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溪名绅胡钟吾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小 中 大】【收藏】
台湾著名书法家胡钟吾老先生,绩溪县人。钟吾称家乡为荆阳,俗称荆州,地处皖浙边陲,这里千峰竞奇,万山环抱。又因九华山地藏王先于此结庐修炼的传说,而有小九华之美名。
钟吾之父胡学汤(1872—1944),字商岩,号福生。青年时代弃儒就商,勤俭致富,决然倾其万贯家产,毕生献身于公益事业。祖父寿六公于1904年修建荆州通向外界第一条山道荆磡岭,长达10公里。1909年又发起修筑工程更为艰险的竹岭山道,中途因劳累病倒于工地。
胡商岩嗜书法,数十年间集“书圣”之字,成《大同篇》、《孝经》、〈十思疏),因年事高,视力减退而末竟,命长产钟吾继其志。
胡钟吾老先生,今年98岁,既将迎来百岁华诞。青年时代就读于上海大学、群治大学和广州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为廖仲恺先生所器重。廖公殉国后,在抗日名将戴戟麾下,参加汀泗桥战役。每日动员85万人马出力,督修江淮水利,抗战兴军,展卫皖北平原。完成阜阳平原“井田战阵”,使本来无险可御的亳县、太和、阜阳、涡阳四县固若金汤。使部队于台儿庄大捷后,退出泰山战区,与山东省政府转进阜阳平原,御敌西进。只用29天时间建成亳县机场,并退还应得督工费二百万银元。
1938年,胡钟吾奉檄镇守宣城。他立即将十万民间红枪会改编为义勇队,并灌注民族战斗意志,以人海战术三次将日本鬼子赶出宣城,为抗日战争的胜利立下汗马功劳。
1939年起,胡钟吾宣布田赋改征实物制,大幅度提高稻谷的收购价格,规定余粮户必须借给贫困户大米300斤。此举深受广大农民的拥护,缩小了农民间的贫富差距,社会稳定,民众的抗日热忱持续高涨。并力主革新皖政,促使李鹤龄一周内撤换腐败县长 28人。
钟吾后调任泾县县长,不久因病归辞,出任复办后的绩溪中学首任校长。继膺苏浙皖三省府高级参议及绩溪县参议长、国大代表,并在1948年4月第一届国民大会上慷慨陈词,发出“还政于民”的呼声,顿时会场内外掌声雷动。
两年前,笔者专程去绩溪上庄参观“胡适故居”,同时观看了农民胡老八办的“胡适文物收藏馆”。在那里,作者看到一张青年胡钟吾与周恩来的合影。1945年8月,中央皖南地委领导人胡明在绩溪九华乡调查笔记中说:“胡宗(钟)吾:本乡最有势力,弟兄三人,本人40多岁。胡过去当过县长,现有一个兄弟也当县长。本人不坏,本乡公开时(作者注:即我党在皖浙边建立的第一个乡政权),他就避到昌化去了。他家还送我们两根枪。坏保长唐昭全还告他通匪。”
钟吾先祖历收江南名帖善本,珍藏研究,现尚藏有由朱熹鉴定题跋和于右任题字的王羲之定武《兰亭序》及唐宋古榻《圣教序》《兴福寺碑》《大宋降州夫子庙碑》(黄庭经)等。
钟吾自幼嗜右军书法,遵父遗志,赴台后倾其全部精力,专心致志研习王羲之书法,胡氏两代集右军之字成《孝经》《洛神赋》《正气歌》等七十余篇。
集王羲之字成书是我国研究和继承右军书法,弘扬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古今集右军书,自唐至清仅十八家,以怀仁集《圣教序》为开山之祖师。集字皆有定法,必须具有精湛的书法欣赏水平,要在“书圣”的各种书迹中选择最合理的单字,取宏用精组成洋洋大观的雄文,达到章法自然、点画流畅、气韵生动、兼具众美,充分展示右军书法独特超然之美,是艺术上的再创造。
胡氏父子校翰墨,工王书,书风严谨。商岩公集《东、西二铭》各四百余字,易稿六十次,历时八裁。
胡钟吾系我国近代大书法家于右任的门人,两人交往甚深。钟吾集工书,都经于右任等大师鉴定称善,始可定论。
于右任生前为胡氏集右军书题跋云:“右军书法,冠冕百代,绩溪胡氏,积两代七十年之心力,成此巨制,诚唐宋以来艺林之盛事也。”并赠联曰:“心积和平气,手成天地功。”大学者胡适盛赞:“胡氏父子,积两代六七十年之功力,成此美事,最可钦佩。”
日本大书法家谢花云石,1963年以80高龄专访胡钟吾,回国后在《冲绳日报》发表《对王羲之的追思》,赞誉胡氏的书法和集字:
钟吾精上右军书,集右军字,笔力非凡,字势雄强,因字生姿,因姿生妍,生动流畅,真正达到炉火纯青、随心所欲的境界,深受好评。1959年在台北市中山堂展出,由于右任主持开幕式,蒋经国和撒切尔夫人等名流亲往祝贺,轰动海内外。
台湾右军书法研究社曾将胡钟吾先生墨迹编印发行于80多个国家和地区,许多国家博物馆争相展出和收藏。
浙江和安徽等省都曾举办过他的作品展览。兰亭和白鹿书院还将胡氏墨迹镌刻为碑,矗立于历代大家之林,供世人瞻仰。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 上一篇:胡宗宪故事精选
- 下一篇:安徽名人—胡适: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旗手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