑,后世书法家文人十分珍视,加以研介临摹,自成一派为“魏碑”体。这也是碑文释放出一支奇葩。现在很受青年书法爱好者的青睐,谁能料到原本毫无艺术性与学术价值可言的墓碑,经过历史风雨和万人打磨,却展现出它多彩的面貌来。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 上一篇:墓碑、墓志和墓志铭(二)
- 下一篇:浅谈殡葬行业文化建设(一)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